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建筑業(yè)也隨之不斷發(fā)展,建筑業(yè)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是及其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是建筑業(yè)的重中之重,施工質量與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息息相關,這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首先闡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理論,其次分析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解決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C9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153-02
一、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概述
廣義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貫穿于建筑工程始終,在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進行系統(tǒng)地管理。包括建筑工程建設的決策、勘察、設計、施工階段。狹義的質量管理,則主要研究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在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主要是從施工單位承接工程項目為起點,指派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等管理、技術人員,遵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等相關規(guī)定,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專業(yè)技術,嚴格按照有關設計部門的工程設計文件、施工圖紙進行施工。這樣一套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可以使生產成本的最小化,交付使用的經濟效益最大化?,F階段,我國對于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是比較重視的,但是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科學性還有待提高,尤其是建設單位在進行工程質量管理中管理成本與效率不成正比等問題更加突出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科學性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工程項目中,也不應只重視事后驗收工作,而應該進行全面管理,事前的防控工作同樣不能忽視。建設單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單位質量管理意識淡薄的問題仍亟待解決。
二、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存在缺陷。
《建筑法》以及管理辦法的相繼出臺,也是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表現。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方針也應貫穿于作為國民經濟支柱行業(yè)的建筑業(yè)領域。但現實當中,這種完美的制度設計與實際執(zhí)行未能有效接軌。某些地方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未能完全按照法律、規(guī)定辦事,有利可圖則你爭我搶,無利益則互相推諉,這種管理混亂以及多頭管理現象層出不窮。在我國不發(fā)達地區(qū),由于某些政府部門執(zhí)法不力,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屢有發(fā)生。
2.施工單位忽視內在工程質量。
在施工單位具體施工過程中,本應對工程完工部分做全面質量檢查,但有些單位往往只注重外露工程的質量問題,而忽視、規(guī)避隱蔽工程的質量問題。比如鋼材烤接質量問題尺寸偏差,如咬邊、氣孔、未焊透、夾澄、裂紋、揮瘤等均較容易忽視。主要原因是未按揮接規(guī)范操作,燥接材料、電流、電弧以及焊接速度、位置選擇不當。施工單位質檢員的質量責任意識差,專業(yè)技術水平較低也是造成對隱蔽工程質量問題忽視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些施工單位為了節(jié)約施工成本,對于隱蔽工程偷工減料,造成的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3.監(jiān)理單位把關不嚴。
保證工程項目質量過關的第一道工序是對建筑用的材料以及相關設施、設備質量合格。但有些工程的監(jiān)理單位人員對此把關不嚴格,造成不合格的材料等進場,即使后續(xù)的工作完成的再好,畢竟基礎材料有瑕疵也會給工程質量帶來不可估量的隱患。對于這種情況監(jiān)理單位人員并未進行嚴厲制止,嚴把質量,因某些人為因素而放松質量要求。有些工程項目圖紙存在很多設計方面問題,在施工過程則暴露無疑,但監(jiān)理單位在施工前并未提出異議,對工程的進度和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建議
1.完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
現階段,政府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jiān)理單位四方全面配合才能將完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對于政府部門應轉變單純以GDP增長為業(yè)績的偏向,增加施工質量管理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社會成員的安全。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國家以及行業(yè)標準,建立并且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同時完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建立質量管理自查與評價制度、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等相關管理制度。此外,項目經理應將不同專業(yè)的工作人員充分調動起來,始終堅持項目工程質量至上的宗旨,在質量管理活動過程中,做出科學決策,指導并激勵項目組成員嚴格遵守并執(zhí)行項目質量規(guī)定,監(jiān)督并指導作業(yè)工人規(guī)范施工,秉承“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原則,實現既定的項目質量目標。
2.加大對隱蔽工程的檢查力度。
隱蔽工程的質量問題關系到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而且也是工程項目的關鍵與重點所在。表面工程如果出現問題能夠及時進行整改,隱蔽工程完成后,出現問題是極不容易被發(fā)現的。長時間留有隱患,一旦發(fā)生質量事故后果則不堪設想。這就需要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jiān)理人員積極配合,共同對隱蔽工程進行全面檢查。首先,施工單位使用經國家檢驗合格的材料、按照正規(guī)程序進行施工,加強對質量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管理水平;其次,監(jiān)理應在現場親臨檢查,隨時跟蹤隱蔽工程的進度,發(fā)現漏洞應及時督促整改;最后,建設單位應積極配合隱蔽報檢、簽字驗收以及資料整理屯查等工作。
3.明確監(jiān)理單位質量管理職責。
首先,監(jiān)理單位應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全面的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和監(jiān)督機制 。其次,監(jiān)理單位應做好嚴格的入場簽人和退場管理工作,對于不符合規(guī)定的施工機械以及材料,不得批準用于建筑施工。再次,對于按照國家以及行業(yè)規(guī)范進行試驗和檢驗的設備、材料,應對試驗和檢驗結果進行確認,未經確認或者經確認不符合規(guī)定的,一律不能進入施工現場并進行使用。最后,督促施工單位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自我檢查,對于重大工程、隱蔽工程以及工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監(jiān)理單位務必進入現場旁站監(jiān)理。
4.抓好材料的質量管理。
首先,可以通過材料的質量、單價、進貨渠道等信息的對比選擇好的供貨商家,也可以通過招投標選擇較好的供貨商家。這既利于保證工程質量,又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其次,合理組織材料供應,確保施工正常進行。根據工期及各項工作進度的安排,合理配置材料的供應,這不僅可以減少資金的占用量,保證材料的合理周轉,也可以如期滿足建設需要。再次,合理地組織材料使用,減少材料的損失。制定全面、嚴格的現場材料使用規(guī)定,按照材料限額進行領用、發(fā)放,對于超出限額的部分,應由明確的授權或批準,否則不予領用,是確保材料質量、節(jié)約材料的必要途徑。最后,加強材料檢查驗收,把材料質量關。按照規(guī)定,對于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必須具備出廠合格證或廠家批號,對于應進行檢驗的還應具備檢驗證明,對于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件均應按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抽樣檢驗,對于在現場配制的材料,應先提出試配要求,經試配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結語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復雜工程,涉及施工管理的各個階段以及多個主體。這決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難度。因此,應從完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加大對隱蔽工程的檢查力度、明確監(jiān)理單位質量管理職責以及抓好材料的質量管理方面進行綜合治理,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提高建筑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彭德華.基于戰(zhàn)略角度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對策研究[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10).
[2]黃有良.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J].中國西部科技,2006(10):89-90.
[3]宋智平.淺談施工企業(yè)項目管理模式[J].經濟師,2004(8):36-37.
[4]錢為國.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問題的探討[J]科技資訊,2009(9).
[5]程元軍.項目質量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