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中,我成了伸手不見五指的盲童。
眼前是無邊無垠的黑暗,四周死一般的沉寂,恐懼、驚慌吞噬著我的靈魂。
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我起床,試圖尋找衛(wèi)生間的門,但,看不見。我扶著墻壁,跌跌撞撞,好不容易解決了“內(nèi)急”;我要刷牙,記憶中,爸爸的牙刷是藍色的,媽媽的是紅色的,我的是綠色的,可是我,看不見,無奈,胡亂抓了一把,含了口水,開始了洗漱。
早餐。我觸摸著桌上的食物。這是什么?沒等我回過神來,清脆的玻璃聲和牛奶的流淌聲提醒我,杯子打翻了。我,看不見。
好香!是熟悉的烤面包的味道。餐桌上,循著香氣飄來的方向,我摸到了一塊面包。哇!好燙!手上立即起了水泡。
隱約間,我聽見有人嬉笑,竊竊私語。
“瞧她那樣兒,衣服都穿反了?!薄皩ΠΠ。憧此目圩佣伎坼e了?!薄芭^散發(fā),像個瘋婆子。”
我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衣服、頭發(fā),確實如他們所說。
生氣,羞愧,懊惱,絕望!
我像剛出籠的獸一樣,沖出門口,向外狂奔。我要離開這個地方。
刺耳的汽車喇叭瘋狂地鳴叫著,一路上司機們的怒罵聲充斥耳畔,“你眼睛瞎啦,在大馬路上亂跑!”
我是瞎了。我,看不見。
我飛奔至山頂,感到陣陣寒意襲來。
腳下小石子掉落下去,沒有了聲響。很好,這里很高!
夠了,這樣的生活,我要和你說再見。
從此以后,我再也不用忍受別人的譏諷、恥笑,我再也不用忍受這暗無天日、毫無意義的生活,我再也不要讓家人為我痛苦不已。讓這一切都結(jié)束!
萬念俱灰,我邁開了步子。
突然,一只溫暖的小手拉住了我。
“你是誰?”
“海倫·凱勒?!?/p>
“你為什么要救我?”
“因為我和你一樣,多年前,我也站在這里,想跟你做一樣的事情?!?/p>
“那后來呢?”
“盲人的世界同樣精彩。我們可以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依靠盲文,我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暢游浩瀚的書海。沒有了眼睛,我們卻擁有好于常人的聽覺和觸覺,甚至做很多正常人無法勝任的工作,我們都游刃有余?!?/p>
“那你現(xiàn)在在做什么?”
“我現(xiàn)在在某公司制造部,一個制造感光材料的部門。視力正常的人一旦走進暗室,就如司機駕駛著失控的汽車一樣不知所措,而習慣了在黑暗中生活的我們,在暗室里自然而熟練地操作著工作程序。請堅信,上天關閉了我們明亮雙眼的同時,又開啟了另一扇美麗的窗戶?!?/p>
我,明白了。
清晨的鳥叫聲打破了四圍的寂靜,刺眼的陽光透過窗簾鉆進房間。
我睜開雙眼,原來是一場夢。
枕邊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靜靜地躺在那里,仿佛跟我一起迎接新的一天。
創(chuàng)新點評
這篇讀后感的選材并不新穎,但是作者卻另辟蹊徑,以夢境的形式親身體驗了盲人的生活。在敘述的過程中,細膩真實、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人物的想法、態(tài)度在讀者面前展露無遺。文章的結(jié)尾,通過夢醒時分,發(fā)現(xiàn)枕邊的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關鍵是我們面對挫折時的態(tài)度。弱者選擇退縮,而強者選擇堅強。我們要挑戰(zhàn)自我,努力開創(chuàng)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
【指導并置評:鄭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