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云衫是華北地區(qū)主要的造林綠化樹種。本文闡述了云杉的種苗特性,幼苗生長過程,培育豐產(chǎn)壯苗的技術要點,為培育出優(yōu)質紅皮云杉壯苗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云衫;種子;育苗;換床
云杉又名紅皮臭柏、白松,是松科云杉屬的長綠喬木樹種。是主要的速生樹種,較耐陰,在全光下生長良好,耐寒,喜生于濕潤土壤。材質良好,樹姿優(yōu)美,干形通直,材質輕軟,結構細,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容易栽培,災害少等特點,是建筑、電桿、橋梁、造船、造紙等重要用材。也是華北地區(qū)的重要造林樹種和城鄉(xiāng)綠化的優(yōu)良觀賞樹種。
1.種子的成熟、采集
(1)云杉在9月中旬球果成熟, 10月初球果鱗片開裂,種子飛散,所以球果在未完全成熟之前采集,采集前要選擇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母樹。球果采摘后,經(jīng)日曬5-6d,種子與鱗片自然脫落,篩去鱗片去掉雜物,把種子用防潮的容器密封放在低溫條件下貯藏。
(2)種子檢驗與處理:種子入庫前必須對種子進行檢驗,并對種子的各項指標進行記載,沒達到安全含水量的種子決不能入庫,必須進行適當干燥后方能入庫。對雜質過多的種子要進行篩選清除雜質。對有病蟲害的種子要進行消毒處理。合格的種子在散熱降溫后,附標簽分批入庫。
(3)庫房清理:在儲藏種子之前,對種子庫要進行清掃、堵漏和消毒,其目的就是為了撲滅殘留病蟲和防止鼠害。一般倉庫消毒用1%敵百蟲,每立方米空間噴霧0.05kg,或用敵敵喂原液掛條。
2.儲藏期間的管理
(1)種子的通風:種子在儲藏期間,采取適當?shù)耐L有利于種堆的氣體交換,它可以降低種堆的溫度和濕度,防止種子吸潮、發(fā)熱、發(fā)霉,保持種子的活力從而達到安全儲藏的目的。通風的方法一般采用人工輔助自然通風的方法。從我省的自然條件看,種子儲藏在5-10月是危險期,在這期間溫度高、濕度大種易吸潮、發(fā)熱、霉變。何時進行通風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
(2)低溫密封保存:低溫密封保存是一種良好的種子儲藏方法,對防治種子發(fā)熱、霉變、安全儲藏是很有效果的,而且可以長時間保存種子。將種子洗凈、干燥后盛裝在容器中,在容器中放入適量的干燥劑,然后密封。密封后的種子最好儲藏在-5-10℃之間。如果沒有低溫條件,可在氣溫較低時將密閉的容器埋入地下1.5-2.5m深處。
(3)搞好儲藏期間的檢查:種子儲藏的安全,通常與儲藏溫度、儲藏濕度、種子含水量、種子病蟲害感染度等指標有關。
1)種子的溫度檢查:種子的呼吸是一種放熱反應,而溫度升高又加強了呼吸作用,因此溫度升高是種子霉變的一個重要因子,控制溫度是安全儲藏的重要手段。在倉庫內(nèi)的不同高度和不同地點掛溫度計,在儲藏期間定期定時檢查。在高溫高濕天氣增加檢查次數(shù)。發(fā)現(xiàn)溫度過高時應及時散熱。
2)種子含水量的檢查:在種子儲藏期間,往往由于種子含水量大引起種子發(fā)熱霉變,而且易發(fā)生蟲害。因此,含水量檢查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庫房溫度在10℃以下時,每季度檢查一次;庫房溫度在10-25℃時,每月檢查一次。檢查時也要分層布點取樣。發(fā)現(xiàn)含水量超過種子安全含水量時要及時干燥。
3.育苗技術
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肥沃的砂壤土,要具有一定灌溉條件,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為宜。切忌選地勢洼易積水或鹽漬化的土壤作育苗地??蛇B作或在針葉樹茬上播種、移植。低洼地或黏土地不適于紅皮云杉育苗。地選好后于秋末深翻(25cm)一次,第二年4月下旬再耙一次。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5000g。4月下旬做床,床面高出步道20cm,床面土細碎平整,無積水坑。圃地選好后,最好在秋季深翻,第二年春季4月下旬在耙地1次,除除雜草或石塊。每公頃施腐熟堆肥30000-75000kg,同時,用1.5-2.5kg硫酸亞鐵2%的水溶液噴灑在育苗地上,對土壤進行消毒,以防止地下害蟲的為害。
