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生身心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但體育教學中的不安全因素,時常困擾著我們一線作戰(zhàn)的體育教師,并時時影響著正常的體育教學。
【關鍵詞】不安全因素;應對策略
近些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許多家庭也逐步富裕起來,對自己子女的“照顧”也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在子女的健康問題上,表現出極其嚴格的要求。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生身心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但體育教學中的不安全因素,時常困擾著我們一線作戰(zhàn)的體育教師,并時時影響著正常的體育教學。針對這一現象,許多學校的體育教學為了避免不安全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時常改變體育教學的內容,有的更加是干脆把活動課改為自習課。有些體育教師因偶然的一次意外,影響了他今后的體育教學生涯。針對這一現象,經過一年的調查訪問,在下文闡述了各種不安全因素的成因及應對策略。
1.不安全因素
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學生產生安全問題的原因是多樣,根據調查發(fā)現,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安全問題的出現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1學生個人因素
(1)學生的安全意識不足。如:學生對參加運動的安全意識低下,沒有重視安全問題,在運動中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2)學生體質差。學生缺乏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導致體質的差,參加運動容易發(fā)生安全問題。
(3)學生的心理因素。學生心理素質存在問題,耐挫能力差,遇到挫折產生畏懼、膽怯心理,做動作縮手縮腳,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4)學生的好強和逞強行為。在運動中(特別是男生)好強和逞強行為,沒有聽清教師的講解,就貿然練習,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5)學生忘我的投入運動中,對抗的過于激烈。學生在一些對抗性激烈的運動中,學生忘我的投入運動中,因為對抗的激烈、疲勞、動作變形,容易發(fā)生安全問題的出現。
(6)上課前的準備工作不充分。如:在體育課前,沒有準備好運動服裝或者運動鞋,運動裝備不符合運動的要求,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1.2教師因素
(1)課堂紀律存在問題。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較低或者任由學生違紀行為的出現,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干擾,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2)保護幫助不到位。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清楚講解保護幫助的方法,導致保護幫助的不到位,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3)場地器材的布置不合理。教師課前沒有根據學校的場地和教學內容,合理的布置教學的場地和合理地運用器械,導致學生安全問題的出現。
(4)教學內容的過難、要求過高、運動負荷過大。教師課前沒有認真?zhèn)湔n,缺乏對學情的認真了解,導致教學內容過難、要求過高、運動負荷過大,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5)運動器械長時間缺乏檢修。學校運動器械多年沒有檢修,運動器械的松動或者損壞,導致學生安全問題的出現。
(6)準備活動組織不充分。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認真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合理的準備活動,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7)活動規(guī)則沒有講清楚。教學中,教師安排學生的活動前,沒有講清活動的規(guī)則和要求,學生貿然參加活動,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1.3環(huán)境因素
(1)自然環(huán)境因素:天氣下雨或下雪導致地面濕滑。雨雪后,場地的濕滑,教師沒有認真考慮場地的原因,而讓學生在濕滑的場地上運動,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2)其他班級學生的干擾。教學場地受到其他班級學生活動的影響,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或者其他班級學生的體育活動造成學生的安全問題的出現。
1.4同學行為因素
(1)同學行為:教學中,同學對運動規(guī)則的不理解或者對練習活動要求的不清楚,造成運動中碰撞,容易產生安全問題。
(2)校牌:這一點卻是學校規(guī)定必須配帶的,而且是要檢查的,由于裝卸麻煩的原因,學生沒有在參加體育活動前卸下物件的習慣。
(3)鑰匙:由于學生放學回家的需要,50%以上的學生胸前都配帶鑰匙。因為不想增加麻煩,學生也不愿意摘下鑰匙。
(4)其他物件引起的傷害:如配飾、小刀、手表、玩具等。
2.調查分析
通過對曲靖的部分農村中小學校體育教師的調查訪問,得到一個驚人的數據:在“目前困擾你的體育教學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這一選項的回答中竟然有87%的體育教師回答是:體育教學過程的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傷害事件的發(fā)生。說明校園內的意外傷害事件已經時刻影響著體育教師的正常教學:這些體育教師上課時壓力很大,上課時經常擔心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發(fā)生“意外”而承擔責任,所以難以大膽開展體育活動。體育教師在實施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他們就會把體育教學內容中那些競爭激烈、部分有危險的項目統統砍掉,能不練的就不練,能少練的就少練,專撿輕松安全的練,稍有危險的動作決不練。但這恰恰與教學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馳,并使學生情緒抵觸;教師也無法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學質量就大打折扣,勢必造成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
