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克利曾經(jīng)表達過這樣的藝術觀點: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是一位詩人,還是一位哲學家。劉偉大師秉著藝術的詩性與哲理性,以其詩性的繪畫語言,空靈曼妙的抒寫方式,成為一位大自然的發(fā)現(xiàn)者和挖掘者,將生命中熾熱的情感與人生感悟,在無盡的創(chuàng)意與寫意空間中盡情揮灑,幻化成一幅幅清新艷麗、充滿浪漫色彩的現(xiàn)代陶瓷山水瓷畫。
詩性與哲理
中國是詩的國度、是畫的國度,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許多詩情畫意都是觸景生情而產(chǎn)生的。畫為心聲,沒有情感的藝術不是真正的藝術,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充分表達藝術情感。情感作為詩與畫的紐帶在劉偉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成為其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陶瓷山水作品精心布局、以勢取勝,或氣勢磅礴、或婉約清新,用筆放達飄逸,勾皴點染之間,頗得水墨之意趣,更具文人之雅韻。
觀劉偉的山水瓷畫,你仿佛聽到大自然和諧的聲響和激越的節(jié)奏,這和諧的節(jié)奏正是劉偉大師對生活和自然的湖光山色感受賦予的內心之深刻情感。幾十年的生活跋涉與藝術之旅,劉偉在中國大地上處處留下他的足跡,而他的筆也染盡了祖國山川的萬種風情。長江兩岸的千仞絕壁、鄱陽湖水的浩淼煙波、微風吹拂的雜樹嫣花、輕舟過處的竹橋漁火、阡陌古道之上的懸瀑飛流……他的瓷畫作品天地有靈、自然有語,與生活相應、與時代合拍、與自然共鳴,在天地之間蘊含超物之天趣,在方寸之中有吞吐萬物之豪情。從表象化的賦形美到內蘊式的詩性美,以唯美的藝術表現(xiàn)力詮釋中國現(xiàn)代陶瓷文化的內在精神。劉偉的山水瓷畫是情感的最真注解,是其生活激情、筆墨技藝、藝術靈性的集中表達。
哲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是藝術內涵的先導,而劉偉的山水瓷畫藝術同樣蘊含著理性的思考。他不僅像一位詩人般吟哦宇宙生命的無窮,他更如哲學家般的智慧用功力和心血鑄造,他始終不斷豐富和拓展山水瓷畫的表現(xiàn)圖式,他的作品因深含哲學內蘊而為我們帶來無窮的遐思。
劉偉循著美的軌跡,以真實情感對大自然作詩意表達的同時,對陶瓷繪畫進行著不斷探求與超越。這是劉偉整個人生對藝術的追尋過程,是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認為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劉偉15歲在建國瓷廠美研所當學徒,而后在陶瓷職大三年學習深造,畢業(yè)后在十大瓷廠之一的東風瓷廠的多年歷練,再到景德鎮(zhèn)陶瓷研究所擔任副所長。他從一位小學徒,成長為一位國字頭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這個過程,劉偉經(jīng)歷了四十多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作為一段人類歷史則轉瞬即逝,但作為人生經(jīng)歷,則顯得異常艱苦與漫長。這種人生經(jīng)歷對劉偉來說,是一種不斷超越、厚積薄發(fā)的過程,是一種藝術上不斷學習、不斷成熟和完善的過程。學習古人、學習今人,使得劉偉的陶瓷繪畫更具技術上的精湛與藝術上的豐厚;近年不斷到國外的訪問游學,讓劉偉大師又能夠站在國際藝術大視野中看待自己的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筆者以為,在當今陶瓷藝術界,劉偉是一位超越自我最成功的藝術家,作為國畫家,他如此精于新彩、粉彩、顏色釉等各種陶瓷藝術裝飾手段;作為陶瓷藝術家,他又這般擅長水墨、水彩、水粉等傳統(tǒng)中國畫各種技法。他的陶瓷藝術擁有多變的畫風、極為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語言。
