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課”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現(xiàn)知行統(tǒng)一,提升教學效果。目前,“基礎課”的實踐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首先要澄清實踐教學的概念,進而在教學中構建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這種實踐教學模式突破了以往制約“基礎課”實踐教學有效性的“瓶頸”,教師科學規(guī)劃、全程指導,學生全員參與,實施規(guī)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自主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基礎課”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基礎課”)“貫徹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教育理念,引導大學生正確的思考怎樣做人、怎樣做事”。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加強實踐教學”,要“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學效果?!彼枷氲赖缕焚|形成和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也要求我們在做好課堂理論教學的同時,應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引導學生努力把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的道德、法律認知轉化為道德、法律實踐,達到知行統(tǒng)一。近年來,各高校對“基礎課”實踐教學的研究實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沒有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我校以“基礎課”的實踐教學研究為契機推動教學改革,構建切實可行的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當前“基礎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基礎課”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現(xiàn)知行統(tǒng)一,提高教學效果?!盎A課”的實踐教學仍處于探索階段,有一些問題亟須解決。這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實踐教學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認為“實踐教學只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種服務于課堂教學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通過辯論賽、演講、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這樣來理解和實施實踐教學就難以實現(xiàn)知行統(tǒng)一的目標。
2.實踐教學的實施隨意性大
因為對實踐教學的認識存在誤區(qū),所以實踐教學沒有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也沒有操作規(guī)范和考核標準,這導致實踐教學的實施隨意性大,難以取得實效。
3.實踐教學的時間和參與人數(shù)受制于課堂教學,難以吸引學生的廣泛參與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研室進行了研究和探索。(1)澄清實踐教學的概念?!盎A課”實踐教學,是一種課程意義上的實踐教學過程,它與課程理論教學相呼應,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tài)的課程。“基礎課”實踐教學將“基礎課”基本理論知識與大學生個性發(fā)展規(guī)律以實踐活動的形式整合起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獲取并綜合運用知識,內化有關政治理論、道德知識和法律理念,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踐性和研究性是“基礎課”實踐教學的主要特征。(2)減少理論教學時數(shù),理論教學由48學時減少到32學時,增加16學時實踐教學;(3)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以建立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并在2013級和2014級學生的“基礎課”學習中進行檢驗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基礎課”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
1.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的概念及內涵
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是指依據(jù)“基礎課”的實踐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基本單位,學生自主選擇實踐主題。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它具有更強的參與性、開放性和實踐性。這種實踐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是:(1)能夠保證大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2)可以最大限度地突出大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3)挖掘大學生潛力,鍛煉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4)可以改善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的現(xiàn)狀。
2.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的基本原則
(1)針對性原則
一是要針對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心理特征開展實踐教學。二是實踐內容要緊扣時代主題,不斷地把反映時代特點和要求的內容充實到“基礎課”實踐教學中來,做到與時俱進;實踐教學的組織還要緊密聯(lián)系我們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方面的熱點問題等,以增加實踐教學的現(xiàn)實感。三是要針對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的大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盎A課”是全校的公共課,涉及文科、理科、工科等很多專業(yè)的學生,所以要按不同的專業(yè)背景來設計實踐教學活動,讓每個大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確實能夠有所收獲和得到鍛煉。
(2)主體性原則
在實踐教學中,學生是自我教育、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主體。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牢固樹立實踐育人的思想,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開放性原則
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是一套完整的體系,有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方案、實施方案、評價標準。但它也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在實踐中要不斷吸取新的因素,不斷發(fā)展、完善,與時俱進。
3.“基礎課”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的組織與實施
(1)確定實踐教學計劃和方案,教師培訓
在開學前,教師根據(jù)《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專題,每個活動專題下再細化出若干參考選題。每個專題都有明確的要求和實施步驟。開學第一周,隨機抽出部分學生對實踐方案“挑毛病”,使之更符合學生的需要,更便于學生操作。實踐方案確定了5個專題(2013年8個):體驗專題、讀書專題、誠信專題、愛國專題、調研專題。這些專題既有學生個人實踐也有小組實踐。方案確定后,任課教師還要熟悉方案,吃透精神,正確指導學生實踐。
(2)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實踐教學方案,選擇實踐專題,設計自主實踐方案
教師依照方案對學生進行培訓指導。要求學生在兩周之內,自愿組合實踐小組,確定學習小組組長,選擇所要探究的專題,設計并提交個人及小組實踐方案。
(3)學生及小組自主實踐,匯報成果、交流研討
學生根據(jù)自己和小組的選題,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開展實踐活動。任課教師要加強實踐過程指導,為學生提供資料支持,方法指導,以保證學生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學生及小組選擇的每個專題要完成一篇書面報告,每個學生交一份實踐總結。在學期結束前,安排2節(jié)課進行專題匯報和交流研討。
經(jīng)過兩年來的教學實踐,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收到較好的效果,學生滿意度較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該實踐教學模式突破了以往制約基礎課實踐教學有效性的“瓶頸”,教師科學規(guī)劃、全程指導,學生全員參與,實施規(guī)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切實提高大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基礎課”學生自主實踐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完善
1.提高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指導能力
一些教師因為實踐經(jīng)驗少,社會閱歷淺,創(chuàng)新意識淡薄,創(chuàng)新能力不夠,在指導學生時力不從心。因此,開展實踐教學首先要培養(yǎng)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教師的指導能力。
2.形成合理有效的評價體系
目前,“基礎課”實踐教學的評價主要由任課教師完成。任課教師根據(jù)實踐教學專題制定的量化評價標準,對學生參與活動的態(tài)度及其表現(xiàn),學生在收集資料、處理問題時所運用的策略情況,撰寫專題報告或總結的質量等給予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過于簡單,只關注結果而忽視了過程。大學生是實踐教學的主體,教師應該在實踐教學活動一開始就讓學生了解并掌握評價標準,學生依據(jù)評價標準開展對教師指導的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之間的互評。
參考文獻:
[1]劉書林.《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師參考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榮發(f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實踐性教學:理論與探索[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3]孟愛玉.高校“思政課”實踐性教學的“瓶頸”與“途徑”[J].新課程研究,2008(17).
作者簡介:孟愛玉,1969年12月出生,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思政課教學、德育。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