3.1浸種催芽
紅皮云杉種子不經(jīng)催芽后雖然可以發(fā)芽出土,但出的不齊,出的晚。為使種子播種后提早發(fā)芽,出苗整齊,播種前需進行催芽,采取混雪埋藏催芽效果好。播前溫水浸種催芽也可以,調種過晚,來不及進行混雪,混沙催芽時經(jīng)常采用這種方法。播種前將種子用30-40℃溫水浸泡24h,撈出空癟粒。再用0.5%硫酸銅溶液浸泡2-3h,進行種子消毒。撈出攤開晾曬,溫度保持在20-25℃,大約5-6d種子有1/3裂嘴時,即可播種。經(jīng)浸種催芽的種子,發(fā)芽率有的高達90%以上,出苗也比較整齊。
3.2播種
云杉當年生幼苗喜群生,生長緩慢,幼苗嫩若,死亡率高,適宜采用高床育苗,寬幅條播。每平方米播7行,播幅8cm,行距6cm。紅皮云杉種粒細小,播種應更加細致。播前必須澆透底水,用開溝器開深1cm左右,寬8cm左右的播種溝,均勻下種,每公頃播種量60-75kg。播后覆沙土或腐殖質土0.3-0.5cm厚,然后用木磙鎮(zhèn)壓,上面覆蓋一層薄稻草,以不漏床面為度。經(jīng)過催芽處理的種子一般15d左右幼苗可出齊。經(jīng)苗木生長調查,一年生苗平均高5cm,地徑粗0.2cm,根系長10-5cm,出齊后分兩次撤除覆草。
3.3苗期管理
云杉幼苗喜陰濕,幼苗出土后適當遮陰比全光育苗的保苗率高30%-40%,苗高增加32%,嫩葉鮮綠。一般當出苗50%時,開始架起簾遮陰,直到7月上、中旬撤除。有的地區(qū)水源充足,灌溉方便,采取每日2-4次少量多次澆水,掌握適時,適量澆水,也可使全光育苗成功。追肥灌水追肥可在6月中、下旬進行,每公頃用尿素67kg,分2次追施,追肥后及時沖洗,以免燒傷莖葉。在6月上旬以前,天氣干旱情況下,每天澆水2-4次,少量多次為好;6月中、下旬以后開始進入雨季,視天氣變化可逐漸減少灌水次數(shù),灌水量適當增加,每隔一天澆一次,適時灌溉,保持床面表土濕潤。到7月末或8月上旬,一般應控制肥水,以促進苗木充分木質化。紅皮云杉是比較喜肥的樹種。適時適量地施肥能加速苗木生長。對移植苗,要在做床的時候施底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每畝5000kg。并要及時中耕。云杉種子小,播種后要根據(jù)土壤濕度,量少次多澆水,保持床面和播種層濕潤。要預防鳥害。
4.預防霜凍、防寒
云杉幼苗的防寒是確保幼苗安全越冬,減少損失的重要措施。多采取覆土防寒,具體做法是:將苗床步道的土壤翻起打碎,把苗倒向一方,將土均勻蓋上,其厚度應高出苗木4-5cm。覆土防寒時間不宜過早,否則幼苗容易受熱發(fā)霉,一般在土壤解凍前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進行。加強苗木越冬管理。為了提高保苗率,必須加強苗木越冬管護。其方法是: 1、2年生苗木用培土法蓋苗,土要填滿苗隙,高于苗梢3-5cm; 3年生以上苗木用半土(苗冠下)、半草法(苗冠上)蓋苗,或用草片覆蓋苗床,特別是苗床南側床邊必須用土蓋嚴。覆蓋物于翌年谷雨前2-5d撤除。由于云杉幼苗展芽較晚,所以出圃的苗木適于春天隨起苗隨造林,以保證苗木的成活率。要做好霜凍的預測預報。
5.病蟲害防治
苗期主要有立枯病和螻蛄等地下害蟲為害,立枯病要以預防為主,土壤處理是防治立枯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做法是用大缸配制1%-3%的硫酸亞鐵水溶液,每平方米苗床噴灑4.5kg,一周后播種。發(fā)病后可用70%敵克松500倍液,苗菌清800倍液或波爾多液1:1:200倍,每平方米用1kg藥液,每隔10-15d噴灑一次,連續(xù)噴灑3次。如發(fā)現(xiàn)螻蛄等地下害蟲時,用谷子煮成半熟作餌料,拌入2.5%敵百蟲粉劑,傍晚均勻撒于苗床上,每公頃用毒谷25-35kg。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