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臨床試驗探究超聲在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0~2013年我院接收的120例可疑腹股溝斜疝患兒,采用超聲對所有患者進行檢查,與患者術中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經超聲診斷,120例患者中,對側斜疝有22例,占18.33%,左側斜疝41例,占34.17%,右側斜疝40例,占33.33%;漏診的有2例,占8.33%,誤診的有3,占7.82%。結論 通過超聲可以及時診斷出小兒隱匿性斜疝,使患者早日得到治療,并且超聲診斷具有操作簡單、無侵入性、對患者無害等優(yōu)點,臨床意義重大,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超聲;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診斷
腹股溝斜疝是一種小兒常見病,臨床研究表明,腹股溝斜疝患病無年齡限制,很多患者會因為斜疝引起的卵巢、睪丸及腸管壞死而死亡[1],因此,一旦患病,應該早日治療,以免引起嚴重后果。腹股溝隱匿性斜疝并無明顯的斜疝癥狀,也無陽性體征,因此不易被檢查出來,常給患者帶來較大危害[2]。腹股溝隱匿性斜疝只有通過特殊的方式才能將其診斷出來,臨床上常用超聲診斷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檢查,為探究超聲診斷的效果,,筆者做了臨床實驗并對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現(xiàn)將總結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2013年我院接收的120例可疑腹股溝斜疝患兒,所有患者中,男性有64例,女性有56例,年齡39 d~15歲,平均年齡為(6.3±4.3)歲,患者在年齡、性別、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PHILIPS-IU22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診斷,探頭的頻率為7.5~11 MHz[3]?;颊邫z查時,采取平臥姿勢,使腹股溝和外陰部充分暴露,將診斷儀的探頭置于患者腹股溝區(qū)域,再對該區(qū)域進行多切面對照探查。首先觀察患處,確定患者的斜疝發(fā)病部位,觀察疝囊內容物,再沿腹股溝尋找腹腔與疝囊的相通口,讓患兒站立,對腹部增壓,觀察疝囊內容物是否滑動;向下滑動探頭,以確定患者睪丸有無異常;再依次對患者的腸管、網膜血流及睪丸血流的分布情況。對門診高度懷疑的病例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3~6個月,期間可作超聲復查[4]。
1.3統(tǒng)計學處理 對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并作比較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超聲診斷與手術結果的比較 經超聲診斷,患者腹股溝斜疝的種類主要有對側斜疝、左側斜疝及右側斜疝3類,分別有22例、41例、40例,而患者經手術證實,分別有24例、38例、39例,見表1。
2.2患者漏診和誤診情況的比較 患者超聲診斷情況與手術觀察結果比較可得,超聲診斷漏診2例,誤診5例,漏診率和誤診率分別為8.33%,7.82%,見表2。
3討論
在腹股溝外疝的發(fā)展過程中,疝塊未突出外環(huán)口,僅位于患者腹股溝管內的斜疝被稱為隱匿性斜疝。因為腹腔內的組織和臟器于腹股溝的突出較少[5],并且并無明顯的陽性特征,因此,發(fā)生斜疝時并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因此在臨床診斷隱匿性斜疝時,極易發(fā)生漏診和誤診。尤其對于嬰幼兒來說,腹股溝斜疝若發(fā)生嵌頓,就需要立即進行緊急手術進行治療,盡快解除,避免患兒腸段壞死,導致嚴重后果;若患者腹股溝斜疝嵌頓的時間較短,經預測尚未形成較窄時,腹膜沒有刺激癥狀,可以嘗試進行復位治療。根據(jù)臨床試驗表明,可通過手術探查作為明確診斷和治療的方法,但由于缺乏客觀的診斷依據(jù),探查性手術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常常會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與損失,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或導致醫(yī)藥糾紛的發(fā)生[6]。
超聲診斷是現(xiàn)今臨床上常用的診斷隱匿性斜疝的方法,它能準確判斷患者腹股溝內是否有斜疝的存在,還能根據(jù)聲像圖觀察患者體內各部位的血供情況,從而對腸管、卵巢、大網膜、子宮及膀胱的具體情況進行提示,為患者早日手術提供機會,同時,超聲在診斷小兒斜疝時,具有有效的科學客觀量化指標和明顯的聲像圖特征,是臨床檢驗時,不可缺少的重要檢查項目。除此之外,超聲診斷還能對患者體內包塊情況進行觀察,避免漏診。嬰幼兒患者的斜疝情況還難與精索、睪丸鞘膜積液相區(qū)別,通過透光檢查時,通常都會出現(xiàn)假陽性的結果,但使用超聲治療可以直接鑒別疝囊內有無腸管的存在及體液的性質來診斷患者是否患有隱匿性斜疝[7]??傮w來說,使用超聲診斷不會對患者產生傷害,也不會損傷患者的體內器官,操作簡單,臨床應用較為廣泛。
在本文中,經過超聲診斷,120例患者中,對側斜疝有22例,占18.33%,左側斜疝41例,占31.47%,右側斜疝40例,占33.33%,而手術證實可得,三種斜疝的患病人數(shù)分別為24,、38、39,分別占20.00%、31.67%、32.50%,漏診率和誤診率分別為8.33%,7.82%,由此可見,使用超聲診斷腹股溝隱匿性斜疝的檢出率極高,漏診率和誤診率也明顯降低。
綜上所述,超聲診斷小兒腹股溝隱匿性斜疝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8],具有重要的鑒別診斷的作用,能及時發(fā)現(xiàn)疾病,為患者術前檢查提供了可靠依據(jù),讓患者能夠早日治療,避免了漏診和誤診引起的嚴重后果,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對患者無傷害,檢查結果較為準確,臨床意義十分重大,可作為診斷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的首選診斷方法。
參考文獻:
[1]劉偉,徐紀榮.腹腔鏡結合術前彩超對小兒隱匿性斜疝的診斷與治療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4,20(11):111-112.
[2]李延淇,周中華,萬廣捷,等.下腹橫皮紋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493例[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1,28(3):351-352.
[3]張鏇,湯明生,李建宏,等.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的診療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11(27):884-886.
[4]陶衛(wèi)東,徐文娟,王艷,等.腹腔鏡下隱匿疝患病率觀察[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1,14(7):669-670.
[5]姚千,楊清塘,張慶峰,等.微型腹腔鏡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8100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16(1):18-20.
[6]羅孝勇,陳宇,何厚紅,等.超聲診斷腹股溝隱匿性斜疝的應用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0,12(6):415-418.
[7]王光堯,陳平,趙偉,等.腹腔鏡在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中的應用[J].臨床外科雜志,2014,5:297-299.
[8]金祝,劉遠梅,鄭澤兵.經臍單孔改良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13(2):150-152.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