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歸屬為落葉喬木的櫻花,原產于喜馬拉雅山地區(qū),現(xiàn)多見于日本、中國和朝鮮等國。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是其最理想的生長環(huán)境。櫻花的枝干和根受到破壞后很難繼續(xù)存活,對有害氣體、灰塵等沒有較強的抵抗力。由此可見,櫻花的栽培與管理工作絕非易事。因而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首先分析了影響櫻花栽培技術水平的因素;其次探討了櫻花栽培管理要點;再次以紅葉櫻花為例分析栽培與管理技術要點;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旨在與同行進行了業(yè)務之間的交流,以不斷提高櫻花栽培管理成效,提高櫻花栽培技術水平。
【關鍵詞】櫻花栽培;管理;措施
櫻花的栽培較之其它花木的栽培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首先必須了解櫻花的生長習性,再者充分考察栽培地的地理環(huán)境是否符合櫻花的生長也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櫻花的管理業(yè)比其它花木更為復雜。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此展開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
1.影響櫻花栽培技術水平的因素
1.1土壤
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用來栽植櫻花是再合適不過了,含腐殖質較多的砂質壤土和粘質壤土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多采用混合自制腐葉土,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想起到改土作用必須在混合前將原有的土塊全部打碎。高裁法,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最常采用的方法,即先把栽植穴填平后,再在上面堆土栽苗。在北方土壤堿性重的地方,需要將硫酸亞鐵的PH值調制6左右。每平方米硫磺粉2g,有效期1~2年,同時每年得定期測定,PH值不得超過7。
1.2光照、溫度
櫻花栽培無論是使用地栽還是盆栽,都應該保證其受到充足陽光的照射。對于冬季移入溫室的盆栽,為了其良好生長,應盡量將它擺放在背風、向陽、光線充足的地方。新植株對溫度的要求略高,等到它生長發(fā)育穩(wěn)定后,抗寒性會相對增強。
1.3肥料
櫻花生長快,花開茂密。為此櫻花一年必須施兩次肥,酸性肥更佳。一次在冬季或早春,多為動物糞便等有機肥;另一次是在落花后,選用硫酸銨、過磷酸鈣等速效肥。
1.4傷口消毒
櫻花的枝干特別脆弱,而且受傷后很難愈合。為此,櫻花的修剪就要特別小心,修剪的對象主要是一些病蟲枝、重疊枝。在完成修剪后還要對傷口進行消毒,切忌雨淋。
1.5異花授粉
應該充分利用異花授粉這一櫻花品種形成的主要途徑,培育更多更好的櫻花品種。
1.6忌連作
在選擇種植地時要做足調研活動,如果種植地以前是櫻花或桃、梅、李等相近屬種,將會不利于它的正常成長。這時候就應采取腐葉土、草炭等常見的土壤改良方法對土壤進行改良。
2.櫻花栽培管理要點
2.1水肥管理
櫻花定植后,為了防止苗木受到旱災的破壞,應8~10天澆一次水,確保土壤潮濕卻無積水。灌后要及時松土,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fā)還可以用少許草將地表覆蓋。為防止樹干干燥,在定植后的2~3年內,可選用稻草包裹。待2~3年后,樹苗長出新根,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增強就不必再用草包裹。本文將簡述大櫻花樹的施肥方法,其主要采用簡潔同時利于根系吸收的穴施施肥法,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10cm左右的環(huán)形溝,將肥料施人。在日后,施肥的環(huán)形溝直徑和深度也會隨著樹的生長而增加。由于櫻花根系分布淺,為此土壤必須排水透氣良好。
2.2修剪護理
櫻花的花芽是由頭年生枝條的頂芽和頂端幾個側芽分化而成的,為此,剪截不可過短,剪去枯萎枝、徒長枝、病蟲枝即可。受到長期暴曬的櫻花樹皮,易老化損傷造成腐爛。對于腐爛的部分進行消毒處理后,用腐葉土或炭粉包扎,使其正常生長。
3.以紅葉櫻花為例分析栽培與管理技術要點
