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小學從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這為初中英語的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本文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小學 英語教學 銜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2-0126-0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小學英語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初中英語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小學英語是初中英語的基礎,初中英語是小學英語的延續(xù)。它們既相輔相成,又相對獨立。如何使小學英語向初中英語自然過渡是防止兩極分化、提高基礎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一定要把中小學英語教學很好地銜接起來。
首先,教師從自身做起,特別是中學英語教師,要通讀小學英語教材,熟悉小學英語教材教法,以便融會貫通,達到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建議中學教師經常去聽小學英語課,相互交流中小學英語教學信息,以便掌握小學英語教學規(guī)律,明確小學英語與中學英語的異同處,以便找準銜接點,包括詞匯、語法項目和語言功能等。其次,教師要明確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特點,制定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讓中小學英語教學很好地銜接起來。
一 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特點
1.小學
優(yōu)點:教學設計重視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過程能達到輕松愉快的目標。
不足:課堂教學注重口語能力,對語言知識落實不夠,基本技能訓練不夠,語言準確率較低。
2.中學
優(yōu)點:注重訓練交際能力,教學過程也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活動訓練“四會”,強調學生的有效參與。
不足:中學更注重應試教育,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習過程枯燥乏味,有些“任務”脫離實際,教學有效性有待提高。
二 中小學英語的學習目標
小學目標:興趣優(yōu)先,聽說為主。
初中目標:知識能力優(yōu)先,聽說讀寫并重。
三 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存在著嚴重的各自為政、相互脫節(jié)的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英語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整體的英語學習能力。小學英語教師責怪中學英語教師沒有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味強調英語知識的傳授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而中學英語教師又埋怨小學英語教師沒有為學生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記得有一次,我們十幾個小學英語教師和中學英語教師在一起討論中小學教育教學問題,在說到課堂教學時,很多小學英語教師都表達了上課時大都注重口語表達,每天都重復一些日常用語,但小學隔幾天才上一堂英語課,學生容易遺忘,對英語的學習沒起到應有的作用。
四 解決辦法
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可制定一個分步教學的策略,將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好。
小學三年級:在培養(yǎng)興趣的基礎上,同時培養(yǎng)聽讀習慣。小學生的發(fā)音,尤其是26個字母的發(fā)音不夠準確,語音語調方面也存在問題。要利用早讀或英語課堂,培養(yǎng)學生跟著磁帶或其他有聲教學媒體準確朗讀的習慣,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聽原汁原味的英語,讓學生擁有純正的發(fā)音,也為記憶單詞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四年級:開始規(guī)范英文書寫的習慣,同時兼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利用安排抄寫的作業(yè),強化學生英文的書寫。也可開展書法比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求達到書寫規(guī)范的目的,真正做到“聽說領先,讀寫跟上”。
小學五年級:在兼顧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情感,與學生交朋友,讓學生盡可能地了解教師,加強交流,包括對一些興趣愛好、學習方法的交流。由于喜歡某學科的教師而把某學科學得非常好的學生是常見的。
小學六年級:在興趣培養(yǎng)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預習、復習方法的指導。每節(jié)新課學習之前,給學生布置具體的預習作業(yè),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借助生詞表,有的放矢地研讀對話或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基本內容。遇到不明白的疑難詞組,要求學生直接在課文中標出來,以便在課堂學習時注意關注,這能為進入初中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初中一年級:適時滲透音標教學和少量的語法教學。在滲透音標教學時要根據先易后難的順序進行,引導學生將語音和拼寫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養(yǎng)成按讀音規(guī)則拼讀、拼寫單詞的習慣。同時,學生在拼讀單詞時,教師借機滲透音節(jié)、字母組合的發(fā)音和拼讀規(guī)則,集音素、音節(jié)、字母及單詞教學于一體,使學生的拼讀技能得以提高,引導學生逐漸認識語音規(guī)律。
初中二年級:在兼顧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創(chuàng)造大量機會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操練和運用相關語法,同時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及時歸納總結重點,善于積累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初中三年級:在初中一、二年級學習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做好以下幾點:(1)要求學生要記筆記,并且定期復習筆記本
上的知識點。(2)做題時要學會注意所考查的重難點;做閱讀時,要在原文畫出答案的出處。(3)要定期對所學的知識點,如單詞、詞組、句型、語法等進行總結,寫在筆記本上。
五 實踐成果
我曾有幸到小學六年級去兼職擔任一學期的英語課教學。本人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個性化潛能發(fā)展的需求,在原有校本課程的基礎上,開發(fā)了以“英語歌曲教學”為主題的校本課程。在教學中利用歌曲教學,以歌導學,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欲望和熱情;以歌促學,鞏固和深化學生所學的知識和重難點(字母、詞匯、句型);以歌成學,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的多元智能,形成積極、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這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培養(yǎng)。在家庭作業(yè)布置方面,我給學生布置了具體的預習作業(yè),告訴學生可以使用工具書;同時要求學生遇到不明白的疑難詞組,要直接在課文中標出來,在上課時直接向老師提出來。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我都及時進行了表揚,有時還有禮物對他們進行獎勵。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們紛紛表達,他們喜歡上我的英語課,希望我能一直擔任他們的英語教學。
我在回到中學上課時(我上的是初二年級),按我所列的初二所要求的做法,馬上調整教學方案,認真把握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種直觀教具營造生動的語言交流情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英語,體驗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同時利用競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點,并在競賽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在語言點操練過程中,及時教會學生自主歸納總結重點。經過一學期的努力,這個班學生的成績漸露尖角,我為他們感到高興。
我相信,如果中小學英語教師能按照統(tǒng)一宏觀的教育教學方案,共同努力,朝著同一目標努力,中小學教學脫節(jié)問題就可以解決,中小學英語教學自然地銜接好。我們都知道,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是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重大課題,也是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難點。做好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不僅是小學英語教師,也是中學英語教師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應當常抓不懈。小學英語教師和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共同努力,盡力做好銜接工作。應該加強中小學教研活動,小學教師和初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進行互動,及時統(tǒng)一思想,然后統(tǒng)一行動。唯有如此,方能迎來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全新局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陳琳.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