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警察大學生是當代大學生中重要而特殊的群體,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與國家安全關系密切。如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求具有鮮明公安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機制,是培養(yǎng)塑造共和國公安事業(yè)優(yōu)秀預備人才的重要保證,更是增強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和針對性的根本要求。
【關鍵詞】公安院校 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2-0001-02
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與公安院校培育機制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高校對大學生價值觀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水平。警察大學生要求其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國家使命感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并具有吃苦耐勞、嚴于律己、刻苦學習、樂于奉獻、舍己為人、團結群眾、忠于執(zhí)法的警察意識和品格。因此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踐行“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培養(yǎng)政治堅定的合格預備警官的內在要求。
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在公安院校學生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公安院校政治建警辦學方針的內在要求
人民警察擔負著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使命。公安隊伍作為黨的重要執(zhí)政工具,具有鮮明的政治性,這就要求公安隊伍必須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仰,而作為公安隊伍培育堅定的后備力量的公安院校則必須將政治建警放在重要位置。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公安院校的各項工作,確保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
2.互聯(lián)網時代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當前在校的公安院校學生大多是“90后”,他們生活在社會轉型時期,獨生子女占多數(shù),開放程度高、信息量大、思想變化快、個性意識強等較為鮮明的時代特色在他們身上有充分體現(xiàn)?!?0后”的成長發(fā)展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高度發(fā)展,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則在信息傳播途徑上顛覆性地進入了自媒體時代。各種網絡平臺的發(fā)展,讓各種信息參差不齊,如果不加以判別和引導,則極易受腐朽落后思想的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引導公安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及明確成長的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3.實現(xiàn)中華民族“中國夢”的需要
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中華民族“中國夢”的具體內涵?!爸袊鴫簟笔菄曳睒s發(fā)展的偉大目標,也是每個公民的歷史使命,更是當代大學生的重要任務。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歸根到底還是由這個國家的教育水平決定的,而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用正確的價值觀指導學生今后走向社會的行為實踐。公安機關作為社會管理與服務的重要國家機器,與社會有著深刻的聯(lián)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指導每一個公安院校大學生的行為體系,為適應時代發(fā)展打牢基礎,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振興的“中國夢”打牢基礎。
三 加強公安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對策與途徑
要緊密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切實引導公安院校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1.注重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加強理論武裝
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根據(jù)思想政治教育課課程特點,調整充實教學專題,全面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深化課堂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鼓勵思政課教師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設計與實施大學生校園訪談、校園微調查、課堂情景劇、微電影、經典研讀以及課堂辯論賽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促進知行合一。通過“形勢與政策”課堂,以專題報告的形式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
2.注重與宣傳培育相結合,增強認知與認同
充分利用網站、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和新媒體技術以及櫥窗、報刊、宣傳欄等傳統(tǒng)陣地,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基本內容和“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要求處處可見,人人知曉。廣泛開展學習討論活動,通過每個黨支部一次專題活動、每個班級一次專題班會、每個團支部一次主題團日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討論中提高認識、凝聚共識。在先進人物評選及各類獎學金及榮譽稱號評選中,將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況納入考評條件中,以評促建,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堅定價值追求,自覺將個人奮斗融入國家需要。
3.注重與文化涵育相結合,增進文化育人
要以學生為主體,堅持“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的工作原則,開展文化主題活動。升國旗儀式、清明節(jié)祭奠先烈、五四青年節(jié)、紀念九一八、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國家憲法日等都是具有鮮明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活動。要更好地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增加活動參與性。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去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才能最終內化為其個人的核心價值觀并引導其日常行為。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新媒體的傳播方式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大學校園中。只有將校內各種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學??梢酝ㄟ^校園廣播站定時播放時事新聞,讓學生加強對國際國內大事的了解,利用校園官方微信平臺,時刻關注時事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政治敏銳性的同時,將核心價值觀建設加入其中。學??梢栽谛@網增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聯(lián)的版塊和內容,讓學生瀏覽這些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學生喜愛的社交平臺,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注重與實踐化育相結合,推動自覺踐行
要以社會實踐、公安見習實習和志愿者服務活動為載體,引導公安院校學生在實踐鍛煉中了解國情、服務社會。一是開展“學雷鋒”常態(tài)化社會公益活動。依托校內外社會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學雷鋒志愿者活動月、社區(qū)共建常態(tài)志愿服務和專項志愿服務工作為主要載體,廣泛開展社會公益服務、義務支教及幫困扶貧等活動。二是推出“黨員先行”計劃,組織學生黨員著力落實“服務先鋒”行動計劃和“成才表率”培育計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價值準則、轉化為自覺行動。組織學生黨支部與社區(qū)實施紅色“1+1”共建,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學風引領”和“課程答疑”活動,組成多個引領團隊,幫扶存在嚴重學業(yè)困難的同學;組織學生黨員在“成才表率”計劃中“亮明身份”,分別在學業(yè)表率、生活表率、實踐表率、創(chuàng)新表率等方面制定計劃,明確目標,督促成長。三是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活動,由師生提名部分學生參評自強之星,深入宣傳他們的感人事跡。
5.注重與制度保障相結合,增強制度約束
一是健全規(guī)章制度。印發(fā)《踐行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制定《學生考試紀律與學術規(guī)范》《大學生誠信公約》《學生宿舍文明行為公約》《學生誠信檔案管理辦法》等規(guī)章制度。二是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將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內容,制定考核實施細則,并作為評獎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jù),建立健全工作檢查、督促和考核機制。
參考文獻
[1]魏國亮.公安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實踐探論[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5)
[2]董艷.大學生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J].領導科學論壇,2015(3)
[3]張志祥、胡子鳴、張音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機制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4)
[4]王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育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2)
[5]吳恒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探究[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