□ 晗 杰
封面
2015年4月重要天象預告
□ 晗 杰
今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4月4日的月全食拉開了本月精彩天象的序幕。接下來,天琴座流星雨也將開始活躍。到了月底,隨著水星觀測條件的轉(zhuǎn)好,我們又可以在一整晚,將5顆肉眼可見的行星看個遍了。
透過霧霾的月偏食。2014年10月8日,北京的透明度很差,由于全食階段月球的地平高度較低,亮度很暗,在平原地區(qū)無法觀測。直至偏食階段,月球高度更高時,才能觀測。筆者的這張照片就拍攝于這一階段。希望今年4月4日能迎來一個好天氣,也預祝大家觀測成功。
月全食最大的看點就是全食階段的紅月亮。按理說地球本影中應該沒有太陽光,但地球大氣會折射一部分太陽光到本影中。其中波長較短的偏藍的光會更多地被大氣散射掉,而波長較長的偏紅的光會照到月球上,于是我們會看到紅銅色的月亮。
但是,由于月食過程中月球進入地影深度不同,也就是食分大小不同,月食持續(xù)的時間也會有區(qū)別。月全食發(fā)生時,食分一定會大于等于1。而且根據(jù)日、地、月三者的大小和彼此間距離,我們可以計算出月全食理論上的最大食分在1.85左右。而今年4月4日這次月全食,最大食分只有1.006,因此這是全食持續(xù)時間很短的一次月食。
本次月食主要可見全食的區(qū)域是在北美洲西部、太平洋、大洋洲、亞洲東部和南極洲大部。對于我國來說,見食情況為帶食月升,且越往東月球升起時間越早,觀測條件也越好。根據(jù)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當天北京時間17時00分,半影月食開始,此刻我國境內(nèi)還無法觀測。到18時15分初虧時刻,也就是偏食階段開始的時候,我國東北大部、華東部分地區(qū),以及臺灣地區(qū)月亮已經(jīng)升起。食既發(fā)生在19時54分,屆時我國中東部大片區(qū)域就都可以觀測了。全食階段將在20時06分生光時刻結(jié)束,僅持續(xù)12分鐘左右。21時45分復圓之前,我國全境就都可以觀測了。最后的半影食結(jié)束是在23時01分。對于我們來說,本次月全食和去年10月8日那次有些類似,全食階段月球的地平高度都比較低,由于這次持續(xù)時間很短,所以觀測條件更差一些。以北京地區(qū)為例,食既時刻月球的地平高度為13°左右,而生光時刻也不過16°。但如果當天天氣晴朗,透明度不錯的話,本次月食還是非常值得觀測的。
全食階段的月球較低也有一個好處,就是非常適合創(chuàng)作出帶地景的月食照片。如果大家想拍攝廣域的月食照片,使用單反相機接短焦鏡頭,并用三腳架固定和支撐就夠了。但如果想拍攝月全食階段的月面特寫,不但需要長焦鏡頭或望遠鏡,電動跟蹤的赤道儀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月球周日視運動的速度大約是2分鐘一個月球視直徑,還是比較快的。全食階段的月球亮度很低,尤其是在地平高度較低時,受大氣消光的影響會更明顯,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如果不用赤道儀跟蹤的話,曝光幾秒鐘就會模糊。
之前兩個月為大家介紹的流星雨流量都很小,且輻射點很偏南,而本月活躍的天琴座流星雨才是一個真正適合我國觀測的流星雨。
天琴座流星雨是一個觀測歷史非常悠久的流星雨,目前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87年。我國的古書《春秋》中有這樣的描述,“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由此可見當時流量很大,景象非常壯觀。1803年,美國東部曾有人觀測到天琴座流星雨極大流量達每小時700顆。但近些年它已經(jīng)逐漸趨于“穩(wěn)定”,很少有大流量的爆發(fā)出現(xiàn)。
天琴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于天琴座與武仙座之間,活躍期從每年的4月16日至25日。在此期間輻射點在地方時22時左右就能升起到適合觀測的高度,且在黎明前接近上中天,后半夜的觀測條件更好。根據(jù)國際流星組織的預報,2015年該流星雨的極大預計出現(xiàn)在北京時間4月23日8時。天琴座流星雨的特點是極大持續(xù)時間較短,可能只有數(shù)小時。今年的極大雖然是在我國的白天,但22日晚至23日凌晨的觀測條件依然不錯。極大期間的月相為娥眉月,對觀測也沒有影響。
天琴座流星雨輻射點位置示意圖
天琴座流星雨的Z H R在18左右,即使爆發(fā)也不會超過90。我們每小時可能只能看到個位數(shù)的群內(nèi)流星。但即便如此,它也是上半年為數(shù)不多適合大家觀測的流星雨之一。今年的觀測條件又不錯,如果屆時天氣晴好,這個流星雨還是值得一看的。相比之下,活躍時間與之相近的船尾座π流星雨,由于輻射點偏南,且Z H R只有個位數(shù),就不適合公眾觀測了。
2015年4月23日水星合火星示意圖
本月最后一個為大家推薦的天象,是行星當中都比較難得一見的水星與火星相合。由于與太陽的距離較近,水星經(jīng)常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之中,可觀測的機會很少。而火星是地外行星中公轉(zhuǎn)周期與地球最接近的一個,因此會合周期較長,這就造成了它可見與不可見的時間都很長的特點??傮w來說,2015年火星的觀測條件都很一般,特別是上半年。4月下旬,火星位于日落后的西北方低空中,可觀測時間很短,亮度也只有1.4等,觀測它可能需要借助小型望遠鏡。而此時水星已經(jīng)轉(zhuǎn)到太陽東側(cè),即將在5月上旬達到東大距,觀測條件逐漸轉(zhuǎn)好。以北京地區(qū)為例,23日傍晚,水星日落時的地平高度約為13°,亮度為-1.1等。屆時它和火星的角距離只有大約1°30′,因此我們尋找火星,還可以借助一下水星的幫助。
(責任編輯 張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