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根據科研單位的項目生命周期論從科研項目“孕育”、“申請”、“立項”、“執(zhí)行”、“結題”等階段,沿循項目生命周期資金的流進與流出途徑與科研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構建與應用進行探討,提出了構建項目核算和內部會計控制的意義和方法思考。
【關鍵詞】科研項目;生命周期;項目核算;內部會計控制
目前,我國存在眾多的科研院所及科研企業(yè),它們一方面承擔著國家與地方科技計劃等科研課題,另一方面也自主研發(fā)新技術、新產品、發(fā)布專利、論文、產生新成果等。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科研項目精細化管理程度的提高不容忽視,經濟環(huán)境趨于復雜,也對科研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是科研項目生命周期?它是一個項目從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概念階段、規(guī)劃階段、實施階段、結束階段,而這四個階段具體分成啟動、計劃、執(zhí)行、控制、結束五個過程組。不難發(fā)現,科研經費從預算到項目結題貫穿了整個科研項目生命周期,怎樣科學進行項目預算、有效執(zhí)行,確保科研經費的安全高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內部會計控制,一直是科研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討論的話題。
一、科研單位項目核算和內部會計控制的意義
(一)科研單位項目核算的意義
以項目為對象的會計核算是科研單位核算重點,每個科研項目是一個獨立的會計核算體,反應其從“孕育”、“申請”、“立項”、“執(zhí)行”、“結題”等階段的資金流,歸集其整個生命周期的預算、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等會計信息。當一個項目結題了,針對這個項目的會計核算工作也就結束。不難看到,以項目為對象的會計核算能夠幫助科研單位更好的實施預算管理,使其編制有參考、執(zhí)行有比較、調整有依據,同時合理配置科研經費和單位資源,有效激勵科研人員的工作效率,還能保障科研單位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確??蒲腥蝿盏挠行ч_展,提高科研單位適應市場的變化。
(二)科研單位實施內部會計控制的意義
內部會計控制是單位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及單位經營管理方針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避免和降低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實現單位經營管理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會計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任何一個單位,盡管規(guī)模大小不一,企業(yè)性質特點不同,都應該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建立必要的內部會計控制。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能夠建立企業(yè)良好有序的工作環(huán)境,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確保經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是實現科研項目精細化管理的制度保障,同時內部會計控制能夠幫助科研單位更好地預測風險、分析風險和處理風險,為科研單位的運營降低風險發(fā)生率。
二、完善科研單位項目核算和內部會計控制的構建應用思考
(一)在科研項目生命周期規(guī)劃階段進一步完善科研項目預算編制管理
科研項目孕育階段,相關財務人員要積極參與預算的編制審核,認真閱讀相關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并了解其他相關制度的要求與規(guī)定,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的編報堅持:(1)目標相關性原則:課題經費支出應以課題任務目標為依據,各項費用支出總量、強度與結構等符合課題任務的規(guī)律和特點。嚴禁使用課題經費支付各種罰款、捐款、贊助、投資等,嚴禁以任何方式變相謀取私利;(2)政策相符性原則:課題經費支出和經費預算執(zhí)行應符合國家財務政策和各科技計劃經費管理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以及課題預算書承諾的有關事項;(3)經濟合理性原則:課題經費使用和支出要勤儉節(jié)約,要嚴格按照經費開支的范圍和標準執(zhí)行,預算執(zhí)行應經濟、合理、高效。
(二)在科研項目執(zhí)行到結題階段完善科研項目預算編制管理
科研單位資金來源渠道多,在科研項目執(zhí)行到結題階段是科研資金活動頻繁期,比較典型的是科研院所,在我國科研院所一般屬于事業(yè)單位性質,隨著科研成果逐步向市場轉化,使其同時具有企業(yè)核算特性,所以既有來源于經營活動的資金,也有來源于各類科研經費撥款的資金,科研經費強調??顚S?,尤其是來源于同級財政的科研經費,嚴格要求在零余額賬戶內撥付及使用,資金計劃性強;與此同時非財政撥款的科研性資金,通常在每年年末集中支付,科研項目開支的資金占用量大,占用時間長,造成年底突擊支付,這樣造成資金的“季節(jié)性”波動大,針對這些資金現象內部會計控制需要制定嚴格的預算資金使用制度,根據項目定期分階段比對預算執(zhí)行進度,找出預算和實際的差異,找出造成差異的原因,編制科學的預算調整,嚴格預算的報審制度,同時加強對科研項目的各項經費開支的授權審批制度,不相容崗位分離制,有力保障科研任務的完成。
(三)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提高競爭力
科研單位必須加強對風險的管理,如今科研單位的經營環(huán)境在發(fā)生著變化,很多的科研單位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也將會進行市場經濟,所以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必不可少。林業(yè)科研事業(yè)單位在申報項目之前必須對項目將來會遇到的風險進行預測,對于不同的風險要做出不同的處理方法,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從而提高項目經費的使用效率。
三、結語
科研單位要想有效地實施項目會計核算,首先根據科研單位項目核算的特點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針對項目生命周期每個階段風險點實施有針對性的內部控制措施,制定科學的授權審批制度、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其次構建科學的預算管理體系,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保證項目預算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同時需要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提高員工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更好地開展內部控制相關工作;最后科研單位必須建立風險防范體系,提高單位的競爭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使得科研單位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祖軍.淺談林業(yè)基層事業(yè)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利弊[J].當代會計,2015,(8).
[2]黃榮.林業(yè)科研事業(yè)單位會計管理檔案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22).
[3]李瑩.淺析科研事業(yè)單位的內部控制及業(yè)績評價[J].財經界(學術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