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群眾文化的繁榮發(fā)展,對于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建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主體,群眾文化反映道德實踐,并推動道德進步,道德又為群眾文化提供發(fā)展動力,二者相互滲透,相互依托,相互促進,推動著社會主義社會穩(wěn)步前進。
關鍵詞:群眾文化;公民道德建設;文化;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12-00-01
在各種形式文化發(fā)展中,群眾文化以自身特有的形式吸引著廣大的圈中參與,對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樣,群眾文化的蓬勃發(fā)展,對于公民道德的建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期主要表現(xiàn)在,群眾文化活動在公民建設中屬于重要的載體,它反映著廣大群眾的道德實踐,是促進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保障。
一、群眾文化的含義
所謂群眾文化,就是指人們通過自我參與、自我娛樂,實現(xiàn)自我精神文化開發(fā)的社會性文化。群眾文化是以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廣泛的的文化娛樂活動而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實現(xiàn)自我、本我、超我的逐步升華。群眾文化活動具體包括了群眾表演、群眾創(chuàng)作、群眾觀賞和群眾閱讀等活動其涉及面廣,滲透性強,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來源于現(xiàn)實,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應貫徹落實黨的發(fā)展文化的相關政策,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容與要求是群眾文化活動成為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
二、群眾文化對公民道德建設的作用
群眾文化作為一種最喜聞樂見和被廣大群眾廣泛接受的有效文化形式,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所產生的社會功能,對公民道德建設有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普及作用:當前階段,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凝聚更煩力量,不斷推動社會主義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完善民主制度,加快科教步伐,完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豐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由于群眾文化的內容與形式具有廣泛性與多樣性的特征,涉及范圍非常廣,方法十分靈活,所以,群眾文化已經(jīng)成為人們不斷進行自我教育和實現(xiàn)終身教育過程中一項重要的途徑,在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有著核心功能作用。
調節(jié)作用:在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應將教育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將活動作為重要載體,調動廣大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fā)揮群眾文化在調節(jié)群眾的意識、思維活動等方面產生的功能作用,這是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步伐的最佳途徑。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公民既是道德建設過程中的參與者、實施者,也是道德建設最終獲得成果的受益人。因此,在所開展的諸多類型精神文明活動中必須充突出豐富的思想內涵,進一步加強道德要求,使人們在自覺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教育作用:形式多樣的道德教育和實踐活動在全國各地迅速展開,全國都在進行轟轟烈烈社會主義精神建設。進行公民的道德建設,就要從報刊、廣播、電視、等多種傳播媒介開展,動員一切力量,讓家庭、社會體驗到道德的力量,感受道德的溫度。
凝聚作用: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需要我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集中進行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和發(fā)展道路。加強群眾文化事業(yè)建設,有利于溝通情感,促進人人之間感情聯(lián)系,有利于加強團結,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量。
三、發(fā)揮群眾文化對公民道德建設的作用的措施
(一)積極發(fā)揮群眾文化的載體作用
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中具有積極而重要的作用,這是由文化與道德的內在關系決定的,因此,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首先必須要大力推進群眾文化建設,而要想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fā)展,就必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事業(yè)的建設。首先,要加大對文化專職干部的培養(yǎng),使群眾文化活動向著科學、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其次,要重視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作,鼓勵群眾多參與、多創(chuàng)新,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作為全區(qū)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陣地,文化館一直致力于提升免費開放服務水平,采取多種措施實現(xiàn)了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向廣大群眾免費開放場地設施和提供培訓服務.
(二)推廣公民道德建設,促進文化建設
現(xiàn)階段來說,文化建設在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基層文化可以直接影響群眾的各個時期,涵蓋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居民的道德水平進一步提升,這必將會推動文化建設。 文化館是組織、 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主陣地,是在人民群眾中傳播先進文化思想、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引導人民群眾開展社會主義文化藝術活動的特殊單位。作為群文工作者,肩負著傳播先進文化意識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職責,任務則是輔導、創(chuàng)作、組織、和演出,即當輔導員、演員,又是組織者、管理者、參與者,既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水準,又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還要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深入居民社區(qū)、 武警消防部隊、 拆遷小區(qū)、 敬老院、 特殊教育學校等地演出,把社會的溫暖與關愛帶給他們,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促進群眾文化方式的創(chuàng)新
我們對群眾文化的發(fā)展的方式應該有所創(chuàng)新,鑒于此,應培養(yǎng)一批社區(qū)文化輔導員和文藝骨干,強化文化團隊的業(yè)務能力,提高他們開展活動的水平,進一步繁榮社文化團隊,創(chuàng)新群眾文化表現(xiàn)形式,例如開設合唱指揮基礎與實踐、音樂欣賞、中老年舞蹈、中國戲曲欣賞、攝影與繪畫等課題講座,深入社區(qū)、村與居民開展面對面的輔導,并對居民免費開放,使大講壇真正成為崇川居民樂于參與、學有所獲的大講堂,真正成為面向普通群眾、沒有圍墻的大學堂。
四、小結
公民道德是公民社會性的自律公約,離不開人民群眾這個關鍵的實踐主體,強化公民道德建設是推動先進群眾文化快速發(fā)展的核心及關鍵,因此,我們應科學合理的采用各種先進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到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活動中去,全面調動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梁偉玲 . 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J]. 社會科學家 ,2008,(7).
[2]楊文明 . 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J]. 青年文學家 ,2013,(22).
[3]葛雪.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積極效應 [J]. 赤子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