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冠心病患者出現(xiàn)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機率,并研究冠心病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二者之間關系。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對患者行冠狀脈造影并分為60例冠心病組和40例冠狀動脈造影陰性組,同時對患者進行多導睡眠儀進行監(jiān)測,并將監(jiān)測結果分為中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組、輕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組、非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組,對三組患者進行評分以了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并分析冠心病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二者關系。結果 在血氧飽和度方面,輕度、中重度患者和非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組具有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方面,冠心病組和冠狀動脈造影陰性組具有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患者中發(fā)生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機率較大,因此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冠心病患者最為重要的一個危險信號。
關鍵詞:冠心?。凰吆粑鼤和>C合征;監(jiān)測;冠狀動脈造影;臨床
據(jù)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在疾病當中危險性較高,其臨床癥狀通常表現(xiàn)為:喉嚨受阻、血氧飽和度下降、伴隨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1]。目前其在成年人當中的發(fā)病率以高達4%左右,而且還在逐年增加[2]。我院選取近3年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對其診斷和治療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調查和服從所有準則。對患者行冠狀脈造影并分為60例冠心病組和40例冠狀動脈造影陰性組。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齡在45~80歲,平均年齡為(65.2±2.3)歲。入院標準:患者有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病史、對患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測顯示冠心??;排除標準:患有肺心病、低氧血癥(白天)、變異性心絞痛、心肌病、有腦卒中病史、有睡眠障礙不能進行睡眠圖監(jiān)測。
1.2方法
1.2.1資料和儀器的選擇 通過問卷調查、詢問等途徑對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詳細資料進行登記。使用Alice4多導睡眠監(jiān)測儀對所有患者進行連續(xù)7h以上血氧飽和度及AHI的監(jiān)測。遵循美國心臟協(xié)會的冠狀脈造影檢測指南[3](陰性:患者血管至少出現(xiàn)一支血管管腔狹窄,狹窄小于1/2;陽性:狹窄大于1/2,并且可以細分為單支病變、雙支病變以及三支病變),使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大型Hicor Acom X線機對患者進行冠狀脈造影[4],并將患者分為冠心病組和冠狀動脈造影陰性組。
1.2.2評分系統(tǒng) 本次研究主要選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Gensini評分系統(tǒng)和白天嗜睡程度ESS評分系統(tǒng)。Gensini評分系統(tǒng)細則:狹窄率小于25%、在26%~50%、51%~75%、76%~90%、91%~99%以及100%分別記1分、2分、4分、8分、16分和32分(依據(jù)血管病變位置和病變程度進行評分[5])。白天嗜睡程度評分細則:依據(jù)患者每天嗜睡次數(shù)無、偶爾(1~2次/w)有時(3~4次/w)總是(5次/w以上)分別記為0分、1分、2分、3分[6]。
1.3統(tǒng)計學處理 在統(tǒng)計方法上使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統(tǒng)計軟件,數(shù)據(jù)用x±s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冠心病組和冠狀脈造影組臨床資料比較 在吸煙、飲酒方面,冠心病組患者(30次、20次)明顯高于冠狀脈造影陰性組(15次、17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Gensini評分系統(tǒng)比較 在Gensini系統(tǒng)評分、冠狀脈造影陽性等方面,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輕度和中癥度以及非睡眠呼吸系統(tǒng)暫停綜合征三組具有顯出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血氧飽和度和AHI比較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3討論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低氧血癥程度越高,誘發(fā)冠脈動脈受累進而導致血管管腔狹窄程度變大,而通過Gensini評分能夠有效判斷冠狀脈粥樣硬化所涉及的血管定位和狹窄程度[7],因此研究結果表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和冠心病患者預后息息相關。對于二者之間聯(lián)系,可以概括為: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的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后,過度激活交感系統(tǒng),導致血壓升高、增強血小板活化能力;綜合征患者在睡眠中可以產生氧化應激,進而導致內皮功能受損,最終誘發(fā)心血管病變。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中發(fā)生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機率較大,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冠心病患者最為重要的一個危險信號。
參考文獻:
[1]鄭澤琪,陳南星.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心律失常相關性及持續(xù)正壓通氣療效探討[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7,23(12):906-910.
[2]涂燕平,雷夢覺,吳小和,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與炎癥反應之間關系的研究[J].臨床薈萃,2011,26(6):491-493.
[3]FLEISHER K E,KRIEGER A C.Current trends inthe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Ieep apnea[J].J OralMaxillofac Surg,2007,65:2056-2068.
[4]胡君麗,李南方.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6,22(9):574-575.
[5]KASASBEH E,CHI D S,KRISHNASWAMY G.In-flammatory aspects of sleep apnea and their cardioVas-cular consequences[J].South Med J,2006,99:58-67.
[6]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分會,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編輯委員會,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療應用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2):1056~1071.
[7]高傳玉,馬業(yè)成,朱中玉.胺碘酮治療頑固性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急救醫(yī)學雜志,2005,25(5):362~363.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