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的疾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為建筑施工企業(yè)發(fā)展帶來了不可失去的良機,作為建筑工程重要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樁基工程得以迅速發(fā)展,與此同時,因為其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建筑物的全體質量和功用,因而對其施工技術的需求也隨之增高,那么把握樁基工程施工技術關鍵,進步其施工質量非常實踐而火急。
【關鍵詞】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技術
1樁基工程概述
樁基工程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中使用非常廣泛,它的主要作用是承載上部建筑工程,以保證建筑的穩(wěn)定性。樁基工程具有均勻沉降量小并且有用承載力大的長處,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上部建筑的歪斜和變形。樁基主要有若干個單樁構成,將這些單樁用必定的構件連接起來,構成共同的全體,樁基按樁身的材料分,可分為預制混凝土樁和灌注混凝土樁兩類。這兩類樁是當前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廣泛的樁,預制混凝土樁長處是節(jié)約材料、強度高,缺點是施工難度大,施工時間長;灌注混凝土樁長處是施工較為簡潔,不受機械數量的約束,有用節(jié)約時間和工期,缺點是浪費材料,承載力低。
2樁基工程施工技術以及多見問題剖析
(1)樁基工程施工技術。多見的有灌漿技術、靜力壓樁技術、灌注樁技術。灌漿技術是選用鉆機對建筑工程基礎上預先選好的方位進行打孔,并保證鉆機深入到地基土層的內部,再憑借高壓灌漿設備將水泥漿液緩緩寫入土層里邊,使土層很快和水泥漿液凝結在一起,然后滿足工程地基的構造和功能的需求。需求注意的是,灌漿時高壓設備有必要調試到所需的設計壓力,水泥漿液應根據工程地基需求預先充足裝備,保證樁基土層的強度契合施工需求。靜力壓樁技術是將預制樁體經過接受重力的作用,將樁體壓入地基土層的施工技術。這種技術能有用避免噪聲與污染,關于改進建筑工程周邊環(huán)境有良好的作用,可是因為它選用分段預制,壓入后需逐段接長的施工辦法,使得使用規(guī)模受到必定的約束,一般在軟土地基中使用較多,關于其他特別地質環(huán)境方面的使用還有待進一步探究。灌注樁技術又分為鉆孔灌注和挖孔灌注兩種。進行樁基施工工作時,無論是哪種樁基灌注施工辦法,都需求將樁孔方位的土排出地面,并且將樁孔周圍鏟除潔凈后才干進行混凝土灌注施工。鉆孔灌注時需求注意對孔壁進行保護,一般樁直徑在800~1200mm之間。挖孔灌注時有人工挖孔和機械挖孔,人工挖孔在孔深到達一米擺布時就需求對混凝土護壁進行灌溉,當孔深到達規(guī)則標準時要進行擴孔,最終施工人員將鋼筋籠安裝到護壁里,再進行灌溉。挖孔樁的直徑需控制在1m以內,深度控制在15m以內。
(2)樁基施工技術多見問題剖析。按樁基部位分,可分為樁基頂部問題、樁基中部問題和樁基底部問題。混凝土澆筑時會呈現(xiàn)泥漿沉積表象,樁頂混凝土灌溉不合格時就會呈現(xiàn)夾泥問題,在澆筑結束拆拔預埋鋼護筒時,簡單因用力過猛使樁頂的混凝土受到危害。當建筑工程樁基施工地質條件較差時,灌注混凝土時簡單呈現(xiàn)部分塌孔問題,使樁基中部呈現(xiàn)缺點。在水下灌注時,因為導管的氣密性較差,泥漿進入導管后,導管表里壓強差使混凝土本身質量受到影響,嚴峻的還會呈現(xiàn)斷樁問題。地基沉降形成樁基底部方位發(fā)作誤差,使樁位發(fā)作偏移,樁基本身的承載力也會受到必定影響。
3對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技術關鍵的控制
(1)成孔進程的技術控制
