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討論經(jīng)傷椎置釘短節(jié)段椎弓根螺釘固定系統(tǒng)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采用經(jīng)傷椎椎弓根螺釘3椎體6釘內固定技術治療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組治療顯示:內固定手術失敗率0%,術后傷椎高度矯正率96±15.2%,術后Cobb角變化值17.5±5.65%,遠期傷椎高度丟失率1.7±0.57%,遠期Cobb角丟失值1.17±0.52%。結論 經(jīng)傷椎椎弓根螺釘3椎體6釘內固定技術治療胸腰椎骨折效果良好。
關鍵詞:胸腰椎骨折;經(jīng)傷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
由于胸腰段脊柱其解剖的特殊性,容易由傳導暴力造成損傷,所以胸腰椎骨折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脊柱損傷。后路椎弓根螺釘系統(tǒng)內固定手術是一種常見且可靠的治療方法。傳統(tǒng)的后路跨傷椎短節(jié)段4釘內固定技術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但由于其跨骨折椎固定,術后存在一定程度的矯正率丟失、Cobb角變化及內固定失敗等風險,同時在合并骨折脫位時跨傷椎4釘固定往往無法良好地進行復位和維持脊柱穩(wěn)定。我院對自2008年6月~2013年6月采用經(jīng)傷椎椎弓根螺釘3椎體6釘內固定技術治療胸腰椎骨折60例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效果良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共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齡22~61歲,中位年齡39.5歲;致傷原因:墜落傷29例,交通事故傷20例,井下工人重物砸傷7例,其他暴力傷4例;損傷節(jié)段:T114例,T1216例,L118例,L217例,L35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X線片及CT掃描得到確診,并且骨折椎椎弓根至少有一側完整。
1.2方法
1.2.1手術方法 本組病例采用全身麻醉,取俯臥位,墊高雙肩、胸部及雙髂部;以傷椎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顯露傷椎上下各一個正常椎體的關節(jié)突;在傷椎鄰近的上下各一個椎體,依據(jù)\"人字嵴\"法并結合橫突中點定位進釘點[1],依次擰入合適長度及直徑的椎弓根螺釘;傷椎的椎弓根螺釘進釘點稍偏向尾側,進釘深度以通過椎弓根進入椎體即可,并以調整頭傾角以避開椎體的骨折部位,傷椎螺釘可使用萬向釘尾,以有利于安裝連接桿復位;如果有椎管狹窄明顯或伴有神經(jīng)損傷癥狀,則需要切除傷椎椎板進行減壓,若骨塊突入椎管明顯,需對骨塊進行適度打壓還納;復位后進行C臂X線機透視了解椎弓根螺釘?shù)奈恢?、椎體高度恢復情況;然后選取自體髂骨或之前切除的椎板骨塊碾碎后進行固定節(jié)段的關節(jié)突間、椎板或者橫突間進行融合。
1.2.2術后處理 術后根據(jù)手術切口引流情況2~3d后可拔除引流管;常規(guī)預防性應用抗菌素1~2d;術前若有神經(jīng)癥狀,術后應用甘露醇、小劑量甲強龍治療3d,并應用甲鈷胺等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物7d;手術切口術后12~14d拆線;隨后可在支具保護下進行下床活動、肌肉功能練習;3個月后去除支具,之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24個月復查X線片,了解恢復情況。
1.2.3評估方法 根據(jù)術前與術后1w X線片,測量傷椎前緣高度,并以傷椎上下相鄰椎體前緣高度的平均值為參照值計算傷椎高度矯正率;比較術后1w與末次隨訪(術后12~24個月)的傷椎前緣高度矯正率差值為傷椎高度遠期丟失率;測量傷椎術前、術后1w及末次隨訪時的Cobb角,比較術前與術后1w的Cobb角差值為術后Cobb角矯正值;比較術后1w與末次隨訪時的Cobb角差值為遠期Cobb角丟失值;定期隨訪計算內固定松動、折斷例數(shù)占該組的百分比為內固定物失敗率[1]。
2結果
見圖1,表1。
圖1
3討論
后路跨傷椎短節(jié)段椎弓根螺釘系統(tǒng)內固定是治療胸腰椎骨折常規(guī)的手術方式[2],該項技術能夠提供安全、堅強的脊柱后路內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跨傷椎4釘椎弓根螺釘固定先天性生物學缺陷(四邊形效應、懸掛效應等)[3],造成固定相對不穩(wěn)定,易造成內固定物松動、折斷,進而傷椎高度丟失,形成后凸畸形,手術遠期效果不理想。經(jīng)傷椎置釘短節(jié)段椎弓根螺釘系統(tǒng)內固定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的固定方式,較跨傷椎短節(jié)段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系統(tǒng)有著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首先,經(jīng)傷椎置釘6釘固定降低了四邊形效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其次,傷椎置釘增加了復位支點,有利于預彎的鈦棒推頂傷椎復位,糾正后凸畸形;再次,6釘固定分散了應力,降低了單釘負荷,增加了固定穩(wěn)定性,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另外,對傷椎本身的固定,使應力更好的通過椎間隙傳導致傷椎,防止傷椎塌陷[4]。
通過本組資料顯示:傷椎置釘短節(jié)段椎弓根螺釘系統(tǒng)內固定技術治療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內固定失敗率0%,術后傷椎高度矯正率、術后Cobb角變化值均較高,遠期傷椎高度丟失率、遠期Cobb角丟失值均較低,值得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第3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612.
[2] Molinari RW.Dynamic stabilization of the lumbar spine[J].Curr opin Orthop,2007,18(1):215-220.
[3] Valentini MC,Busch K,F(xiàn)erraris MM.The role of imaging in the choice of correct treatment of unstable thoraco-lumbar fractures[J].Eur J Radiol,2006,59(3)331-335.
[4]杜心如,趙玲秀,石繼川,等.經(jīng)傷椎椎弓根螺釘復位治療胸腰椎爆裂骨折臨床解剖學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7,25(3):239-242.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