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導(dǎo)入】
她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身邊,在墳旁跪下,從黑色的大圍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蠟燭來。這一支和墳上的快點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樣,顯然是一對。老婦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蠟燭頭,把那新的一支點著,插在那老地方。
——[前蘇聯(lián)]西蒙諾夫《蠟燭》
閱讀心得
走→跪→取→蹲→拾→點→插。這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出年老體衰的老婦人對紅軍就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體現(xiàn)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lián)紅軍的深厚感情。
【技法點睛】
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主要是把特定情境中人物的行為舉止展現(xiàn)出來,使其鮮活真切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動作描寫是否成功,主要看它是否能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質(zhì),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那么,如何才能使動作描寫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作用呢?同學(xué)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善于觀察,字斟句酌。寫作源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細心觀察周圍人物的言行舉止,最好抓住能表現(xiàn)其心理活動狀態(tài)或性格特點的動作,并用最恰當?shù)淖衷~加以描述。好比賈島推敲的故事,為了一個字竟憂思不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苦吟詩人。
二、注重細節(jié),妙趣傳神。描寫人物動作時應(yīng)力求細致真切,能極力展露人物的心理情態(tài),甚至收到一字傳神的藝術(shù)效果。如“突然他把手一伸,兩個手指一掐就把蜻蜓捉住了。”這里的一“伸”一“掐”,將人物動作的迅疾之勢盡數(shù)展現(xiàn),極有妙趣!
三、發(fā)揮想象,形象生動。除了真實地描寫人物動作,我們也應(yīng)發(fā)揮想象,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讓人物動作形象可感。如“他凝神閉目,深呼一口氣,慢慢張開雙眼,鼻翼翕動,立刻小跑起來,用力在踏板上一踩,左腳尖彈起,快速與右腳并攏騰空飛躍,像一匹凌空騰飛的駿馬在半空中劃出一道閃亮的弧線?!蓖ㄟ^一連串的動作描寫,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跳遠動作刻畫得形象逼真。
【練筆作文】
奶奶的薰衣草香包
方 宇
思念是一劑情感療傷的苦藥。
——題記
雖然我早已過了掛香包的年齡,但每次打開儲物盒,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十字繡花的薰衣草香包,我像對待珍寶一樣小心翼翼地拿起它,撫摩著它上面娟秀質(zhì)樸的花紋,那凹凸有質(zhì)感的花紋里似乎飄散出一股溫情似水的幽香,勾起我對歲月往事的苦澀與甜美的回憶……
奶奶是這個世上最疼我的人。因為父母外出打工,我從小是在奶奶身邊聽故事長大的。奶奶給我最深刻的印象除了愛穿那件樸素的麻布外衣外,就是會做各種美麗的薰衣草香包。
有一次,我得了濕疹,晚上難以入眠,奶奶獨自帶我去就診,可并不見效。聽說薰衣草有袪除濕疹、催眠安神的功效,奶奶便四處尋來薰衣草種子,栽種在家門前的土地上;等花開了,她便將花蕾收集起來作為制作香包的材料。然后,她將壓箱底的“寶貝”全拿出來,先用剪刀裁剪出一塊布料,用黑筆在布面上輕輕地描了幾筆,一幅美麗的花鳥吉祥圖案便呈現(xiàn)在眼前,接下來便是最耗時、最費力的刺繡了。針線在奶奶手指間起落,像歡快的魚兒在水中游弋,不時濺起朵朵美麗的水花;不一會兒工夫,刺繡作品完成了。奶奶將薰衣草花蕾小心倒入香包中,再用針線縫合好,一個漂亮幽香的香包就完工了!此后,我每次入睡時便將香包掛在胸前,慢慢地,我的濕疹竟然下去了。所以,后來每次奶奶做女紅時我都被吸引駐足,仿佛在欣賞一次絕妙的工藝表演,令我驚嘆不已!
奶奶已經(jīng)不在了,我再也不能感受到那種無言關(guān)愛的溫存了,但奶奶的音容笑貌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
點評
愛在點滴細微處,讓“我”的心靈為之感動。正因如此,不管是“我”對奶奶的思念還是奶奶對“我”的疼愛,都通過一系列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比如“撫摩”這一描寫傳達出“我”對奶奶那份沉甸甸的敬愛之情;奶奶縫制香包的過程,動作連貫,在表現(xiàn)奶奶手巧的同時流露出她對“我”的一片濃情。另外,“像歡快的魚兒在水中游弋,不時濺起朵朵美麗的水花”的比喻形象生動,令人浮想聯(lián)翩!
【現(xiàn)場演練】
以“我所喜歡的傳統(tǒng)民俗”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思路點撥:傳統(tǒng)民俗的表現(xiàn)形式是豐富的,如歌舞表演、祭拜儀式、飲食文化等,你可以選取其中一個最為精彩的場面,著重描寫人物的行為動作,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從而感染讀者,展現(xiàn)傳統(tǒng)民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