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標準的實施,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演變?yōu)槿绾翁岣吒咧袛祵W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新時期,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綜合利用現代教學方法,實現高中數學教學在新課標領域系統(tǒng)性、全面性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標;教學觀念;教學目標;主體能動性;教學評價
數學是一種集抽象性、狹隘性、技術性于一體,是人們意志積極進取的表現,是人們對抽象化思維和邏輯性延展的外在追求。新時期,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基礎教育的不斷變革,以研究領域和應用范圍等方面為核心的高中數學正在進行著教學改革和教學創(chuàng)新。新課標是國家對基礎教育的一種規(guī)范和要求,是實現基礎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新課標視域下高中數學的教學,要符合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需要;要符合當前教育方向、目標、規(guī)模的需要;要符合當前高中生個性差異發(fā)展的需要。
一、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觀念保守、陳舊
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的觀念依舊是以傳統(tǒng)陳舊的教學觀念為主,未能緊密跟隨社會時代發(fā)展的主要潮流,未能將現代教育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滲透于高中數學教學中,未能將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與教學實際相融合。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仍然是以課本知識為講解的主要對象,仍然采用的是滿堂灌和突擊考試的教學方式,嚴重忽視了知識與技能的實際統(tǒng)一,嚴重阻礙了高中數學教學水平的發(fā)展,嚴重影響了高中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與課堂質量。
2.教學目標模糊、死板
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其教學目標缺乏一定的靈活性與針對性,教學核心不明確,教學主體行為盲目無尺度,缺乏一定的系統(tǒng)性、確定性,導致教師的教學行為茫然不知所措,導致教學水平停滯不前。
3.限制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展
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僅僅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教師主導課堂,占據課堂主要地位,使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局勢,呈現的是“教師主演、學生主觀”的一言堂形式。這種教學嚴重忽視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參與度,忽視了學生主體性能在數學知識學習中的重要性,嚴重阻礙了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4.教學評價單一、片面
當前高中數學的教學,僅僅以學生考試結果的好壞為評價依據,未能關注到教學的過程質量和學生的整體學習差異。高中數學的教學評價,只是以考試分數作為測評的主要依據,導致教學評價過于片面、狹隘,導致高中數學的教學水平停滯不前,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未能得到提高,進而使教學問題無法及時發(fā)現和處理。
二、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分析
1.明確科學的、先進的、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觀念
新形勢下高中數學的教學,必須以先進的、科學的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觀念為先導,以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形式為跟隨方向。新課標明確提出:教學要端正教學思想、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高中數學的教學,要推翻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觀念,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端正自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要以高中數學的實際教育特點為教學基礎,要以提升高校數學教學效益為教學前提,以學生個性差異的全面發(fā)展為教學目的,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先進的、科學的教育思想觀念。高中數學教師要明確自身教學觀念的正確性與時代性,實現高中數學教學能夠實現教學結果與教學過程的實質性統(tǒng)一和高校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2.確定詳細的、具體的三維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最終化,是教學觀念的具體化體現,是教師教學所要達成的任務和標準。新課標在教學目標上強調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的整合。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要以數學學科的整體特點和學生的主體形勢為出發(fā)點,設定明確的、清晰的、具體的教學目標,實現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技能之間的統(tǒng)一達成,實現學習過程與情感獲知的統(tǒng)一達成,實現學習方法與學習認知的統(tǒng)一達成,實現數學知識與學生本位發(fā)展的統(tǒng)一生成。例如,在高中數學統(tǒng)計的學習中,教師不但要注重學生統(tǒng)計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還要注重隨即抽樣、系統(tǒng)抽樣、分層抽樣等統(tǒng)計技能在實際生活問題中的應用,注重問題解決與知識技能應用過程中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豐富變化,實現學生統(tǒng)計知識和應用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的相互滲透、相互聯(lián)系。
3.重視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和培養(yǎng)
新課標強調在教學上要轉變學生接受學習的被動狀態(tài),要使學生由接受式學習轉變?yōu)榘l(fā)現式學習,倡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的學習發(fā)展為主體,以學生的各項潛能挖掘為核心,以學生的差異性能為基礎,充分利用生活經驗、多媒體技術等條件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在教學情境中為學生提供發(fā)揮主體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的學習平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例如,在高中數學圖形的學習中,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類幾何圖形的多面化與立體化,使學生能夠在技術情境下獲知幾何圖形的各類動態(tài),引導學生在直觀的視覺下進行主動探究和思索。
4.以真實的教學評價優(yōu)化教學質量
新課標強調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要注重教學評價的全面性與針對性,要從片面的教的評價上轉至學生全面的學的評價上;要注重教學過程中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氛圍等的科學和客觀評價;要注重評價的客觀性、整體性、指導性、科學性與發(fā)展性,使教師能夠從根本上了解自身教學的弊端,了解學生學習差異的內部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解決和優(yōu)化。透過真實的教學評價反饋,提高和改進教師的數學教學能力,從根本上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總之,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要以新課標的強調重點為教學的主要方向,以先進的教學觀念為指導,以先進的教學方式為手段,以真實的教學評價為動力,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新發(fā)展、新進程。
參考文獻:
[1]杜繼渠.對數學課堂教學“滿堂問”的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8(17).
[2]楊潔.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 2012.
[3]曾磊.中職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 201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