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于傷害案件中某些損傷的認定具有重大意義,鑒定人早期介入指導,更有助于傷情證據的固定,為訴訟提供更嚴謹的證明。
關鍵詞:肋骨骨折;影像學檢查;分析
一、案例資料
案例1:馮某,男,67歲,2014年7月19日被他人打傷,7月23日入院攝正位胸片示右側第7、8肋骨骨折,8月7日于上級醫(yī)院攝胸部CT平掃+肋骨三維成像示右側第7、8、9、10肋骨骨折。
案例2:吳某,男,58歲,2014年8月6日與他人因瑣事發(fā)生撕打,傷后訴胸痛就診,拍攝正位胸片未見明顯異常,8月11日,胸痛仍未緩解,8月15日在上級醫(yī)院攝胸片示右側第7肋骨骨折,后又行胸部CT平掃+肋骨三維成像示右側第6、7、8肋骨骨折。
二、分析討論
參考案例,可看出由于肋骨自身形態(tài)及解剖學特點,X線攝片顯示影像重疊嚴重,無法清晰明確的顯示骨折的部位,甚至造成漏診、誤診的可能,然而CT平掃及三維重建無論在顯示骨折的部位,還是愈合過程的演化都具有重大意義,尤其是三維重建能更直觀的看出骨折的部位、形態(tài)及愈合狀態(tài),這也是法醫(yī)臨床鑒定的重要依據。
以吳某為例,受傷后攝X片并未查出肋骨骨折,最終輾轉十天左右才行CT平掃+三維重建查出三根肋骨骨折,這對其傷害的認定造成了很大障礙,因為在這十天內,被鑒定人有二次損傷的可能,如果其受傷當時即行CT檢查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這同時也說明了在受傷案件處理時,法醫(yī)早期介入固定證據的重要性。
2014年1月1日《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正式施行,根據其中第5.6.3c條“肋骨骨折6處以上”的規(guī)定評定為傷一級,第5.6.4b“肋骨骨折2處以上”的規(guī)定評定為傷二級,新的鑒定標準對于肋骨骨折的數量有明確的界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對于涉及肋骨骨折的臨床鑒定,法醫(yī)臨床鑒定人都應要求被鑒定人盡早行CT+三維重建,避免誤診漏診而致纏訪案件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