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心理是支撐教師從事教學的基礎,以職校數學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對當前教師心理狀況進行了分析。從當前職校教師因特有的工作環(huán)境以及職業(yè)特點而造成的“職業(yè)倦怠”現(xiàn)狀出發(fā),對如何重視教師的健康心理引導,及時消除職業(yè)倦怠隱患進行了思考,以期幫助新時期的教育者“解壓減負”,輕裝上陣。
關鍵詞:職校;數學教師;職業(yè)倦??;健康心理
當外界壓力超出了教師自身資源與能量之外,教師很容易產生“身心俱?!钡母杏X,尤其是在全社會對人才需求標準一再提高的背景下,職校教師特有的工作環(huán)境與職業(yè)特點決定了他們?yōu)榇顺袚木薮髩毫Γ鎸@種壓力,他們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職業(yè)倦怠”,也是當前教師心理最明顯、最突出的問題。本文以職校數學教師為對象,對當前教師心理健康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就如何重視教師心理,消除職業(yè)倦怠進行了思考,以期幫助新時期的教育者“解壓減負”,輕裝上陣。
一、調查對象
本文以五所職業(yè)技術的數學教師為主要調查對象,其范圍基本覆蓋了我市各個區(qū)、縣,研究結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1.查閱與本課題相關文獻與資料
2.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調查表50份,女教師30份,男教師20份,反饋率100%
3.相關數據均通過統(tǒng)計軟件來處理
三、調查結果及原因分析
1.調查結果
針對50名職校數學教師職業(yè)壓力、工作滿意度和心理健康狀況等三個方面展開了調查,問卷結果表明,表示有很大職業(yè)壓力的教師占22.7%,較大壓力的占52.9%,兩項共占所有教師的75.6%,僅有2%的教師表示毫無壓力;在工作滿意度方面,對工作很不滿意的占23%,擔心面臨下崗的教師占36%,想放棄現(xiàn)在工作的占28%;在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因為工作而產生緊張、焦慮情緒的教師占67%,總是出現(xiàn)疲憊、低落情緒的占65%。
2.原因分析
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職校數學教師普遍存在著“職業(yè)倦怠”的心理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來自于社會對教師存在的“高期望值”
教師的職業(yè)在受社會尊重的同時,也被社會各種要求所束縛,尤其是新課改后的教師角色面臨重大轉變,教師既要是出色的管理者,同時還要是集心理引導者、藝術家以及專家學者等多種角色于一身的教育者,這讓原本需要社會、學校與家庭共同分擔的教育“重擔”全部壓在教師一人身上,造成教師壓力過大。
2.來自于職校學生普遍存在的“低水平”
職校學生的文化基礎和認知水平普遍偏低這是不爭的事實,加之大部分學生上職業(yè)學校是不得已而為之,本身就對學習帶有很大的抵觸情緒,尤其是數學學科,知識系統(tǒng)性較強,基礎打不好學起來難度更大,所以“難教”“難管”是很多職校教師的“心聲”。而且很多學生父母抱有讓孩子“混文憑”的想法,不但自己對孩子放任不管,還不允許教師嚴格管理,這給職校數學教師的職業(yè)心理造成很大的困擾。
3.來自于教師個人存在的“心理問題”
強度大、時間長、待遇低、要求高等等都是教師面臨的現(xiàn)實生存的問題和壓力,但如何化解這種壓力,通過正確的心理疏導及時清除“職業(yè)倦怠”的心理問題,很多教師并沒有一個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心理健康知識的匱乏,導致他們更多時候會選擇回避或者是消極的態(tài)度,這無形中加劇了心理問題的“惡化”。
四、方法和對策
重視教師心理,消除職業(yè)倦怠,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協(xié)作。
1.學校應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為教師“解壓減負”,建立“良性支援”機制,為職校數學教師合理安排工作
注重滿足教師的心理需求,通過科學務實的專業(yè)培訓和心理培訓給教師“充電”,幫助他們建立起強大的心理防線。學校要注重為教師提供一個民主寬松的工作氛圍,通過多種形式的娛樂活動,如教師乒乓球比賽、文化交流座談會等來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還可以定期為教師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幫助他們及時走出“心理誤區(qū)”。學校還應通過“發(fā)展性”的教師評價來促進教師的個人成長和發(fā)展,根據每個教師不同的需求為他們“量身定做”發(fā)展目標,助力專業(yè)成長,讓他們充分享受來自于事業(yè)上的成功,建立起職業(yè)自信。
2.教師應通過個人努力來進行自我減壓和自我調節(jié)
首先,端正態(tài)度,正確面對職業(yè)壓力。壓力無處不在,回避不如正視和接受,通過自我減壓和自我調節(jié),讓自己的心理變得更加強大。教師要努力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格,注重自身的健康心理維護以及人格鍛煉,這是對抗心理壓力與挫折最有效的方法。其次,教師還要加快學習的步伐,面對新時期教育改革的大潮,抱怨與逃避都改變不了現(xiàn)狀,只有努力學習,不斷用新的知識與思想來武裝自己、充實自己,激流勇進,敢于創(chuàng)新,才能讓自己在面臨挑戰(zhàn)的同時找到新的契機,找到現(xiàn)實與理想兩者之間最佳的“結合點”,走向成功。
教師心理是支撐教師正常組織和開展教學的基礎,教師心理決定著教學的成敗,同樣也影響著學生心理。因此,新時期的教育改革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更要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實踐證明,只要多方共同努力重視教師心理,消除職業(yè)倦怠,就能化“壓力”為“動力”,讓教師帶著“陽光心態(tài)”為教育事業(yè)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韓笑.職業(yè)院校教師心理資本與職業(yè)倦怠的關系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4(04).
[2]楊定軍.職校教師心理健康改善的途徑:提升職業(yè)幸福感[J].新校園:理論版,2012(0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