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中長跑都被認為是體能類耐力性的項目,要求運動員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有較高的身體素質(zhì)。近年來由于訓練方法的提高,中長跑不再僅僅要求運動員進行耐力比拼,轉(zhuǎn)而注重以速度化為核心的訓練,研究的對象為各大高校的在校學生中長跑運動員,從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簡介對在校中長跑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和訓練。
關鍵詞:中長跑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訓練
中長跑是一項對體能要求很高的田徑運動,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各種狀況,尤其高校大學生的中長跑運動員,生理和心理都處在不是很穩(wěn)定的時期,所以,針對高校大學生運動員的訓練要循序漸進,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設計訓練方案和訓練強度,在單調(diào)的訓練中保持穩(wěn)定的成績并且不出現(xiàn)抵觸心理。訓練教師要著重從耐力、速度和力量三個方面制訂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與訓練計劃。
一、耐力訓練要注重培養(yǎng)運動員的有氧、無氧代謝能力
耐力是中長跑運動員最重要的訓練指標,一場比賽很多時候就是一場運動員之間的耐力比拼。訓練教師可以通過對運動員進行長時間的負荷運動,例如游泳、單車等高強度訓練來測試運動員的無氧閾值速度,觀察運動員有氧代謝功能的時長。與此同時,也可以在訓練中加入不同速度的訓練,讓運動員的機體適應有氧和無氧的不同的供能方式,提高運動員的機體混合代謝供能的耐力值。國外很多先進的訓練方法已經(jīng)在實踐中證明了,合理地按照不同科學比例對運動員機體進行混合代謝供能訓練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運動員有氧代謝速度、耐力和逐步提高無氧代謝速度、耐力。
二、中長跑運動員的速度訓練要注重不同能量速度的提高
中長跑運動員在比賽的過程中機體內(nèi)需要磷酸能和乳酸能共同作用,兩種能量提供肌肉快速的收縮轉(zhuǎn)換能力。只有兩種能量速度值同時提高,才能使運動員的速度耐力率最優(yōu)化。在訓練中著重加快動作頻率是提高磷酸能速度的有效方法。
三、力量的訓練主要側(cè)重于針對運動員力量耐力水平的提高
中長跑不同于其他需要爆發(fā)力的田徑運動,中長跑主要是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力量耐力水平,也就是在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力量始終處于較為平穩(wěn)的耗能狀態(tài)。在訓練中,訓練教師可以通過對運動員進行長時間負重跑,來增加肌肉中血紅蛋白的輸氧能力,使肌肉中的糖酵解利用率逐步提高,使肌肉的整個代謝水平不斷完善,提高力量的持續(xù)能力。
中長跑是一項非常鍛煉人的意志和體能的田徑運動,在高校大學生運動員的訓練中,訓練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訓練興趣和意志品質(zhì),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朱春虹.高校中長跑教學探析[J].大同醫(yī)學??茖W校學報,2005,25(0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