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隆德曲子戲是流行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隆德縣的一種地方小戲,俗稱“曲子” 、“曲子戲” 或“地攤戲”,它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彰顯了當地人民的價值觀念、審美追求和淳樸、善良的民風。本文從民族音樂學的視角切入,在實地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對隆德曲子戲的音樂形態(tài)、藝術特征、曲目類型等進行了初步的闡釋與分析,主要從劇目和曲牌兩個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隆德曲子戲;劇目;曲牌
一、劇目
(一)劇目來源
流傳在隆德縣的曲子戲大約有四十余折,劇目來源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從毗連的莊浪、平涼、靜寧縣傳來的,由于1958年之前,在行政區(qū)劃上隆德屬于陜西及甘肅,所以其文化交流也相當頻繁,作為土生土長的曲子戲藝術也不例外。
2.從大戲中選取的,這些劇目的演出至今仍然保持著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特點。如《李亞仙刺目》《張連賣布》《小姑賢》《小放?!贰肚锷彃瘛贰独顝┵F賣水》《狐貍鬧宮》等。
3.解放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又出現了許多折新曲子戲。張萬泰創(chuàng)作的眉戶戲《送神記》《訂婚》《借?!?,齊英才創(chuàng)作的《雞鳴人家》,付全盛、李亞朋合寫的《山鄉(xiāng)新苗》等都反應了當地人民新的生活面貌。
(二)題材來源
隆德曲子戲的傳統劇目的題材及內容較為豐富,總體上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1.社會生活。曲子戲的這類劇目最多,多表現人們日常生活、鄰里間的瑣事等,這類劇目在隆德曲子戲中所占比例較大,如《蘭橋相會》《張生別鶯鶯》《張連賣布》《倆親家打架》等。
2.歷史傳說。這類題材的劇目由于受表演形式及規(guī)模的限制,數量比較少,一般不表現歷史傳說的整體輪廓,而是圍繞事件中某個特定情節(jié)展開,如《伯牙撫琴》等。
3.神話傳說。這類題材多以祈禱祝福、神仙下凡等為主要內容,故事情節(jié)不是很完整,如《麒麟送子》等。
二、曲牌
據隆德戲曲音樂卷記載,隆德曲子戲有七十二大調,三十六小調之稱,但大部分已失傳,通過筆者田野調查及查閱相關資料,現存的大約有三十余種曲牌,這些曲牌以不同的連接形式分別出現在各個劇目當中。隆德曲子戲的曲牌連接方式有兩種:第一類是單曲體,第二類是曲牌聯套體。
(一)單曲體
這類曲牌只單獨使用,指單個曲牌反復演唱。適于表現內容簡單、情緒單一的故事情節(jié),如十道黑、道謝曲等。這些曲牌在近幾年的表演中非常普遍,隆德縣春節(jié)的曲子戲匯演中,筆者發(fā)現幾乎每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會表演這類節(jié)目,學起來較為簡單,歌詞比較押韻,具有一定的歌舞性質,相比曲牌聯套體的折子戲劇目,受眾面更廣。
1.《十道黑》。
《十道黑》其實是一種地方的民間小調。以對歌的形式一問一答對唱,和流傳在西北地區(qū)的《對花》具有類似之處,曲調歡快流暢,節(jié)奏工整,七聲徵調式。
(1)斟上一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一道黑。
(對)白布衫子青絲帶,系在奴家腰中一道黑。
(2)斟上兩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兩道黑。
(對)窗臺上放下個月兒鏡,照著奴家眉毛兩道黑。
(3)斟上三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三道黑。
(對)劉爺騎下個雁子馬,三須胡子三道黑。
(4)斟上四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四道黑。
(對)姐姐穿不上妹妹的鞋,試來試去四道黑。
(5)斟上五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五道黑。
(對)五尺白裬下染房,染不上個顏色五道黑。
(6)斟上六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六道黑。
(對)金麒飛在綠豆上,咱姊妹二人唱上個六道黑。
(7)斟上七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七道黑。
(對)檀木桌子桐油漆,漆不上個顏色七道黑。
(8)斟上八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八道黑。
(對)八十老兒上樓房,跋跋乍乍八道黑。
(9)斟上九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九道黑。
(對)醫(yī)生尋下個病婆娘,吃藥扎針九道黑。
(10)斟上十杯酒你不用催,咱姐妹二人唱上個十道黑。
(對)靶子扎到教場里,扳弓射箭十道黑。
2.《道謝曲》在我國西北的曲子戲流傳地區(qū),大部分都有這樣的習慣,即戲班子每到演出結束后,都要表演《道謝曲》,以表示對對方在其演出期間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之情,五聲徵調式。
(1)風吹了白云雨灑灑,我多年沒有到這達。
(2)今年個玩耍我到這達,親戚抬舉我耍一耍。
(3)親戚耍前我耍后,要一個獅娃滾繡球。
(4)親戚耍后我耍前,耍一個珍珠倒卷簾。
(5)把親戚好比大人家,把我們好比放羊娃。
(6)大人家坐的八抬轎,放羊的娃娃滿山跑。
(7)把親戚好比天上熱①,把我們好比地下雪。
(8)天上的熱兒照九州,地下的雪兒順水流。
(9)把親戚好比一畦韭,刀刀里割來月月里有。
(10)把我們好比一根蔥,漢大腰松肚子里空。
(11)把親戚好比一樹梨,皮皮兒薄來瓤瓤兒細。
(12)把我們好比一樹棗,棗胡子改板②沒多少。
(13)把親戚玩耍著來打攪,望親戚原諒著莫計較。
(二)曲牌聯套體
多個曲牌在一定的內在規(guī)律之下將情緒不同的多種曲牌聯綴起來使用,表現內容比較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
這首曲牌為加“清角”和“變宮”的七聲徵調式,采用四二拍,旋律起伏不大,整個曲調表現了憂傷、哭訴之情。隆德曲子戲曲牌連綴的方法很多,沒有死板的格律、板式的限制,但也不是隨意的接唱,還是由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如“背頭”起唱,必定“背尾”結束,“月頭”起唱,必定“月尾”結束等等。
隆德曲子戲的曲牌連綴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其一,唱完前調后,如果有短時的“獨白”或“對白”,這是可將前調過門重復;其二,唱完前調后,如果有“獨白”或“對白”或感嘆等情緒,且有少量的動作,可以根據劇情接奏一首適合于當時情緒的曲牌;其三,在前一段唱腔結束之后,距離下段唱腔中有較長時間都是劇中人物的思想斗爭、沖突或有較大動作,可用打擊樂或、和弦樂合奏一些牌子曲,然后再唱后調。
注釋:
①熱:太陽
②改板:把整木用鋸子拉成木板。
參考文獻
[1]伍國棟.民族音樂學視野中的傳統音樂[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11,
[2]管建華.音樂人類學導引[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4
[3]曾遂今.音樂社會學[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12
[4]王耀華主編.中國民族音樂[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8
[5]施文楠.中國戲曲音樂的價值定位[J]安徽新戲,1997,(06).
[6]黃翔鵬.論中國傳統音樂的保存和發(fā)展[J].中國音樂學,1987,(04)
[7]董斌,魏建林.民間小戲起源與藝術特征的人類學解讀[J].社科縱橫,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