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思南縣青杠壩村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用活載體,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提高群眾參與度,以開展“道德宣講”、以活動、文化墻等載體,大力宣傳中國夢、傳播青杠壩好聲音,不斷提升村民思想道德建設。
完善村級活動場所,提高活動參與性。該村于2013年6月投入120多萬元,修建了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村級文化場所。有專門的黨員活動室、群眾活動室和閱覽室,建有農(nóng)村書屋一個,存書3000余冊,有專人管理,實行全天免費開放和書籍外借制度,極大方便村民閱讀,同時,還及時補充書籍,基本滿足村民閱讀需要;籌集資金50多萬元修建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籃球場一個和占地800平方米的游泳池一個,滿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以“道德宣講”為契機,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該村以黨員干部會、村民代表大會、村級“道德講堂”為根據(jù)地,定期開展道德宣講,弘揚社會正氣,傳播社會正能量。組建成立了村級“德師”隊伍,由村民代表大會推薦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學生村官、村干部、返鄉(xiāng)大學生組成青杠壩村道德宣講團,在農(nóng)閑時節(jié)、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中華孝道、中國夢、講文明樹新風、身邊好人好事宣講,不斷加強村民道德建設。積極利用“宣傳部長上講堂”,邀請市、縣級德師和宣傳干部到該村“道德講堂”開展道德宣講,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中國夢、24字方針為主題開展宣講。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累計開展50余次。通過“道德宣講”,強化了村民的“孝”,在全村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氛圍。該村在移風易俗,簡化殯葬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在全市率先修建了第一個村級公墓區(qū)。
以活動為載體,倡導文明新風尚。該村成立了村級文化宣傳隊,廣泛調(diào)動群眾參與熱情,以中國夢、24字方針為藍本,以倡導文明新風為主題,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jié)目。在晚飯后、農(nóng)閑時節(jié)和主要節(jié)日,與“道德宣講”相結(jié)合開展,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又能進一步強化“道德宣講”效果。在春節(jié)還舉行一年一度的農(nóng)民運動會,目前,已連續(xù)開展了兩屆。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鄉(xiāng)風文明建設,形成了“青杠壩是我家,文明你我他”的良好氛圍。
該村不斷加強村民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加強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建設文化場所、開展“道德宣講”、開展文藝活動等渠道,進一步提高了村民的道德素質(zhì)。形成了民風淳樸、勤勞節(jié)儉、鄰里和睦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