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是維修電工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也是達到中級工、高級工電工的主要內容,這門課程直接影響維修電工的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自身基本功的修煉,幫助學生取得內外兼修的熟練基本功,并且順利通過行業(yè)資格考核的認定,通過運用分組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實施如下:教學前的準備——科學、合理的細分實訓內容;結合工廠”7S”制度下手,促使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從企業(yè)的實際生產出發(fā),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本專業(yè)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分組 任務驅動法 監(jiān)督機制 團結協作
中圖分類號:TG6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a)-0000-00
《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是維修電工專業(yè)的主要課程之一,培養(yǎng)學生分析、設計、安裝、調試、維護電氣控制系統的能力。那么怎么樣才能使學生更快、更容易、更輕松地掌握這門技術,通過這幾年的教學摸索,又結合實際技能等級考評經驗,探索出一套特有的教學模式,“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為推動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和興趣也是必要手段。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分組教學法以下幾條做法:
1 教學前的準備——科學、合理的細分實訓內容
一個有效的分組是教學的前提。學生分組實訓時要考慮周詳,包括制定計劃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把握好方向。教學計劃要明確教學的目的要求,通過實訓要學到的知識、掌握的技能、培養(yǎng)的能力,都應根據學生的知識認知水平和實際動手能力,提出不同階段的目的要求,不能一刀切。由于《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是以動手訓練和學生自主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所以教師要在小組教學時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人人動手,人人動腦,便于學生發(fā)展綜合技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技能,培養(yǎng)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組教學是課堂教學中比較有效的手段,小組內各組員有效合作,可以促使班級內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學習風氣,同時對老師的分組、和老師對各小組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出高要求。比如:某班24人,按成績分為6個平行組,每組4人:1號組員(成績最好)、2號組員(成績一般)、3號組員(成績一般)、4號組員(成績較差)。各組1號、2號、3號、4號成績相當。教學時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隊之間的互幫互助,和監(jiān)督機制,同時也可以不定時互換小組,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2 結合工廠”7S”制度下手,促使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學生實習其實是學生對崗位的一個認知,所以一定要注重實習場地規(guī)章制度的學習,通過7S管理制度為切入點,明確學生在實訓課中的各項責任。在我校在實習場所都張貼與企業(yè)“7S”相符的管理標準,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努力用先進的企業(yè)7S標準來規(guī)范他們的實訓,讓學生在實訓工場除了鍛煉相關專業(yè)技能之外,按照規(guī)章制度維持班集體良好的實訓環(huán)境和氛圍也是每個學生的職責所在。教師在實習過程中對于學生體現出的技能方面的長處和不足細心教導的同時,更加要尋找小組內同學之間的優(yōu)點相互取長補短,鼓勵學生之間取長補短,樹立學生具有愛心與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及時進行監(jiān)督檢查,直至學生把事情做好為止,使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應該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以實訓為主,在實訓過程中經常與電打交道,在教學中最令人頭疼就屬學生的觸電事故。即使教師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強調用電安全,不乏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學生總要試一試,這樣的學生不但自身安全無法保障,更有甚至可能早晨無法挽救的損失。因此,加強學生尤其團隊中隊長的管理,發(fā)揮他們監(jiān)督管理機制,通過本組內組員的自我管理恰好能避免上述的弊端,教師就能分出身來全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3 從企業(yè)的實際生產出發(fā),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本專業(yè)的學習興趣。
有些時候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給學生以鼓勵,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培養(yǎng)而成的。我時常在備課時要結合生產生活的案例,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并根據實際工廠工作流程通過任務驅動法讓他們體會到書本理論并非空洞無用,從而產生積極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學習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時,傳統步驟如下:首先找兩位同學分別畫出一個正轉控制線路。接著,以起重機的吊鉤需要上升與下降為例,提出如何使電動機實現正反轉運動。運用任務驅動同樣過程如果反之:先提出起重機的吊鉤電氣線路需要安排電工組安裝,下發(fā)安裝單到各個分組,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探索積極性,然后每一個小組發(fā)揮組員探索知識,總結討論每人組員的思路,并適當在班級中討論。此時教師可以反問學生為什么用常閉觸點進行聯鎖,如何避免主電路短路等等知識點,并講出道理來,以便了解學生是真正掌握本章節(jié)的重點。東西依然是從書上搬過來的,通過任務驅動法,把生產車間完成的事情之間搬入課堂,讓學生積極性和自學能力提升到最高,老師可以從傳統講授的過程中解放出來,投入課堂的監(jiān)控中,能更好讓學生融入以后的工作中,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在教學實踐中分組教學也存在了弊端:整個學習過程中班級那部分學習惰性比較重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這些學生中勢必不適應這樣的教學方法,加之這些學生自身所存在的惰性思想,技能的差別、智力的差異等就會更加加大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調控要求也隨之更高,并且要在小組團隊中形成督促機制幫助這一少部分學生早些使他們的學習風格與老師預期要求想匹配,或教師根據他們的學習風格適時為他們做出一些便利,盡可能地使之迅速縮短學生相互之間的差距。
總之,分組教學是在教學手段基礎上的改革,更是由“傳統教育”轉為“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一項體制革新。通過實踐證明,實施分組教學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但還有待于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和改進,真正讓職業(yè)教育的課堂變得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 電力拖動課程教學參考[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1.
[3] 石錦秀.淺談電工的分組教學模式[J].職業(yè)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