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和評價水劑和凍干劑人用狂犬疫苗在使用中的不良反應及免疫效果,為今后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將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接收的102例狂犬病暴露后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分別選用水劑和凍干劑兩種類型狂犬疫苗作為研究試劑,比較兩組患者接種后的不良反應和免疫效果。結果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轉陽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凍干劑人用狂犬疫苗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水劑,臨床療效顯著,值得加以推廣。
關鍵詞:狂犬??;人用狂犬疫苗;不良反應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毒引發(fā)的急性傳染病,人獸共患,具體發(fā)病因素與咬傷部位、創(chuàng)傷程度以及處理情況有關,臨床表現為怕水懼風、咽肌痙攣等,病死率接近100%,對于該病你的預防,以接種人用狂犬疫苗為主,但是無論采用水劑還是凍干劑,都可能出現不良反應,不同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并不一致[1]?,F選取兩種不同劑型人用狂犬疫苗進行對照研究,對其不良反應和免疫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接收的102例狂犬病暴露后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患者均無既往人用狂犬疫苗接種史、嚴重慢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疾病。其中男性71例,女性31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為(43.6±4.7)歲。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1例,選用水劑和凍干劑兩種類型狂犬疫苗作為研究試劑,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分布等方面比較差異并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接種水劑人用狂犬疫苗(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藥品批號為201101055),劑量為0.5ml/支,暴露后免疫程序為2-1-1;觀察組接種凍干劑人用狂犬疫苗(遼寧依生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藥品批號為201109167),劑量為0.5ml/支,按照標示量配置稀釋液,完全復溶后注射,暴露后免疫程序為1-1-1-1-1[2]。均在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兩種劑型注射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對于注射疫苗前1個月內注射抗血清、暴露后48h以上注射疫苗的患者,可考慮首劑加倍給量。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進行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注射狂犬疫苗后,收集血清,采用間接ELIAS法檢測病毒IgG抗體;根據《預防用疫苗臨床試驗不良反應分級標準指導原則》[3],對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均在接種前測量體溫,3d后觀察局部(注射部部位)不良反應和全身不良反應,前者觀察指標為紅、腫、熱、痛及硬結,后者觀察指標為發(fā)熱、頭痛、乏力及關節(jié)炎。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所獲數據收入SPSS11.0軟件包中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標準差和率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和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標準,P<0.05表示相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接種后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病例,接種后收集到的不良反應以疼痛為主,對照組患者接種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6%(11/51),觀察組患者接種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8%(5/51),組間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腋下溫度>37℃為發(fā)熱,接種部位紅腫和硬結為≤5mm×5mm,見表1
2.2兩組患者接種后免疫效果比較 對照組51例患者,陽性例數49例,轉陽率為96.1%;觀察組51例患者,陽性例數50例,轉陽率為98.0%,兩組相比差異并不明顯,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狂犬病屬于乙類傳染病,目前在我國總體發(fā)病情況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發(fā)病率呈逐年遞減的趨勢,但是部分地區(qū)狂犬病發(fā)病率仍未能達到防控的預期目標。該病的潛伏期長短并不一致,主要受自身年齡、咬傷部位、傷口深淺、入侵毒素等因素影響,被犬、貓等動物咬傷后,擴創(chuàng)不徹底,受寒等,均會導致該病提前發(fā)作,狂犬病暴露后,應及時注入狂犬免疫疫苗,這是目前控制狂犬病最為便捷、有效且經濟的方法[4]。由于該病與破傷風、脊髓灰質炎等疾病較為相似,在早期診斷中容易出現誤診,有必要對其進行鑒別分析,并通過免疫英冠試驗陽性來確立診斷,通常會采用間接ELIAS法檢測病毒IgG抗體,診斷標準為:病后8d,50%血清為陽性,15d全部陽性,血清中和抗體在病后6d測得,注射疫苗后,中和抗體效價可達數千,接種疫苗后在1:1000以下,患者則可超過1:0000。按照培養(yǎng)病毒組織來源,人用狂犬疫苗可分為腦組織疫苗、鴨胚疫苗和組織培養(yǎng)疫苗3大類近20種,前兩類存在不良反應,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基本上已經停用,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是組織培養(yǎng)疫苗,其又分為多個種類,以凍干劑人用狂犬病疫苗為例,該種疫苗系用CTN-1V株接種Vero細胞,其接種對象比較廣泛,凡被狂犬以及其他瘋動物咬傷、抓傷的患者,不分性別和年齡,均應立即處理局部傷口,并按照暴露后免疫程序完成接種。
鑒于狂犬病屬于致死性疾病,暴露后程序接種疫苗并無其他特殊禁忌證,但是對于患有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等,應謹慎用藥。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劑型的人用狂犬疫苗,其臨床應用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有必要明確不同劑型人用狂犬疫苗在使用中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以及免疫效果。本研究結果見前文詳述。
綜上,不同劑型人用狂犬疫苗在成分和性狀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凍干劑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水劑,且接種后血清病毒IgG抗體轉陽率并不低于水劑,臨床療效顯著,建議將其列為首選用物。
參考文獻:
[1]梁紅.探討兩種不同劑型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應和免疫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2(7):1241-1242.
[2]胡曉波.一種新型狂犬病毒表位復合疫苗的篩選、鑒定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3.
[3]張姝.不同狂犬疫苗免疫后血清交叉保護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3.
[4]符學師,梁麗英,黃桂忠.無佐劑狂犬病地鼠腎細胞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觀察[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0,14(7):1195-1196.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