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十五軍中三位赫赫有名的戰(zhàn)將,陳先瑞(1914-1996,安徽省金寨縣人)、韓先楚(1913-1986,湖北省紅安縣人)、劉震(1915-1992,湖北省孝感孝昌縣人),出自一個鮮為人知的戰(zhàn)斗班。
該班的戰(zhàn)斗編成序列,當時屬于鄂東北游擊總司令部所領導的特務四大隊。名為大隊,其實也不過一個連,成員都是經(jīng)過挑選的戰(zhàn)斗骨干,武器裝備較好,行動神出鬼沒。
被稱為“老班長”的陳先瑞,那時才18歲。起初,在部隊向豫陜邊緊急轉移時,他突然病倒,部隊將其留下。在不知部隊去向的情況下,他毅然決定返回蘇區(qū),再當紅軍。當他回到河口鎮(zhèn)以北地區(qū),找到鄂東北游擊總司令部時,省委書記兼游擊總司令鄭位三將其留下,分配到特務四大隊,被指定為班長。
劉震是湖北孝感劉家嘴人,由于他說話口音地道,熟悉活動區(qū)域情況,作戰(zhàn)勇敢,被挑選到特務四大隊。韓先楚則是半路上“收容”歸隊的。于是,三個人便走進一個戰(zhàn)斗集體。
1933年10月,鄂豫皖蘇區(qū)斗爭情勢極為嚴峻,紅二十五軍也遭受很大挫折。因此,省委決定派成仿吾到上海找黨中央?yún)R報工作。在護送工作屢遭失敗的情況下,領導決定,由特務四大隊盡快完成這項任務。
班長陳先瑞思之再三,決定虛張聲勢。他們精心給成仿吾進行了喬裝改扮:戴上禮帽、換上大褂、穿上新鞋,把蘇區(qū)的文化委員會主席,完全打扮成個“教書先生”。隨后,以劉震充當“書童”,韓先楚充當“家丁”,跟隨在“教書先生”身邊,以應付軍警盤查并負責“保駕”。陳先瑞則與另外三個戰(zhàn)士扮作“轎夫”,一路上輪流抬轎。該班的其他戰(zhàn)士,或單獨行動或兩個一組,緊緊相隨于后,危急時刻以作策應。
進入車站時,劉震、韓先楚老遠就奔前跑后地大聲吆喝起來:“閃開!閃開!我們先生的轎子……來了,來了!”這一招拿手好戲,演得有聲有色,熱鬧而有氣魄。擔任盤查的軍警,都被這來頭和陣勢弄蒙了頭,哪還顧得上攔截盤問。只是撩起轎簾一看,把手一招,即一擁而過。進入站內(nèi),許多人都不由交頭接耳,駐足相看。臨到上車時,陳先瑞等人還特意買了幾包孝感麻糖送給成仿吾,如此這般寒暄一番,以掩入耳目。最終,他們安全護送成仿吾同志乘上開往上海的列車。
這個“將軍班”成功地完成了各項戰(zhàn)斗任務,所到之處,讓敵人聞風喪膽。
三位將軍后來都成長為高級將領,但感情依然深厚。劉震可以直呼韓先楚的姓名,韓先楚也可以呼喊劉震的綽號“歪嘴子”,陳先瑞則稱呼他們“老韓”或“老劉”。劉震在稱呼“老班長”時,陳先瑞總是謙和地笑道:“老班長一個中將,怎么領導得了兩員上將?”劉震卻不以為然地回答:“什么這個將那個將,豆瓣醬辣子醬的,是戰(zhàn)士就得稱呼班長,這也是歷史,歷史是不可抹殺的!”
(據(jù)《黨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