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改革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對于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普遍仍以測試成績作為評定學生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唯一標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方式提供了多元化的評價渠道。本文對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指導下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改革進行了簡要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多元智力理論;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方式
1.多元智力理論對于教學效果評價的觀點
1.1多元智能理論簡介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智力應該是“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生產(chǎn)及創(chuàng)造出有效產(chǎn)品所需要的能力”,個體智能是多元的,并且各種能力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每個個體身上都存在著相對獨立的八種智力。多元智能理論的核心觀念是:公平地對待全體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對于個別學生的成就要比較全面地進行評估,建立學生的自信和學習興趣,最終達到個人全面發(fā)展。
1.2多元智能理論關于教學評價的觀點
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具有個性差異,并認為個性差異的表現(xiàn)在于所擁有的智能的程度和組合不同。每一個人都具有聰明的潛質(zhì),但也都有自己的智能強項和弱項。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對學生的多種智能進行開發(f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多元智力理論注重學生自我評估的重要性。他主張通過學習歷程檔案對自己進行評量和分析,并認為這種分析會產(chǎn)生對自己學習的反思,從而更明確對自己學習和發(fā)展的責任。
2.多元智力理論指導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分析
2.1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多元化
傳統(tǒng)的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通常采用標準化的測驗考試來進行。以分數(shù)的高低來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衡量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水平。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這種評價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其局限性。標準化測驗要求學生在考場上按照規(guī)定時限內(nèi)完成,且不可與他人交流。再加上測驗內(nèi)容多為人為設置的場景和內(nèi)容,因此評價結果是否公正客觀就值得懷疑了。多元智能指導下的教學效果評價是從評價形式到評價內(nèi)涵的多元化。從測驗分數(shù)作為評價的唯一指標,演變?yōu)閷W生在多元智能的八個方面的進步與發(fā)展進行全面評價。因此這種評價理念帶來了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效果評價的深刻變革。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多元化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聯(lián)系實際,做到評價主體和評價理念的多元化。要做到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的多元化首先應該改變教師作為唯一評價主體的現(xiàn)狀。根據(jù)不同的評價情境,評價的主體除任課教師以外還可以包括同學、實訓教師、輔導員、宿管員及實習單位等。只有評價的主體多元化,才能對學生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多元智能評價在評價理念上不將階段考試情況作為評定的唯一依據(jù),在評價理念上更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xiàn),關注學生成長變化。不但關心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更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方式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2)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效果的評價上要求從傳統(tǒng)的以考試分數(shù)進行量化評價逐步轉(zhuǎn)向?qū)|(zhì)性的分析與把握。以量化評價為輔助手段同時側重進行質(zhì)性評價,將兩種評價模式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評價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例如可以采用技能測試、社會調(diào)查、撰寫論文、設計報告等多種評價方法。逐步改變以教師為唯一評價主體的評價方式,逐步形成教師與學生、教與學有機結合的立體、動態(tài)評價體系。
(3)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和科學化。教學效果的評價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多元智能理論要求要改變傳統(tǒng)的注重學習結果評價的傾向,要重視學生的知識的生成過程的評價,評價指標要從主要關注學生學業(yè)成績轉(zhuǎn)向包括學生職業(yè)道德、心理素質(zhì)、情感體驗、團隊精神等綜合素質(zhì)的評價。必須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從不同的側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評價,多幾把尺子對學生進行衡量,使評價結果盡可能做到客觀公正,使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學生的個性化的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并不全是由教師個人原因造成的,這種評價方式其實是整個社會價值取向的體現(xiàn),只有高職院校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辦學理念發(fā)生根本性改變,多元智能式的評價才能真正落實。
根據(jù)多元智能理論的評價理念,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評價方法作為實現(xiàn)評價指標多元化和科學化的途徑。(1)建立學生發(fā)展檔案。利用學生發(fā)展檔案記錄下學生學習狀況等,教師可以此掌握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動態(tài)變化。(2)非常規(guī)測驗題。利用情景再現(xiàn)、演講會等非常規(guī)測驗題,為學生提供展示特殊才能的舞臺,并對學生的特殊潛質(zhì)進行開發(fā)。(3)學生訪談。思想政治教師要定期地與學生會面,與學生討論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問題、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發(fā)展目標等相關問題,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傾向和個性發(fā)展特點,并做好記錄。
2.2評價要有激勵作用
人類在社會生活中除了最基本物質(zhì)需求外的外,還有精神上的需求,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們最高層面的精神需求,高職學生從小學到中學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不理想,選擇高職院校對他們來說實屬無奈,作為傳統(tǒng)評價方式的的失敗者,其實他們更渴望得到積極的評價。因此我們對學生評價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幫助學生重拾自信,抓住學生的點滴閃光點,及時給予積極評價,讓學生重新樹立自信。
2.3構建以人為本、拓展?jié)撡|(zhì)的教師評價制度
高職院校的教師評價制度會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產(chǎn)生直接影響,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的多元評價思想為學校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提供了先進的思想理念,同時,只有做到教師評價體系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論才能使對學生的多元智能評價取得實效。否則,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評價改革的努力由于得不到學校領導層面的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師就會逐漸喪失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的嘗試和動力。高職院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師的創(chuàng)新評價體系,首先要在管理上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師,創(chuàng)設以人為本、拓展?jié)撃艿慕處熢u價制度。高職院校要以多元智能理念指導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改革,為教師提供表現(xiàn)自身價值的機會與平臺。為了更好地鼓勵教師展開教育研究和實施個性化教學,高職院校要改革現(xiàn)有的教師評價機制,增加教師教學成就的指標,鼓勵教師發(fā)揮自己的教學優(yōu)勢和創(chuàng)造潛能,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新突破。
3.結語
教學評價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元智能理論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效果評價提供了新視角,為教學效果評價的多元化提供了思想基礎,本文對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評價方式和途徑多元化問題進行了簡要剖析,希望研究結果對于我們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構建合理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和積極意義。 [科]
【參考文獻】
[1]李資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的現(xiàn)狀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02).
[2]孫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評價及其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
[3]王悅.中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比較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