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聯(lián)合檢測血脂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臨床意義。方法 將在我院糖尿病門診就診的91例T2DM患者設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對照組,均分別檢測兩組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hs-CRP水平,并對檢測結(jié)果進行比較分析。結(jié)果 觀察組的TC、TG、LDL-C和hs-CR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HDL-C水平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hs-CRP與TC、TG、LDL-C水平呈正相關(P<0.05),與HDL-C水平呈負相關(P<0.05)。結(jié)論 T2DM患者多伴有血脂代謝紊亂和hs-CRP異常,血脂和hs-CRP聯(lián)合檢測對預測T2DM及其并發(fā)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詞:2型糖尿?。谎?;超敏C反應蛋白;臨床意義
我國目前糖尿?。╠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已高達9240萬,其中93.7%為2型糖尿病(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發(fā)大血管病變是其主要死亡原因,而血脂代謝紊亂是T2DM合并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研究認為T2DM及T2DM合并AS存在低水平炎性反應[1],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機體炎性反應的一種非特異性的敏感標志物,是慢性炎性反應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因此,血清hs-CRP與T2DM 患者脂質(zhì)代謝紊亂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2]。本研究通過對照分析T2DM 患者和健康體檢者的血脂各項指標和hs-CRP水平,探討T2DM患者聯(lián)合檢測血脂和hs-CRP的臨床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9月~2015年2月在我院糖尿病門診就診的T2DM患者91例設為觀察組,均符合1999年WHO關于T2DM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49例,女42例;年齡37~72歲,平均(51.84±9.73)歲。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39~73歲,平均(50.90±8.57)歲。兩組均無感染性疾病、腫瘤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且1個月內(nèi)未服用降脂藥物,檢測前3d均低脂飲食。兩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于清晨采取空腹(>12h)靜脈血5ml,靜置50min后以3000r/min離心5min。應用邁瑞全自動生化儀檢測,采用酶比色法測定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試劑由深圳邁瑞公司提供;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hs-CRP水平,試劑深圳國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正常參考值為0~3mg/L。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的血脂各項指標及hs-CRP水平比較 觀察組的TC、TG、LDL-C和hs-CR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患者hs-CRP與血脂各項指標相關性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hs-CRP與血脂各項指標均具有相關性,其中hs-CRP與TC、TG、LDL-C水平呈正相關(P<0.05),與HDL-C水平呈負相關(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T2DM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已成為心血管疾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它是一種以血糖、脂肪、蛋白質(zhì)及水電解質(zhì)代謝紊亂為主的臨床綜合征,而最近研究認為T2DM是一種自身免疫性與低度炎性反應性疾病,其中胰島素分泌障礙和外周組織對胰島素抵抗則是發(fā)病的兩個關鍵機制。T2DM患者多伴有脂質(zhì)代謝紊亂,主要與胰島素抵抗能導致低HDL-C血癥和高TG癥有關,而TG又能通過影響胰島素活性造成胰島素抵抗,彼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同時,胰島素抵抗還可引起IL-1、IL-6和TNF-α水平升高,這些細胞因子能誘導肝臟分泌CRP增加,并通過抑制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加重胰島素抵抗[4]。另外,CRP可刺激內(nèi)皮細胞表達多種黏附因子,大量白細胞被其黏附而釋放多種炎性因子,并通過直接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或?qū)е缕涔δ苷系K而造成血管病變。而脂質(zhì)代謝紊亂可導致膽固醇酯在血管壁胞中堆積,形成泡沫細胞,進而形成粥樣斑塊,而粥樣斑塊的潰瘍和出血等改變又能刺激機體產(chǎn)生CRP,兩者又形成惡性循環(huán),加速AS的發(fā)展。DM患者血糖升高也會影響動脈血管壁代謝,即高血糖、高脂血癥、胰島素抵抗及CRP水平升高等多種因素共同促進了DM患者AS的形成與發(fā)展,使DM成為AS的獨立高危因素[5]。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T2DM患者的TC、TG、LDL-C和hs-CR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T2DM患者普遍存在血脂代謝紊亂。此外,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患者hs-CRP與TC、TG、LDL-C水平呈正相關,與HDL-C水平呈負相關,表明hs-CRP與患者血脂代謝紊亂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
綜上所述,血脂代謝紊亂、hs-CRP水平升高與T2DM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臨床上T2DM患者多伴有血脂代謝紊亂和hs-CRP異常,由此可見血脂和hs-CRP聯(lián)合檢測對預測T2DM及其并發(fā)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康,竇京濤,潘長玉.血管緊張素II、炎性反應和2型糖尿病[J].國際內(nèi)科學雜志,2008,35(12):699-704.
[2]唐云芳.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血脂與2型糖尿病發(fā)生冠心病的關系[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4):648-650.
[3]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8):6-7.
[4]許榮,肖艷,呂維名.2型糖尿病患者C-反應蛋白與胰島素抵抗關系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12):873-874.
[5]潘文麒,陸林,蒲里津,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漿超敏C反應蛋白的分析[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7,6(2):123-126.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