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的診治體會以及臨床表現(xiàn)。方法 研究對象選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患者102例,將所有患者按照數(shù)字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1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對癥進行保守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鼻胃管進行胃腸減壓,并接負壓吸引器。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以及病情惡化現(xiàn)象。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情惡化現(xiàn)象明顯要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鼻胃管進行胃腸減壓,并接負壓吸引器療效顯著,而且安全性高。
關鍵詞: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大多數(shù)是因為闌尾炎初期沒有及時診治所造成的。由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起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臨床多采取手術進行闌尾切除,闌尾切除術雖然是簡單的外科手術,但是容易造成術后腸梗阻并發(fā)癥,使患者的腸道功能受到嚴重影響[1,2]。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是比較特殊類型,臨床應對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的診治引起重視[3,4]。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患者給予鼻胃管進行胃腸減壓,并接負壓吸引器的進行治療,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患者102例,將所有患者按照數(shù)字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1例。對照組男32例,女19例,年齡34~77歲,平均年齡(47.4±7.8)歲,其中并發(fā)穿孔21例,化膿性闌尾炎30例;觀察組男29例,女22例,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52.4±4.6)歲,其中并發(fā)穿孔19例,化膿性闌尾炎32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對癥進行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給予合理抗生素、抗感染、糾正酸堿以及電解質平衡、營養(yǎng)支持、禁食禁水等,注意觀察患者病情。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鼻胃管進行胃腸減壓,并接負壓吸引器,密切觀察并且記錄患者的胃腸減壓量、腹部疼痛癥狀消失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在治療過程,如果患者癥狀加重應轉到急診科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通過治療,患者的胃腸壓力恢復正常,腹部不適癥狀徹底消失;有效:通過治療,患者的胃腸壓力基本正常,腹部不適癥狀明顯消失;無效:通過治療,患者的胃腸壓力沒有下降,腹部不適癥狀沒有任何改變,甚至加重。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患者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方差(x±s)表示,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若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顯效30例(60.8%),有效20例(39.2%),無效0例(0.0%),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顯效19例(37.3%),有效21例(41.2%),無效11例(21.6%),總有效率為78.4%,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病情惡化現(xiàn)象對比 經過治療觀察組沒有病情惡化患者,對照組有5例患者病情惡化,轉往急診科進行手術治療,經過手術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得到緩解。
3討論
多數(shù)患者發(fā)生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是在手術后2w,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惡心嘔吐、排便排氣停止等。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的主要發(fā)病原因是闌尾炎原發(fā)病引起,另外,闌尾切除術導致的創(chuàng)傷也會引起腸粘連、腸壁水腫化膿、炎性滲出導致腸梗阻,同時由于闌尾切除手術引起腹腔炎癥,導致腸管內的食物消化不正常,使消化功能降低,致使腸功能發(fā)生異常,最終形成腸梗阻[5,6]。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臨床通常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目前臨床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療方法。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的保守治療最重要的就是進行胃腸減壓,保守治療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腸管脹滿和預防腸梗阻進一步惡化,將氣壓抽一些,可以緩解部分胃腸壓力過高的癥狀,因不能近距離接近梗阻部位,也不能直接將小腸內的壓力緩解,不能徹底緩解胃腸壓力,需給予鼻胃管進行胃腸減壓,外接負壓吸引器可以直達梗阻部位,直接吸引減壓,是手術的成功率大大增加而且在操作過程中患者承受的痛苦也要小很多。在置入鼻胃管操作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對胃部、小腸食管璧造成損傷,置入鼻胃管后不能立即進行負壓抽吸,應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持續(xù)沖洗,如果直接進行負壓抽吸會因為負壓過大導致胃腸血液循環(huán)負擔過大,從而致使血管破裂[7,8]。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給予對癥進行保守治療(對照組)和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鼻胃管進行胃腸減壓,并接負壓吸引器(觀察組)對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患者的療效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情惡化現(xiàn)象明顯要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早期腸梗阻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鼻胃管進行胃腸減壓,并接負壓吸引器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張篤琛.以腸梗阻為表現(xiàn)的急性闌尾炎合并穿孔43例診治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4,24(02):721
[2]郭偉,王佾,仝蜀生,等.一種簡單易行的闌尾圈套器[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4,13(07):567-569.
[3]伍貴祥高龍.腹腔鏡與開腹行闌尾切除術治療效果比較[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6(11):1260-1262.
[4]馬新生,趙賢峰,張風華等.小兒急性闌尾炎誤診149例[J].臨床誤診誤治,2014,27(02):19-21.
[5]楊偉民,解凱.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并發(fā)癥探討與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04):33-34.
[6]洪曉龍,楊桂蘭.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治療臨床研究[J].大家健康,2014,8(07):140-141.
[7]高桂云,顧文雙.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治療62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34):41-42.
[8]魏嶠嵩.小兒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腹腔鏡治療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療效對比[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9):54-55.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