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文竹
摘 要:《詩經(jīng)》三百篇,戀愛詩相對比較豐富,詩歌體現(xiàn)了先民們的精神生活與婚姻愛戀的習(xí)俗。詩歌語言簡練,意境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對后世具有深遠意義。
關(guān)鍵詞:戀愛詩;解析
反映戀愛和婚姻生活的詩篇是《詩經(jīng)》中最優(yōu)美的部分。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和側(cè)面反映了愛情和婚姻生活中的歡樂、痛苦、期待和追求,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不同的情形和心態(tài)。那些表現(xiàn)青年男女交往的戀歌,表現(xiàn)了人們對待愛情問題的情操和戀愛生活的甜蜜歡樂。
一、《詩經(jīng)》中的戀愛詩內(nèi)容概述
《詩經(jīng)》中表現(xiàn)戀愛生活的詩歌主要集中在《國風》里,而又以《衛(wèi)風》、《鄭風》中最多,也最為有名。這些戀歌主要是民歌,主人公都是青年男女,他們毫不掩飾地歌唱心中的愛情,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古代社會下層人民的經(jīng)濟地位和勞動生活,決定了這些戀歌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和樂觀健康的基調(diào)。
二、典型戀愛詩解析
戀愛生活的多姿多彩給青年男女帶來了豐富的情感活動,青年男女們紛紛歌唱自己的幸福戀歌,包括在戀愛過程中的小插曲,而這些插曲將他們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下面,筆者就把《詩經(jīng)》中的一些著名的愛情詩歌稍稍解析下。
且看,《邶風.靜女》云:“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边@首詩寫的是一對情人幽會的情景,表現(xiàn)了愛情生活中愉快而幽默的情趣。全詩以男子的口吻寫出,生動地描述了自己與戀人相會的心態(tài)和過程。男子去赴約,急于相見而一時不得見;女子贈物以表達愛情,深深打動男子的心。凡此,都寫得歡快而幽默。全詩僅有三章十二句,不僅逼真地寫出了情人幽會時的場面,而且寫出了約會時的微妙心理和喜悅之情,“搔首踟躕”表現(xiàn)出男子等待戀人時著急徘徊模樣,并在一定程度上刻畫出了人物性格,生動表現(xiàn)了一個憨厚、癡情的男子的形象。此詩可視為整部《詩經(jīng)》里最生動活潑的一篇,全詩清新活潑,生動有趣。吟誦此詩,我們會被其濃濃的青春氣息所感染,而誠心祝愿這對戀人幸福美滿。
我們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筆者一直以為這句話只是說明了禮尚往來,而實際上,它原本是一首愛情詩?!缎l(wèi)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边@是一首描寫情人間互相贈答的詩歌,表現(xiàn)了彼此珍貴的情誼。有點“禮輕情意重”的意味。詩中重章疊句,反復(fù)申說,既渲染了主題,增強了抒情效果,又表現(xiàn)了詩人情感的真摯和熱烈,以及他們對愛情和意中人的鍥而不舍的追求。這首詩歡快活潑,熱情洋溢。
《詩經(jīng).鄭風》中的《山有扶蘇》云:“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橋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這首戀歌寫一位女子會見情人時的心態(tài)。它雖是一首抒情詩,但與《詩經(jīng)》中其他描寫愛情的作品不一樣,詩中的女主人公并不是直接抒發(fā)自己的愛戀之情,而是通過戲弄和笑罵的口氣來表達。這是一種幸福的嗔怪,甜蜜的罵俏,更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讀這首詩的同時,我們能一邊想象著這樣的情景:在一個山清水秀的野外僻處,一對戀人約定在此幽會。姑娘早早就來了,可是左等右等卻不見心上人來。最后,姍姍來遲的愛人總算見著了,姑娘心里當然很高興,可嘴里卻罵罵咧咧地說:“我等的人是子都那樣的美男子,可不是你這樣的狂妄之徒??!我等的人是子充那樣的良人,可不是你這樣的狡獪少年??!”處于熱戀中的古代青年男女在歡會中的愉悅的心情,可以用各種形式表現(xiàn),詩中所描寫的那種俏罵,更能表示他們的親密無間。小兒女的情態(tài)在詩中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再看鄭風中的另一首,《萚兮》云:“萚兮萚兮,風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風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痹凇对娊?jīng)》305篇中,《萚兮》該是最短小詩歌的之一,它的文辭極為簡單。這首詩寫的是一位女子要求自己心愛的人與自己同歌。詩中女子對愛情的追求是強烈而大膽的,絕不是像朱熹說的“女惑男”和“鄭人幾于蕩然無復(fù)羞愧悔悟之萌”,朱熹宣揚的是“存天理,滅人欲”的立場,因而他的解讀可能出錯。這首詩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才具有的淳樸美好的男女之情。
再如,鄭風中還有一首《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這首詩不難看出是一首歡快的戀歌。寫一大清早,清露未干,一對情人在田野里不期而遇,歡喜之情溢于言表。詩雖然只是正面寫男子的歡悅,但也反襯出女子的喜悅,這從詩的末句“與子偕臧”便可清楚地看出。這首詩所反映的男女結(jié)合,是非常直率樸實的。而這種求愛方式的原始、直接和大膽,也反映了當時的婚姻習(xí)俗。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它是一首抒情曲,也可以認為是一個小伙子在想象:在那美麗的山野上啊,我遇到一位美麗的姑娘:她的眼睛大又亮啊,儀態(tài)萬千又大方。我要和她共結(jié)連理,攜手柴桑。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遠古時代,基本上還沒有大的城市聚居地。人們主要的生產(chǎn)活動都在戶外,無論射獵、采集、砍伐。所以《詩經(jīng)》大多數(shù)戀愛詩寫的都是戶外的場景。
《詩經(jīng)》中的這類戀歌,言簡情濃,短小精悍的語言將戀人追求愛情的心態(tài)情態(tài)刻畫得栩栩如生,是華夏先民的智慧結(jié)晶,開創(chuàng)了愛情詩的先河,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詩經(jīng)譯注》,周振甫譯注,中華書局,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