劉偉的山水陶瓷作品,在主觀與客觀、理想與現(xiàn)實、情感與理智、時間與空間當中,以詩性的現(xiàn)代繪畫形式與傳統(tǒng)哲學理性思辨方法,構成中國文人畫的玄遠淡泊、天人合一的審美精神和藝術境界。這種詩性藝術形式與哲學觀點相互交融、彼此根植細節(jié)、彼此滋潤成長,最終構成劉偉作品中藝術和諧美的多種元素,使得他的作品自始至終屬于陽春白雪,從中找不到一絲媚俗的匠人之氣。
人品與畫品
著名國畫家黃賓虹曾經(jīng)在其論著中提出:“畫品之高,根于人品”,多次強調人品與畫品的必然聯(lián)系。藝術家的人格是要通過藝術家作為精神載體的藝術作品表現(xiàn)出來,藝術作品就是藝術家思想的反映、人格的寫照,也就是古人所言“文如其人”、“畫如其人”。
劉偉大師數(shù)十年藝術創(chuàng)作的不斷實踐與理論上的孜孜以求,使得他具有曉古今、通中西的學識與素養(yǎng),在現(xiàn)代陶瓷山水瓷畫創(chuàng)作中,劉偉毫無懸念地成為當代中青年陶瓷藝術家中標桿性的人物。劉偉大師既擅長以粉彩作畫,又能以高溫顏色釉施畫,還可將各種綜合裝飾隨心所欲地運用到他的陶瓷山水繪畫當中。但對劉偉而言,這一切不過是建構藝術形式的手段,藝術家更多的時候是通過他的作品,來展現(xiàn)其富有個性的積極的人格精神價值,而非是炫耀作品技藝本身。那種居于藝術殿堂最高層次的神逸之品,不僅需要極高的藝術天賦,還需要很長時間的蓄積、修煉。這漫長的過程,艱難而又寂寞,不具備賓虹老人提出的這種堅韌非凡的品質,定然會在種種阻力和誘惑之下,偏離正道,成不了正果。
當今社會是一個經(jīng)濟大繁榮的時代,好的一面是促進了藝術家的再創(chuàng)造,壞的一面是充裕的物質條件毀掉了不少藝術家。他們中的很多人,舍棄藝術上的追求而沉湎于生活上的安逸滿足。精神上的空虛與自我墮落所付出的代價,就是藝術家將自己整個藝術生命提前結束。在這個群雄并起的陶瓷藝術界,劉偉非常理智、非常冷靜,在陶瓷山水藝術創(chuàng)作中,他始終堅持中國傳統(tǒng)男人的優(yōu)秀品質,堅持用藝術創(chuàng)造“修身、齊家、治國”,強調文化、強調人格、強調藝術精神。
劉偉認為陶瓷繪畫是一項必須拼搏幾十年的事業(yè),光有才、有識、有學,還不一定成功,非常重要的,還必須有人品的支撐。正如唐僧取經(jīng),要過得重重魔劫,才能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藝術家最可怕、最難防御的,就是自身的“心魔”。人的一切性格、氣質、心理上的毛病,諸如嗜酒、好色、剛狠、使氣、好斗、放言、怯懦、過慎等等,都是心魔,都可將藝術家引向歧途。
劉偉在其數(shù)十年的藝術實踐過程中,把修養(yǎng)人生作為人生藝術追求的理想,形成了“藝術為人生修養(yǎng)之資,完美人格創(chuàng)造完美藝術”之境界。在家庭角色中,他是一位慈祥的父親,他是一位細心體貼的丈夫;在工作崗位上,他是一位勇于擔當稱職的領導;在藝術創(chuàng)造上,他始終是一位銳意進取的先行者。
劉偉認為:“一個藝術家一生的藝術形式會發(fā)生種種變化,是不穩(wěn)定的,但最終他作品的藝術風格將會真實地表現(xiàn)他的人格層次?!?/p>
筆者看來,這種人格層次,表現(xiàn)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是劉偉陶瓷繪畫上的高屋建頂、寬闊遠大,以及思想內容上的睿智深邃、洞察先機;這種人格層次,是劉偉人生境界的寫照,是他將自己的使命超拔為一種對藝術追求神圣的歷史職責。這種人格層次,是一種人格魅力的體現(xiàn),是劉偉大師孜孜不倦追求和表達他心中的意外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