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鎮(zhèn)的湖田窯,是著名的古窯場,
這里所燒制的青白瓷,技藝最高,譽滿天下。
宋真宗景德年間,
皇帝對當時昌南鎮(zhèn)所燒制的 「素肌玉骨」 的青白瓷器愛不釋手,
遂將昌南鎮(zhèn)賜名景德鎮(zhèn)。
說起瓷器,外國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國人則會首先想到景德鎮(zhèn)。
在中國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瓷器已經走過了三千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在這悠長的歲月里,有一種瓷器曾風靡宋元兩朝達數百年,它就是——青白瓷。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边@是宋代詞人李清照膾炙人口的詞作《醉花陰·重陽》,詞中所謂“玉枕紗廚”的“玉枕”,指的便是青白瓷枕。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就已經出現(xiàn)了原始瓷器,經過一千多年的發(fā)展,到東漢時期,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瓷器。之后,又經歷魏晉南北朝和隋朝數百年的發(fā)展;到唐代時,陶瓷制造工藝已高度成熟。當時,北方崇尚白瓷,南方則以青瓷為貴,制瓷領域出現(xiàn)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而青白瓷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種格局。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的湖田窯,是著名的古窯場,這里所燒制的青白瓷,技藝最高,譽滿天下,其釉層透明度高,光澤度強,質感遠遠超過普通青瓷,又因其十分接近于玉器,幾乎可以亂真,故而也被稱為“假玉器”。
然而,青白瓷的燒制具體始于何時、何地,尚無定論??脊艑W者對湖田窯早期遺址的發(fā)掘結果表明,在五代和北宋早期,湖田窯還是以燒造青瓷和白瓷為主,直到北宋中晚期,青白瓷才在這里出現(xiàn)并繁盛起來。
成書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陶瓷史》是這樣描述青白瓷的:“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鎮(zhèn)窯為代表燒制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同時書中也寫道,“青白瓷的早期燒制歷史還不清楚”。
關于青白瓷與景德鎮(zhèn),還流傳著一個美談。史料記載,歷史上的景德鎮(zhèn),從漢代至隋唐,曾幾易其名,新平鎮(zhèn)、昌南鎮(zhèn)、陶陽鎮(zhèn),都是其曾用名。至宋真宗景德年間(公元1004~1007年),當時的昌南鎮(zhèn)所燒制的青白瓷作為貢品呈到了皇帝手中,真宗對這“素肌玉骨”的瓷器愛不釋手,遂將昌南鎮(zhèn)賜名景德鎮(zhèn),自此之后,這個名稱便一直沿用千年,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