一是紅葉櫻花土壤的選擇應在其可栽培的區(qū)域內。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以最低的成本改變不利的栽培因素,從而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不管是在富含腐殖質較多的沙質土壤還是粘質土壤中,紅葉櫻花都能很好地生長。
二是苗木質量的成活率受栽植的時期影響。在進行培育前,要對培育過程的優(yōu)先處理、育苗環(huán)境監(jiān)控、苗期各項管理等各項技術進行精準的設計。櫻花苗木的選擇很重要,一般會優(yōu)先選擇生氏健壯、根系發(fā)達的苗木。栽植前要對苗木進行選擇性的修剪,去除中根、部分細根。定植的最佳時期是在早春土壤解凍后,一般為2~3月份。在栽植時開挖多大的定植穴要視苗木的大小而定,要將一半深的改良土壤填在穴內,苗木固定在植穴的中央,使根系向四周延伸。在進行少量填土后,微微向上提苗,使根系充分伸展,再用腳輕踩即可。
三是中耕除草。鏟草是紅葉櫻花栽培期間特別重要的一環(huán),因為鏟草能確保紅葉櫻花的光照面積和時間。除草常常結合中耕進行,每年定期2~3次,對于那些灌溉條件差的地區(qū),要適當增加灌溉次數(shù)。至于中跟的深度,要避免傷害苗木根系。對于定植1~2年后的苗木除草除了秉承“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外還可以適當采用化學劑滅草,常用的除草劑有滅草靈、蓋草靈、果爾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除草劑時務必嚴格掌握用量與用法,禁止一切妨礙紅葉櫻花生長除草劑的使用。
四是病蟲害防治。褐斑穿孔病、根瘤病、縮葉病、細菌性穿孔病、天幕毛蟲、紅蜘蛛、桃蚜等都屬于櫻花常見病蟲害。本文主要就幾種典型的病蟲害進行簡要分析。
例如根瘤病。病樹的根由于受到損害難以正常生長,與施肥量的多少無關。而細菌性穿孔病。受害葉片主要表現(xiàn)為近圓形褐色或紫褐色病斑,病斑周圍常常有半透明的淡黃色暈圈,嚴重時會導致葉片脫落致死。主要防治方法是在早春萌芽前噴灑3波美度石硫合劑;發(fā)病初期,噴曬65%代森鋅600倍液。
此外,桃蚜又名赤桃蚜,是危害櫻花的頭等病蟲害。成蟲、若蚜在葉背刺吸汁液,使得葉片變黃呈不規(guī)則卷曲,最后干枯脫落。而且,它的排泄物常誘發(fā)煤污病,嚴重阻礙植株的正常生長。桃蚜還會誘發(fā)病毒病,每年3月底開始泛濫,南方5~6月是繁殖的高峰期,危害十分嚴重。雖然我們不可能從源頭上根治這一病蟲害,但我們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將危害降到最低。最常見的防治方法就是,噴灑50%的辛硫酸或50%的馬拉松乳劑1000~2000倍液,或2.5%魚藤精乳劑500~800倍液,或3%除蟲菊酯乳劑800~1000倍液。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櫻花害蟲的防治切忌使用樂果和敵敵畏,否則容易發(fā)生藥害。
最大的防治對象就是紅蜘蛛。在6至7月高溫干旱時,紅蜘蛛繁殖迅速,數(shù)量猛增,此時嚴重,它主要刺吸櫻花葉片汁液,使受害葉片失綠呈灰黃色斑點,造成枯焦及提早落葉,被害嫩芽發(fā)黃枯焦,不能展葉,影響正常生長與觀賞,且能導致其他病蟲侵害。防治方法主要有當發(fā)現(xiàn)個別櫻花有紅蜘蛛時,應及時摘除。在早春櫻花發(fā)芽前,用晶體石硫合劑300至500倍液噴樹干,以消滅越冬雌成蟲及卵。為害期噴施50%溴螨酯乳劑2500倍液或氧化樂果、三氯殺螨醇等藥劑。腐皮病發(fā)病癥狀和處理方法:腐皮病的表現(xiàn)癥狀為樹皮干枯、開裂、腐朽,或者樹皮受到損傷而腐爛。櫻花腐皮病既危害小樹,也危害大樹。處理腐皮病的第一步:我們先用刀具將外層的腐皮刮去。要刮干凈。第二步,用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300-400倍液噴霧。消毒殺菌。第三步,噴藥后,再用草繩將受傷的部位纏綁系緊,保護傷口創(chuàng)面,以利于受害樹干的恢復。
4.結語
綜上所述,對櫻花的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櫻花栽培管理技術人員,必須充分意識到加強櫻花栽培管理的必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加強櫻花栽培技術的應用,切實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和田間管理等多項工作,才能更好地確保整個櫻花栽培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玉英.淺談北京地區(qū)櫻花的栽培管理技術[J].北京園林,2013,03:44-47.
[2]劉斌.山櫻花的栽培管理技術及園林應用[J].現(xiàn)代園藝,2012,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