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剪制插穗后的生根處理
插穗剪制后或扦插前,常常采用溫水浸泡、植物激素處理等方法促進其生根,提高育苗成活率。
1.1植物激素處理
插穗生根處理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有ABT生根粉、萘乙酸、吲哚乙酸、2,4-D、吲哚丁酸、維生素B2等。
市場上出售的植物激素一般都不溶于水,使用前需要先用少量的酒精或70℃熱水溶解,然后對水釀成處理溶液。應(yīng)用生長激素處理插穗的方法有溶液浸泡和粉劑處理兩種。
①水劑處理 水劑處理是將先配好的藥液裝在干凈的容器內(nèi),然后將捆扎成捆的插穗的下切口浸泡在溶液中至規(guī)定的時間,浸泡深度為2cm左右。溶液浸泡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低濃度(20㎎∕L~200㎎∕L)、長時間(6h~24h)浸泡;另一種是高濃度(500㎎∕L~1,0000㎎∕L)、短時間(2s~10s)速蘸。草本植物所需濃度可更低些,一般為5㎎∕L~10㎎L,浸泡2h~24h小時。
②粉劑處理 粉劑處理是將1g生長激素與1000g滑石粉混合均勻釀成粉劑,將插穗下切口浸濕2cm,蘸上配好的粉劑即插,一般1g ABT生根粉能處理插穗4000根~6000根。扦插時注意不要擦掉粉劑。
1.2溫水浸泡
用溫水(30~35℃)浸泡插穗基部數(shù)小時或更長時間,可除去部分抑制生根的物質(zhì),促進生根。如用溫水浸泡松類、單寧含量高的插穗,能除去部分松脂和其他抑制生根物質(zhì),促進生根,效果明顯。如云杉浸泡2h,生根率可達75%左右。
1.3化學(xué)藥劑處理
用化學(xué)藥劑處理插穗,能顯著增強其新陳代謝作用,促進插穗生根。常用的化學(xué)藥劑有酒精、高錳酸鉀、蔗糖、醋酸、二氧化錳、硫酸鎂、磷酸等。
2.扦插技術(shù)
對于插穗生根比較困難的植物,可以在沙床或溫床上密集扦插,以便于精心管理,使插穗生根后移栽到大田苗床或容器里;對于插穗生根容易的植物,直接插到大田苗床或容器里。在大田苗床上扦插,一般株距為20cm~30cm ,行距為30cm~60cm。扦插可以用直插,也可以用斜插。短插穗、生根較易、土壤疏松的應(yīng)直插;長插穗、生根困難、干旱土壤可斜插或直插,斜插的傾斜角度不超過60°。
插穗應(yīng)全部插入基質(zhì),保證其上切口與地面平齊或略高于地面,在寒冷地區(qū)也可將上部用松散土壤埋住,只露出梢部。
為避免扦插基部皮層破損,可用以下方法進行扦插:
2.1直接插入法
在土壤疏松、插穗已催根處理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將插穗插入苗床。
2.2開縫或錐孔插入法
在土壤黏重或插穗已經(jīng)產(chǎn)生愈傷組織,或已經(jīng)長出不定根時,要先用鋼锨開縫或用木棒開孔,然后插入插穗。
2.3開溝淺插封壟法
適用于較細或已生根的插穗。先在苗床上按行距開溝,溝深10 cm、寬15cm,然后在溝內(nèi)淺插、填平踏實,最后封土成壟。
3.扦插后的管理
3.1澆水
大田扦插的植物多具備易生根、插穗營養(yǎng)物質(zhì)充足這兩個條件,多為硬枝扦插或根插,氣候變化符合扦插成活要求。通常在扦插后立即灌足第一次水,使插穗與土壤緊密接觸,做好保墑與松土。未生根之前地上部展葉,應(yīng)摘去部分葉片,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保證生根的營養(yǎng)供給。為促進生根,可以采取地膜覆蓋、灌水、遮蔭、噴霧、覆土等措施保持基質(zhì)和空氣的濕度。
3.2移植
硬枝扦插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生長較快種類的可在當(dāng)年休眠后移植;生長慢的常綠針葉種類,可培養(yǎng)2~3年后移植。
3.3除萌或摘心
培育主干的園林植物苗木,當(dāng)新萌芽苗高長到15~30cm時,應(yīng)選留一個生長健壯、直立的新梢,其余萌芽條除掉,即除萌,達到培育優(yōu)質(zhì)壯苗的目的。
對于培育無主干的植物苗木,應(yīng)選留3~5個萌芽條,除掉多余的萌芽條;如果萌芽條較少,在苗高30cm左右時,應(yīng)采取摘心來增加苗木枝條量,以達到不同的育苗要求。
3.4日常田間管理
在扦插苗生根發(fā)芽成活后,插穗內(nèi)的養(yǎng)分已基本耗盡,則需要進行施肥,應(yīng)加強日常的田間管理。插后每隔1~2周噴灑0.1%~0.3%的氮磷鉀復(fù)合肥。硬枝扦插可將速效肥稀釋后隨澆水施入苗床。配合松土進行除草,除草的方法有化學(xué)除草劑除草和人工除草兩種,除草的原則是除早、除小、除了。加強病蟲害防治,消除病蟲危害對苗木生長的影響,提高苗木生長的質(zhì)量。冬季寒冷地區(qū)還要采取越冬防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