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提出語文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挖掘語文學科中的人文素養(yǎng),本文通過歸納學生人文性培養(yǎng)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希望對學生人文性的培養(yǎng),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標;語文;人文性;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083-02
新課程標準中將語文定義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惫ぞ咝院腿宋男缘慕y(tǒng)一,這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全力激發(fā)學生在語文學科中的人文素養(yǎng),重視人的本質,發(fā)揮學生的主題地位。發(fā)揚“尊重人格、尊重差異、思想自由、個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發(fā)展”的人文主義精神,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不斷創(chuàng)新的的人文品質。那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人文性呢?
一、思想上教育,踐行中華仁孝思想
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包含了豐富的仁孝思想,如:《論語》、《孝經》、《二十四孝》、《三字經》以及唐詩宋詞等。這些內容是對學生進行仁孝思想教育的材料,同學們可以多讀一讀。在讀這些內容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踐行仁孝思想,如:在家孝順父母長輩,與朋友交真誠友善,與鄰里處和睦互助,拾金不昧,樂于助人,富有正義感等等,這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性精神的需要,也是弘揚社會正能量的需要。
二、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性
1.讓學生在閱讀中激活情感體驗。
在教學中,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性的最好方法。因為書籍是前人各方面的經驗累積,通過閱讀可以形成自己的人性觀和價值觀,從而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性。
語文教材所包含的人文情感是十分豐富的。讀完一篇文章,學生應體驗到作者在字里行間中所表達的情感,并能被其中所表達的情感所感染和打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理解課文,感受本文的教育和啟迪,從而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2.在情景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
書本教材中,包含著各種各樣,五彩繽紛的人文情感,其中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就包含了:有對西部的建設及奉獻;有對美好童年的回憶;有感受中國名著之旅;有對黨的忠誠,革命的熱愛;有對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熱愛。在這些豐富的人文情感下,身為老師的我們,在教學中就要營造一種氛圍,一種情境,讓學生深入其中并深刻體會,傳承這種人文思想、人文情感。
3.在擴展閱讀中開拓學生的視野。
語文學習是一種文化藝術的傳承體現(xiàn),通過文化藝術的傳承,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感。這里的文化傳承不僅包括前面所說的各種情感,更包括我們傳統(tǒng)民族文化,如古文、古詩詞,各種文化藝術表現(xiàn)形式等。通過學習,讓中國文化在我們及下一代的身上不斷的發(fā)揚光大。
語文學習同樣是一個漫長的積累的過程,閱讀教學要建立一個開放的,以語文課本為擴散點,開展擴展性閱讀,讓學生閱讀更新的大范圍教材。在擴展性閱讀中,學生的視野才會不斷擴大,探索能力也不斷增強,與此一致的語言感受能力及表達能力也不斷提升,隨之人文精神也必將領悟深刻。
4.在想象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想象是指人的大腦對曾經知覺過的各種事物形象進行加工改造產生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和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的動力和靈感。
我們的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無拘無束地放飛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每一次的想象的釋放中,開拓他們的生命體驗,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情懷,及早地在他們的心田播下人文主義精神的種子。
語文學科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語文課文為學生大膽想象,盡情幻想提供了平臺,語文課文也為學生提供了無以比擬的巨大空間和豐富資源。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積極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的人文情懷。
三、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學生在學習之余,有較多的課余時間,在教師的引導下、或學生自發(fā)的參加一些興趣活動及適當?shù)纳鐣嵺`活動,對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團結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興趣等等各方面都是有好處的。如,慰問孤寡老人、體育活動、音樂活動、書畫活動、讀書活動等等活動。
四、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優(yōu)秀的書籍記載和傳承著人類最優(yōu)秀的文明和文化,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學生也應該在課余擴大閱讀量,這不僅會促進學生成績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生閱讀的習慣,擴展學生的視野。
五、適當關注時事新聞
關注時事新聞,如,最新的科技成果、國際救災、愛心救助、扶老助殘等各方面的時事新聞,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意識科學素養(yǎng)、國際視野人道主義精神、愛心感恩之心等人文性品質,具有現(xiàn)實的素材意義和教育意義,所以,學生應該多多關注時事新聞。
六、樹立崇高遠大的夢想
夢想是燈塔,指引巨輪前進的方向;夢想是坐標,規(guī)劃人生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從小樹立崇高遠大的夢想,并以夢想激勵學生刻苦學習、頑強拼搏,讓學生為了實現(xiàn)夢想而努力奮斗。這種理想夢想信念的灌輸,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性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