施工人員在進行入巖時應予以合理、科學的斷定,在比照持力層的等高線和孔深時應充分考慮勘察陳述中的詳細記載,一起聯(lián)系考慮鉆具設備本身的分量巨細、吊掛的松緊狀況等,對巖土層加強巡查并及時如實記載其信息,在此基礎上適當的增大取樣頻率,值得注意的是應親近調查鉆具在進入持力層時的狀況,以及在鉆過界面的反響,為保證持力層中的樁基深度契合需求,應嚴厲將其與試成樁時使用的巖樣進行對照,然后精確判斷是否入巖。在進行孔洞施工時應以試成孔時得出的技術參數為根據,聯(lián)系對不一樣土層的鉆進狀況,比照和查看相應的泥漿比重。此外施工人員還應加強對機架枕木、磨盤等的查看和控制,保證其契合施工需求。
(2)清空進程中的技術控制
在完結鉆孔后,施工人員應提離鉆頭,當其與孔底的距離處于8㎝到10㎝之間時進行空轉操作,在斷定孔壁完好無損的基礎上開始稀釋泥漿,然后將比重為1.05-1.08的新泥漿輸入到稀釋的泥漿中,重復空轉操作,為最大限度的打碎和鏟除孔底的巖屑、泥塊等雜物,其空轉時間應保持在40分鐘到1小時之間,完結下籠的導管安裝后,應及時對空泛進行二次清理??墒钱敇兜壮猎暮穸鹊竭_必定程度時會構成松軟層,致使成樁的端承力下降,因而必定要將其厚度控制在適宜的規(guī)模內。一起為避免呈現(xiàn)塌孔、縮孔等表象,應在穿孔時保證一次成型,避免因二次掃孔致使實踐深度超過計劃深度,然后進步泥漿的功能和孔壁的穩(wěn)定性。
(3)鋼筋籠下放的技術控制
一般狀況下,在制造鋼筋籠時是分段進行的,并且需求錯開焊接的鋼筋接頭的數量應控制在半數以上,此刻監(jiān)理人員應對鋼筋籠的立焊技術關鍵加以監(jiān)督,然后保證其質量。在對其進行下放時不只要慢并且要輕,避免孔壁崩塌和鋼筋籠發(fā)作變形等狀況,堅決杜絕隨意將鋼筋籠下放至孔洞中。在保證鋼筋籠精確就位后,需求對其上端和護筒進行焊接將其結實固定,此刻其頂部因混凝土上升所發(fā)生的托力就會有所減緩,進而避免鋼筋籠隨之上升。
(4)灌注混凝土時的技術控制
在確認成孔蔭蔽和鋼筋籠下放契合有關需求并且由監(jiān)理人員簽字后方可對混凝土進行灌注工作,此刻應查看孔洞內導管長度和與孔底的距離,然后嚴厲依照壓力平衡準則核算應灌注混凝土的用量,對原材料和配比實驗陳述進行查看,并比照核對抽檢樣品和施工材料,當斷定目標共一起才干進行后續(xù)操作。為進步基樁混凝土的密實性,應對其進行適宜的振搗,但在抽取振搗棒時動作要緩慢,其平移距離不能超過本身的作用半徑,以免發(fā)生漏振,一起為避免發(fā)生斷樁,應接連澆筑砼,在不得不中止的狀況下,要保證新老砼聯(lián)系良好。此外還應保證混凝土中入埋的導管長度大于1米,然后剪短鐵絲后將隔水栓埋置混凝土底部,在灌注時間上最好將距離控制在15-30分鐘之間,每根樁的灌注時間應少于1.5小時。
為進一步保證樁基工程的施工質量契合需求,應要點就完工后樁基的承載力進行嚴厲查驗,盡管查驗辦法品種許多,如鉆芯法、靜荷載法、聲波透射法、射線法、動測法等,但鑒于聲波透射法因操作簡潔,對樁身的完整性和均勻性的丈量較為可靠,因而當下的施工中會綜合利用靜載荷法、動測法和聲波透射法。
結束語
良好的樁基基礎是建筑工程安全穩(wěn)定的前提,也是建筑工程質量的保證。樁基基礎具有安全高效、施工效果好等優(yōu)點,在節(jié)約資金,提高經濟效益方面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隨著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樁基施工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人員要認識到樁基工程施工技術控制要點以及實施的關鍵,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使樁基工程施工質量得到提高,從而促進建筑工程企業(yè)的綜合競爭能力,為企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順喜.公路橋梁樁基工程技術控制探討[J].中國外資,2012,18:122-123.
[2]張艷菊,王洋.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技術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4,24:297.
[3]呂新忠,張錚.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J].科技致富導,2014,26:31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