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瘦素以及脂蛋白水平進行觀察分析,探討其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選擇2013年6月~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70例,和對照組患者40例,測量兩組患者的外周血瘦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分析血清瘦素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蛋白的關系。 結果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清瘦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高血壓Ⅱ期和高血壓Ⅰ期進行對比,血清瘦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顯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顯降低(P<0.05)。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外周血瘦素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明顯負相關(r=-0.307,P<0.05),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明顯正相關(P<0.05)。結論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體內存在瘦素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異常表達,三者的變化和血壓分級存在關系,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瘦素水平和脂蛋白有相關性。
關鍵詞:原發(fā)性高血壓;瘦素;脂蛋白水平;臨床觀察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瘦素是一種多肽激素,它屬于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特殊激素,和肥胖、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存在相關性。瘦素有較為廣泛的生物學效應,在很多方面都會對血壓產生影響,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時,會增加交感神經(jīng)中樞的興奮性,從而使血壓升高,也可以促進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增強腎素活性、醛固酮水平等。瘦素還可以調節(jié)脂肪的代謝,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血脂存在相關性,尤其是和甘油三酯呈現(xiàn)正相關。本文主要回顧性分析選擇2013年6月~1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70例,測量患者的外周血瘦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分析三者之間存在的關系,現(xiàn)將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選擇2013年6月~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70例,其中男性患者為40例,女性患者為30例,平均年齡為(58.3 2.3)歲,根據(jù)診斷標準,將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分為高血壓I期30例,高血壓II期40例。對照組的40名患者為同期的健康體檢者,血壓均符合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為17例,女性患者為13例。平均年齡為(56.3 1.2)歲,無腎臟病史、高血壓史、糖尿病史。
1.2選擇標準 按照美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3年版)的診斷標準對患者進行確診,本次研究的患者的入選標準為三次不同一天測量的血壓,分為高血壓I期和高血壓II期,高血壓I期標準為140~159/90~mmHg,高血壓II期標準為≥160/100mmHg。所有患者在檢查之前的兩周內均沒有接受任何藥物治療,且沒有原發(fā)性的腎臟疾病、腫瘤、糖尿病和腎臟結締組織疾病等。
1.3方法
1.3.1標本采集方法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和對照組需要空腹12h以上,在早晨空腹抽肘靜脈血5ml,等到血液凝固以后,對血清進行分離。分離以后的血清,需要將一部分在-50℃的溫度下保存,集中檢測血清瘦素,另一部分用來檢測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1.3.2檢測方法 檢測血清瘦素時,使用ELISA方法,檢測時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需要經(jīng)過孵育、洗板、酶標、再洗板、顯色、酶標儀測定等步驟之后,才會得出檢測結果。檢測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時,使用直接測定法測定,要嚴格按照儀器的說明書進行操作。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測定的數(shù)據(jù)用(x±s)表示,兩組間的比較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進行直線回歸計算,求出r值。兩組間的差異比較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結果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和對照組的瘦素、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進行對比時,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清瘦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高血壓Ⅱ期和高血壓Ⅰ期進行對比,血清瘦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顯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顯降低(P<0.05)。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外周血瘦素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明顯負相關(r=-0.307,P<0.05),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明顯正相關(P<0.05)。見表1。
3討論
血清瘦素是一種可以參與攝食、體重調節(jié)、能量代謝的細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過程當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意。瘦素可以維持對全身血管增生的調節(jié)作用,主要是通過對內毒素、神經(jīng)內分泌以及血脂含量的調節(jié)進行的。它不只是通過對脂質水平進行調節(jié),從而影響血管壁的硬化過程,也是參與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的變化和血壓的變化情況有關,兩者呈正相關。瘦素存在選擇性瘦素抵抗,會增加神經(jīng)肽Y的釋放,收縮血管,使血管對其他縮血管物質的反應性增加,從而使血壓升高。本研究高血壓患者的外周血瘦素水平與對照組進行比較時,有明顯升高。因此說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瘦素水平受到高血壓的影響,其水平的高低和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存在一定的關系,提示:血清瘦素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當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瘦素可以通過很多的方式影響脂蛋白的代謝情況,可以調節(jié)脂蛋白。在高瘦素的情況下,瘦素會使低密度蛋白的水平升高,也會影響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謝,使其加速分解。本次研究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對照組進行對比時,有明顯升高;比較高密度脂蛋白時,有明顯降低。說明脂蛋白水平受到高血壓病情的影響,而且和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提示: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瘦素水平和脂蛋白具有相關性。
綜上所述,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體內存在瘦素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異常表達,三者的變化和血壓分級存在關系,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瘦素水平和脂蛋白有相關性。因此,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時,瘦素、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可以作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輔助診斷、治療的指標。
參考文獻:
[1]賈杰芳,楊文東.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瘦素、脂蛋白水平的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0,9(12):26-30.
[2]陳立東,楊文東.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瘦素及脂蛋白水平的臨床觀察[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2,4(10):84-86.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