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的發(fā)展越來越國際化,英語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自新課程改革以來,英語教學越來越偏重于其實用性,因此,口語教學也就成了目前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著重論述一下英語口語教學,并討論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在英語口語教學當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人們對認知學習理論的認識不斷加深,它在我國教育改革以及發(fā)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引入,使得我國的教育理論更加的完善,同時也為我國目前正進行的新課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長期以來,人們都不明確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本文在分析新時期影響英語口語教學的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何將建構主義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中的相關措施,希望能給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定借鑒。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瑞士哲學家、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了著名的認知學習理論,作為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皮亞杰曾經在研究兒童認知發(fā)展的過程中提出,“認知”是一種在以主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前提之下,對新知識進行主動建構的過程。普遍認為,認知過程經歷三個階段,即同化、順應和平衡?!巴笔侵競€體能夠把外界所提供給的新知識、新信息同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整合的過程;“順應”是指個體將外界新知識、新信息進行整合之后,使自己原本的認知結構發(fā)生變化,并且漸漸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過程;“平衡”是指學習者個體通過自我調節(jié)機制使認知發(fā)展從一個平衡狀態(tài)過渡到另一個平衡狀態(tài)的過程。這三個過程互為基礎,每一個階段都是建立在之前的階段之上,一步一個腳印地使人們的認知過程更為緊密。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更進一步揭示了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規(guī)律,通過對該規(guī)律的進一步認識,能夠使人們更加準確地掌控學習的過程,遵循學習認知規(guī)律,能夠大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二、當前影響英語口語教學的因素
1.學生方面的原因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由此可見學生在學習中的重要地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實現了迅猛發(fā)展,隨之而來的,教育目標也不斷傾向于“使人人有學可上”,不僅僅在初等教育階段大力實施了義務教育,也在普及高等教育,因此,采取了“高校擴招”這一政策。高校擴招的政策自實施以來,使得更多的人能夠步入高等學府,接受高等教育。這樣的轉變有益處,也有壞處。一方面高校擴招能夠使得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給予了更多人實現夢想的機會。另一方面,高校擴招為了使得更多的人得到入學的機會,就不得不降低錄取的標準,這就使得高校生源的水平普遍下降。很多教師也反映,目前高校學生的英語能力也確實隨著高校擴招而降低了,學生英語基礎的降低使得教師的英語口語教學變得更加的困難。
2.教師方面的原因
我們上文提到了傳統(tǒng)教育給高校的英語教育帶來的阻礙,此外,應試教育在中學階段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阻礙,在高校階段也同樣如此。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的水平普遍下降,而社會的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社會用人單位以及高校不得不用一系列的考試作為衡量人才標準的重要指標。比如說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為學生大學必過的考試,通過這樣的考試來證明學生的英語水平。而社會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的時候也以是否過四、六級作為一個篩選的標準。因此,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就比較偏向于考試層面,更多地去強調詞語、句型、語法等,也可能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
除了環(huán)境導致教師的教學重點遠離口語教學之外,教師本身的教學方法也是影響英語口語教學的一大因素。傳統(tǒng)教學觀念對我國的教育影響早已根深蒂固,要實施教學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目前,很多教師雖然意識到了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也意識到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上,很多教師依然成為整個課堂的主體,老師是知識的輸出者,學生則是接受者,“滿堂灌”是整個課堂教學的“特色”,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與交流的時間很少。這就不必說與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了,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上沒有開口說英語的機會,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說英語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如何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填補了我國教育理論的空白,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育教學更多的傾向于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認識。對于英語口語教學來說我們更是缺乏經驗,以下將討論如何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當中,相信這樣的教學實踐能夠使得我國的英語口語教學實現一個大的突破。
1.樹立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自信心是前提
“學習者的自我感覺,對學習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苯嬛髁x的教學理論如此認為。換言之,即是樹立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自信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如果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擁有積極的學習自信心,那么學習者就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產生濃厚的興趣和需要,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體驗,這樣的積極體驗又能夠反過來賦予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自信心,從而形成學習過程中的良性循環(huán)。但是,如果學習者在一開始就缺乏學習的自信,認為自己沒有辦法達到預定的目標,學習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就會感到焦慮、緊張,整個學習的過程對于學習者來說就是煎熬的過程。
2.打造扎實的語言功底是基礎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核心就是“建構”,即是注重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通過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建構,能夠將新知識與原有知識進行一個新的組建,即我們所說的“同化、順應和平衡”三個階段,通過這三個階段的構建,學習者就能夠將新的知識完全轉化為自身知識體系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重視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此可見,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對新知識的接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為學生打好基礎。扎實的語言功底是學生學習更上一層樓的堅實保障。要為學習英語口語打好基礎,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大量的詞語、句型,初級階段,要求學生大聲地朗讀和背誦這些詞語和句型,不但可以起到積累的作用,還能夠訓練語音、語調等,更能夠增強學生的口語連貫、表達流暢等能力。
3.為學生創(chuàng)造口語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
對于語言學習來說,特別是對于口語學習,語言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建構主義教育理論也認為,學習者只有在真實或類似于真實的情景中,才能積極有效地建構知識。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的口語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學習口語。首先,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課堂語言環(huán)境。課堂學習是學生進行語言學習的主要環(huán)境,也是學生接受知識效率最高的時間。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比如說,教師上課盡可能地采用英語授課,盡可能地與學生用英語交流,讓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聽課的習慣。
就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看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一個客觀的、具有實踐意義的學習理論,在我國進行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該教育理論的應用能夠使得我國的教育改革取得意想不到的進步。總而言之,善用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不僅僅能夠使得我國目前的英語口語教學實現一個大的突破,還能夠使得我國的教育理論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潘爾艷.建構主義與當代大學英語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8.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