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本質(zhì)要求并為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契機。當前,由于社會的集體浮躁和政治領域的功利化傾向、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定位不清以及缺乏有效的學習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還面臨一些現(xiàn)實困境。
關鍵詞:學習型黨組織;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邏輯關聯(lián)
中圖分類號:D26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3-949X(2015)-11-0022-01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將“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定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這為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氛圍。
一、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邏輯關聯(lián)
(一)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本質(zhì)要求
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有真正被人民大眾所理解并掌握,才有可能轉(zhuǎn)化為強大的思想武器。執(zhí)政黨若要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本色,就要以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為著力點,堅定不移地加快學習型政黨建設,用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zhì)要求。[1]
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只有通過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權(quán)。通過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方法,提高科學思維水平,增強執(zhí)政能力。
(二)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基本任務
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一項基本任務。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核心是要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實現(xiàn)指導理論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學習型黨組織的基本標志,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要求。歷史經(jīng)驗表明,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持續(xù)創(chuàng)新,才能以科學的理論指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才能堅持具有中國特色的發(fā)展道路。當代中國正在經(jīng)歷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這對黨的執(zhí)政理念和執(zhí)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劉云山所指出的:“學習是執(zhí)政興國之基,是贏得發(fā)展主動的根本之道?!泵鎸r代條件和執(zhí)政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首先必須加強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惟其如此,才能不斷以新的理論、新的方法推進黨的建設,才能不斷更新執(zhí)政理念,提高執(zhí)政能力,經(jīng)受住形勢的考驗。
二、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現(xiàn)實困境: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維度
(一)社會的集體浮躁和政治領域的功利化傾向,使得良好的學風難以形成
建設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學習型黨組織,關鍵是要弘揚良好的學風。
在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下,社會浮躁之風盛行。在社會浮躁風氣的影響下,大多基層黨組織把創(chuàng)建學習型黨組織看做是一次政治運動。這種認識上的缺陷導致實施過程中的應付:大多數(shù)黨員干部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記筆記、寫心得,黨員干部往往學習動力不足,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自覺性較差。
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在改革深化和社會轉(zhuǎn)型的過程中,我國社會出現(xiàn)了“泛功利化”傾向。受政治領域的功利化傾向影響,部分黨員干部更注重實惠與自身的利益問題,勤于學習、勤于思考的優(yōu)良風氣難以形成。學風中的浮躁漂浮、形式主義依然突出,或者是淺嘗輒止,不求甚解,或者知行不一,學用脫節(jié);在選擇學習內(nèi)容時,很多人不想學基礎理論知識,只是想學習一些操作性、技巧性和實用性的東西。正是由于學風中存在著理論脫離實際和極端實用主義,不少干部和群眾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空洞抽象”,不愿意學習這些理論;而這勢必導致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不足,從而影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
(二)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定位不清,導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行政化傾向
目前,在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定位問題上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應當由黨委宣傳部門來抓;因為學習型黨組織屬于理論學習、宣傳教育、思想建設范疇,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主要是解決黨的學習問題。另一種觀點認為,要做好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必須由黨委統(tǒng)攬,各部門分工協(xié)作;因為學習型黨組織是黨的建設科學化達到較高水平的一種狀態(tài),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涉及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等黨的各方面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全局性工程。由此不難看出,無論采用哪種觀點,都強調(diào)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一個“抓”字,體現(xiàn)在實踐中就是許多黨組織往往把“學習型黨組織”混同于傳統(tǒng)的“組織學習”,認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就是比以往更加重視組織學習,就是多開展一些讀書活動,多搞一些教育培訓;或者認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無非就是為了解決學習問題,于是想方設法導學、逼學。
由于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定位不清,許多黨組織往往把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本質(zhì)理解為宣傳教育工作,于是把學習內(nèi)容限定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方面,在學習手段方法上采用灌輸教育、學習運動的方法予以推進。事實表明,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要取得實效,就應當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與解決黨的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相結(jié)合,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把學習創(chuàng)新滲透到業(yè)務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中去。
必須指出,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黨組織起主導作用,但廣大黨員干部才是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主體,很難設想離開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參與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能夠成功。簡單化、行政化的組織學習手段忽視了黨員干部的學習主體地位。強大的行政化的組織學習,僅僅依靠組織手段布置學習任務,提出形式主義的學習要求。這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初衷、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目標是背道而馳的。毛澤東明確指出,凡屬于思想性質(zhì)的問題,凡屬于人民內(nèi)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原則同樣適用于學習型黨組織建設。[2]
(三)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導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動力不足
當前,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制度建設上,由于缺乏有效的學習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動力不足,學習往往流于形式。
一是缺乏推動學習的激勵機制?!八枷胍坏╇x開利益,就會是自己出丑。”[3]如果不能建立學習的動力機制,給予那些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干部以更多的賞識,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回報,將學習與黨員干部的切身利益結(jié)合起來,就無法增強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學習驅(qū)動力。
二是缺乏科學的評價考核機制。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過程中,進行評價考核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是由于當前評價機制不科學,導致學習往往流于形式。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重數(shù)量輕質(zhì)量,將學習要求“指標化”,單純以學習活動開展的多少作為評價的標準;二是重過程輕結(jié)果,學習指標“政績化”,往往以學習過程代替學習型黨組織創(chuàng)建的效果列入政績考核。三是重模式輕創(chuàng)新,評價標準“模式化”,評價標準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沒有從組織決策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方面去科學設定評價標準。
注釋:
[1]王良清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建設學習型政黨的重要著力點[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第2期.
[2]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M].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322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