教學中練習密度與保護密度和保護質量之間有著一定的矛盾,目前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安全”的上課,體育教師不得不以降低練習密度來保證保護密度和提高保護的質量,這樣一來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斑\動”和“傷害”是一對孿生姐妹,在他們面前,我們體育教師大多采取因噎廢食式的教學方式。所以這種本不應該在校園內出現的一種“怕傷——不敢練——越容易傷”的馬太效應卻悄然形成。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壓力還來自于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因為安全是學校領導最為擔心的事,即使意外和學校、教師毫無關系,他們也不愿意和家長糾纏不清,鬧的滿城風雨。
3.應對策略
3.1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多方面的。能否做好學校安全穩(wěn)定工作,不僅影響教育自身的發(fā)展,而且影響全社會的發(fā)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深刻認識做好學校安全穩(wěn)定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一是學校應該防患于未然,加強后勤部門對場地、設施的合理配置、安全檢查、更新維修,做到不留下有安全隱患的場地。如發(fā)現不安全的地方,也應及時隔離,或樹立醒目的標示。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櫥窗、校報、校園廣播站、校園電視臺、校園網等陣地,宣傳有關學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guī)和安全知識。在醒目的地方張貼安全教育宣傳口號。二是進行安全防范的提示與指導,體育教師是主導,體育教師的安全意識尤其重要。三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利用集會、媒體等向學生灌輸安全知識。四是向家長提出指導孩子增強安全意識的要求。
3.2有備無患
教師是體育活動的指導者,大部分時間是指導學生練習。因此,教師應明確職責,體育教師必須非常清楚本職工作是為了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護學生身體不因參加體育鍛煉而受傷害是任何時候都不可忽略的。這種意識越強,體育安全的保障系數就越大。應該做到早準備,準備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認真?zhèn)湔n,充分考慮到學生體質狀況、運動技術水平、氣候、場地設備、教學分組、運動負荷等與體育安全相關的因素。許多案例提示我們,上述環(huán)節(jié)無不影響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的安全,稍一疏忽,就可能發(fā)生意外傷害事故。例如,不了解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盲目安排超水平的教學內容,其潛在的傷害因素就會顯現出來;不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安排超負荷的運動練習就極易造成運動創(chuàng)傷。因此,必須適度地安排教學內容和運動負荷。二是重視課前場地設備的安全檢查。場地的平整度、器械的穩(wěn)定性、器材的牢固性等都直接影響鍛煉時的安全,必須經檢查確認后投入使用。當檢查后發(fā)現隱患時,一定要及時排除,確保使用的安全。三是重視日常檢查。千萬不能讓那些搖搖欲墜的籃球板,缺腿少腳的跳躍器、固定不穩(wěn)的單雙杠、填沙不滿露出坑邊的沙坑等嚴重威脅練習者安全的器械設備出現在校園之中。一經發(fā)現,必須及時處理,該換就換,該修即修。一時解決不了的,立即將其封閉,以免禍害傷人。
3.3教學中經常性的安全教育
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需要教師經常不斷地灌輸和提醒。體育教師有責任向學生傳授體育鍛煉時如何預防運動創(chuàng)傷和發(fā)生運動創(chuàng)傷后正確的急救方法。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開學時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在以后的上課過程中,對于一些安全上的隱患應及時地讓學生知道。在課前的熱身運動中,一般學生會對其產生一些不理解,為什么每次都要做這些無聊的事,這時就應該講解熱身運動的重要性,在其中插入一些預防運動創(chuàng)傷的知識。在遇到下雨等上室內課的時候也應該經常講解發(fā)生運動受傷后正確的急救方法。安全教育一刻都不能疏忽,在發(fā)現苗頭時一定要及時地制止,不要等發(fā)生后再亡羊補牢。同時,安全知識,防護、救護知識與能力等,是現代人所必具的基本知識和能力?,F在許多學校結合本校的實際,運用各種途徑、方法大力開展學生安全教育。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防護與救護教育是體育教學自身的需要,也是現代體育教學“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所提出的要求,有著深遠的意義。
3.4個別對待
學生之間有較大差異,教師不要統一要求。有些動作也許對于一些體育有專長的人來說很容易,但是對于體質相對較弱的學生來說就很難,不安全的因素就多了一份。這時就要求教師個別對待,在教學目標與要求方面應有所不同,爭取做到“一人一個要求、一人一個目標”。
3.5循序漸進
體育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能在某個方面為了尋求突破,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應該遵循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關注學生發(fā)展從低到高、從慢到快、從簡單到復雜這樣一個過程。教學中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盡量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降低學生受傷的風險。因此,教師在上體育課中切記跳躍試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