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南師范大學附屬惠陽學校 吳國鳳
所謂 “真”作文,就是要求學生寫真話。但現(xiàn)在有的小學生尤其三、四年級學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假話、空話、套話多。在大力提倡 “誠實守信”的今天,教師更需要引導學生吐真言、寫真話。具體應(yīng)該怎么做呢?
有的小學生不愛看課外讀物,積累材料少,作文時下筆難,不知道從何寫起,要么胡亂編,胡亂寫,要么假話大堆,空話連篇。原因之一,他們腦子里沒有 “真貨”,倒不出,寫不來。因此,教師要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向大自然,耳聞目睹外面多彩的世界,開闊學生視野,積累真實的作文素材。春天,讓學生參加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領(lǐng)略大自然的風光。夏天,讓學生走進荔枝園(南方地區(qū)),飽嘗荔枝晶瑩剔透的果肉。秋天,組織學生深入田間地頭,看看沉甸甸的稻谷,共賞農(nóng)民豐收的喜悅……那一個個實物,一處處美景,一張張動人的畫面,都可以變成美麗而又真實的文字;另外,老師有目的地為學生設(shè)計各種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指導學生手工制作等等。這對于學生寫 “真話”,流露真感情大有幫助。
教師要引導學生說真話、吐真言。首先要教育學生說真話,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梢粤信e古代和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典型案例,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的教育引導學生說真話。其次,對學生說假話的行為立即制止。比如,平時在與學生交談,或者教師在批改作文時,發(fā)現(xiàn)不實際、不真實的語句或事例,要立即批評指正。比如,我在一次作文教學中,作文題目是 《一個助人為樂的人》,發(fā)現(xiàn)有五個學生都寫“扶老奶奶過馬路”的事例。我有針對性的叫學生小威到我辦公室,問他:扶老奶奶過馬路,你做過這件事嗎? “沒有。” “沒有做過會這樣寫?” “我不知道寫什么呀?”我得知情況后,有意為他 “定制素材”。當天下午放學時,在校門口值日,正好看見一位媽媽帶著兩個三、四的小孩,家長只牽著最小的那個,稍大一點的孩子蹦蹦跳跳準備沖向馬路。這時,我有意叫來小威,然后叫他牽著那個孩子,與家長一起過馬路,小威受到家長的好評。事后我讓小威把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寫出來了,寫得真實感人,作文也有了生命力。當我在班上讀完這篇作文時,同學們嘖嘖稱贊。
一是要改變命題和半命題作文模式。教師在安排學生作文時,條條框框不要太多,要求不要太局限,要讓學生自由寫作;提供題材的命題作文,范圍要廣,題材要多,城市題材、農(nóng)村題材做到應(yīng)有盡有,留給學生開闊的自由想象的空間。作文題材尤其要像高考作文那樣,只確定一個大致范圍,給出多種素材,讓學生在這個范圍內(nèi)自己命題,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寫,做到個個有事寫,這樣不但讓學生發(fā)揮了想象力,而且作文的內(nèi)容充實,寫出了真情實感。二是教師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突出他們的個性發(fā)展,并給以具體、有效的指導。這樣,學生寫出有 “個性”的文章,更具真實性。例如:在指導學生寫 《吹泡泡》時,我先組織同學們到操場給大家示范,用管子沾了一下泡泡水,輕松地吹了很多泡泡。大家開心地鼓起起腮幫子,也使勁地吹,可是因為沒有掌握要領(lǐng),泡泡娃娃偏偏不聽話,越想把它吹大,它就越小,氣得大伙臉都紅了。聽我講解方法后,大家再次嘗試,終于吹出了又大又圓的泡泡,于是同學們就在操場上愉快地進行吹泡泡比賽……這樣有所觀,有所感,有所樂,作文時語言就真實、有趣,充滿了個性。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只要平時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給予學生多種方法,積累多一點的真實素材,在作文放手讓學生自由想象,自由發(fā)揮,自由作文,走出人為的誤區(qū),做到思路開闊,構(gòu)思新穎,事例真實,就能寫出極富個性的“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