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趣味性作為新聞一個最基本的屬性,也是提升新聞質量和培養(yǎng)新聞獨特優(yōu)勢、提升新聞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電視新聞報道趣味性的作用,并提出了幾點提高電視新聞報道趣味性的措施。
關鍵詞:電視新聞報道;趣味性;措施;
中圖分類號:G22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10-00-01
引言
電視新聞報道在廣大民眾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電視新聞報道是連接民眾與政府的橋梁,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因此,為了吸引觀眾,電視新聞報道應該注意要有趣味性,實現(xiàn)其宣傳價值。新聞作為媒體和大眾溝通的載體,也是信息和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而新聞的趣味性作為整個新聞內容特點和內涵的體現(xiàn),也是讓讀者最能全面了解新聞內容,掌握新聞信息的關鍵。
一、趣味性對新聞的作用
首先起到了引人入勝的作用,當前新聞傳播已經(jīng)逐漸從對宏大敘事轉變成私人敘事,并采用極具新穎的表達形式,已經(jīng)成為新聞傳播的追求,而提升民生新聞的趣味性,強化新聞的趣味因素,突出人們對民生新聞的渴望,達到扣人心弦的目的。其次就是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新聞能夠借助其趣味性的優(yōu)勢,更令觀眾無形之中受到教益。在進行新聞調查時,能夠通過條分縷析,提升觀眾的興趣,讓觀眾能夠充分了解到新聞真相,做到反對謠言惑眾和反對封建迷信,從而讓人們對社會不至于產(chǎn)生猜疑、驚慌、恐懼的心理。
二、提高電視新聞趣味性的措施
(一)用故事做新聞,從小事切入,以小見大
寫故事重在開頭、結尾,做新聞亦是如此。新聞講究“用事實說話”,報道內容需客觀真實,但為達到吸引人注意、實現(xiàn)傳播效果的目的,在寫作和報道方式上,也要講究生動,給觀眾以真實之感。這就要求新聞要有小而精的切入點,以小見大,用吸引人的小故事巧妙地引出大的新聞背景,具體、生動、讓人信服。
日前,湖南衛(wèi)視一條新聞給我們做了生動的示范。某地的城市環(huán)境問題一直以“差”著稱,但隨著近幾年的綜合治理,城市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在報道中,記者出鏡后連一句有關環(huán)境治理的話都沒提,而是拿一戶漁民王大爺說事,“現(xiàn)在的王大爺每天愛干不干,一年還能掙三四萬塊錢,但是5年前,起早貪黑、摸爬滾打,一年下來還可能只賠不賺……”然后進入新聞畫面和人物采訪,再往下說才引入正題,原來以前不賺錢是因為水黑、環(huán)境極其惡劣,現(xiàn)在賺錢是因為水清,環(huán)境整治得當。實際上,這條時政新聞之所以能夠吸引觀眾的興趣,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巧妙之處就在于新聞的開頭以一個小故事引入,用觀眾群中一戶人家的生活變化、切身體驗,承載了城市綜合治理這一大的新聞內容,實現(xiàn)了“以小見大”的新聞主題。在新聞中添加故事性,這也正是新聞“趣味性”的顯著表現(xiàn)。新聞的內容來源于生活本身,無論對于傳者還是受眾而言,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如何講新聞,如何講故事?二者在大多數(shù)時候是可以相通的。即使對于一些時政新聞而言,也可以恰當?shù)厝谌牍适滦?,有效地提高新聞的生活質感,提升新聞報道的綜合價值。
(二)說出觀眾的心里話,把電視作為百姓心聲的傳播者
觀眾期待開放的、靈活的、百姓能深入其中的新聞報道方式??梢哉f,電視新聞讓普通百姓參與進來,給百姓提供一個說話的平臺,讓電視新聞大眾化,是電視新聞未來發(fā)展的較好選擇。另一方面,電視臺在節(jié)目采編上應該有所改進,要把以往政府在說、電視臺在說改為普通百姓在說,讓電視新聞具體化和人文化。法庫縣電視臺《法庫新聞》子欄目《百姓有話說》是專門為百姓和群眾開辦的,在這個欄目里,百姓可以就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各項政策談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也可以把自己和家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瑣事和煩心事在節(jié)目中訴說,讓大家參與點評。2012年秋天,法庫縣政府制定了冬季集中供暖政策,用慣了單位供暖的居民有些不適應。另外,在集中供暖改造過程中,施工質量差也讓居民有些怨言。法庫電視臺在《百姓有話說》中把普通百姓請進演播室,訴說集中供暖中涉及百姓的具體問題。在此之前,電視臺的記者還采訪居民和供暖公司,聽取各方面意見。節(jié)目播出后,法庫縣縣委、縣政府當即出臺相應政策,解除了百姓的后顧之憂,使集中供暖工作順利實施,百姓得到了實惠,政府把工作做到了實處。
(三)新聞報道面要擴大
首先,電視新聞報道的對象即受眾是一個復雜的群體,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興趣愛好,因此,觀眾對新聞報道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說,對于一些愛好體育的觀眾來說,他們就喜歡看體育新聞,而股民就喜歡看財經(jīng)新聞,農(nóng)民希望獲得一些致富性渠道,就喜歡看致富新聞,而對于一些追求時尚的人群來說就喜歡看一些娛樂性新聞等。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要注意擴大新聞的報道面,來滿足各個層次的觀眾對于信息的需求。其次,社會生活本身就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這就決定了所報道新聞內容的多樣化,新聞工作者要從社會的各個角度、各個層面進行報道,做到新聞報道的廣泛性。
(四)多方面采集線索,豐富民生新聞的形式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報道形式是十分豐富的,并不只是電視、廣播、報紙等形式,但是不同的新聞事件和問題,使用的報道形式也不相同。因此,想要新聞具有趣味性,就是要豐富民生新聞的報道形式,深化新聞報道能夠更有效的提升新聞的傳播效果。新形勢下,民生新聞不但需要采用民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行社會情況的報道,還需要針對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從多方面、多手段進行新聞線索的采集和挖掘。利用多種新的媒體形式做好后期的跟蹤報道工作。對新聞進行深度報道,不但能夠加深人們對于新聞事件的印象,還能夠留給受眾理性思考的空間,讓受眾能夠提升對于民生新聞的興趣,從而實現(xiàn)民生新聞的價值。
新形勢下,電視新聞普遍追求趣味性,但是這種趣味性拋棄了高尚、健康的情趣。因此,采用能夠滿足群眾需求的藝術形式和手法進行新聞形式的豐富,并將新聞的正確導向寓于新聞趣味性之中,從而達到新聞易看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錦鋼,常勝.電視新聞趣味性探微微[J].視聽,2014,01:9-11.
[2]孫鵬宇.淺談如何提升電視新聞的趣味性[J].當代電視,2013,09:97.
[3]袁利萍.淺談電視新聞的知識性和趣味性[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11,0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