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初步探討聲觸診組織量化(VTQ)技術在前列腺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前列腺超聲檢查及經超聲引導前列腺穿刺的患者50例為觀察組,其中病理結果示前列腺癌14例,前列腺增生36例,另選13例男性正常志愿者為對照組,運用VTQ技術對63例前列腺患者進行檢查,分別獲取并分析它們的聲觸診組織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cation,VTQ)值。并對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前列腺惡性結節(jié)VTQ值平均(2.35±0.96)m/s,;前列腺良性結節(jié)VTQ值平均(1.88±0.87)m/s;正常前列腺組織的VTQ值平均(1.23±0.49)m/ss。前列腺惡性結節(jié)VTQ值要明顯高于前列腺良性結節(jié),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VTQ技術可以定量提供前列腺組織的硬度信息,在診斷前列腺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前列腺疾??;超聲檢查;聲觸診組織定量技術VTQ
目前,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圍內,PCa發(fā)病率在男性所有惡性腫瘤中已居第2位。聲觸診組織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quantification,VTQ)技術是通過發(fā)射推動脈沖波使感興趣區(qū)局部組織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剪切波來獲取組織的彈性信息,它能夠提供組織硬度的絕對量化指標。本研究旨在探討VTQ技術在前列腺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為超聲診斷提供更多信息。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超聲引導前列腺穿刺活檢患者50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72.5±7.5)歲(術后病理證實前列腺癌14例,前列腺增生癥36例),男性正常志愿者13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4~45歲,平均(40.20±3.85)歲,均無前列腺疾病病史。經方差分析,各組的年齡及性別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方法 儀器:使用西門子Acuson S2000超聲診斷儀,內置VTQ技術,4C1探頭,頻率4 MHz。操作方法:所有受檢者均先行前列腺經直腸二維超聲(TRUS)檢查,對前列腺進行測量和描述,觀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態(tài),對直腸超聲發(fā)現(xiàn)有異常回聲結節(jié)部位,同時應用腹部探頭啟動VTQ成像模式,選定感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ROI),避開前列腺內鈣化區(qū)等,囑受檢者屏氣,靜置3s,按update鍵,儀器自動演算出反映剪切波速度的數值(單位:m/s),并顯示在屏幕右上方,同時還顯示ROI深度(單位:cm),待圖像穩(wěn)定后定幀、存儲。同一病灶重復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后將圖像及數據存儲供分析處理。
1.3統(tǒng)計學分析 以病理診斷為金標準,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檢驗結果以(x±s)表示。各組之間進行單因素方差,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穿刺活檢結果,前列腺增生36例,前列腺癌14例。各組患者檢查結果分析結果見表1。
由表1可以得出:前列腺癌結節(jié)VTQ值平均(2.35±0.96)m/s;前列腺增生結節(jié)VTQ值平均(1.88±0.87)m/s;正常前列腺組織的VTQ值平均(1.23±0.49)m/s。前列腺癌結節(jié)VTQ值要明高于正常前列腺組織及前列腺增生結節(jié),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VTQ技術是應用超聲換能器向感興趣區(qū)發(fā)射低頻脈沖波,使感興趣區(qū)局部產生橫向運動的剪切波。對組織受聲脈沖觸發(fā)后產生的橫向剪切波傳播速度進行測量即聲觸診組織量化,通過剪切波的速度大小來反映感興趣區(qū)域組織的硬度,組織的彈性或硬度與病變的病理結構密切相關,張吉臻[1-4]等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測得的前列腺周緣區(qū)組織彈性模量分布基本符合臨床上公認的疾病的硬度變化,即正常前列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癌。表1的結果顯示前列腺癌的VTQ值明顯高于前列腺增生結節(jié)及正常前列腺組織的VTQ值。
3.2與以往的靜態(tài)、準靜態(tài)彈性成像技術相比,聲脈沖輻射力成像克服了探頭施加壓力大小,頻率等人為因素的影響,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國內外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前列腺結石會提高周圍組織的硬度,因此在測量組織VTQ值時,避免結石區(qū)以免造成假陽性。而良性病變內并發(fā)的鈣化、炎性肉芽組織也可以使病灶硬度增大,這也是造成彈性成像假陽性的主要原因。
3.3前列腺良性結節(jié)多為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炎性肉芽腫、梗死灶、結核結節(jié)等少見。前列腺惡性結節(jié)多為前列腺癌,淋巴瘤、內胚竇瘤等少見。良性增生結節(jié)多見于內腺,少部分見于外腺,癌結節(jié)則相反。本研究中每例患者均在超聲引導下行前列腺6-10點穿刺法采集病理標本,在彈性成像提示較硬的病灶靶向穿刺,記錄穿刺點VTQ值。研究顯示VTQ值偏高的病例組前列腺癌的檢出率高于VTQ值偏低組。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口的老齡化、影像檢查診斷技術的提升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的普及應用。但影像檢查技術水平的提升及有效的治療手段也使得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本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VTQ值明顯高于前列腺增生癥及正常的前列腺組織,為前列腺疾病的鑒別診斷提供了一種新的簡單、無創(chuàng)、可靠的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1]向玘,劉振湘.超聲彈性成像診斷前列腺良惡性病變的應用進展[J].海南醫(yī)學,2014,5(9):1324-1327.
[2]李昌強.經直腸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前列腺良惡性病變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15):103-104.
[3]張艷,唐杰.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前列腺的應用進展[J].中華醫(yī)學超生雜志,2010,7(9):1548-1549.
[4]張吉臻,胡兵.前列腺剪切波彈性成像的初步臨床應用體會[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3,7(10):4602-4603.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