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鄲城縣種植黑皮冬瓜已經有近10年的歷史了,栽培面積逐年擴大,全縣種植面積目前已有1334萬平方米以上,形成了區(qū)域化種植,規(guī)?;l(fā)展的冬瓜生產區(qū)。
二、栽培方式和條件
鄲城縣黑皮冬瓜的栽培方式主要是架冬瓜,它的特點是:較好地利用空間,不但提高坐果率,而且使果實均勻。冬瓜是一個喜溫、耐熱、喜水、喜肥的蔬菜品種。根據(jù)冬瓜對光溫條件需求的特點,適宜鄲城縣種植是春夏季。
三、缽土配制與種子選育
選用無病蟲的田土過篩與腐熟農家肥、復合肥等制成缽土,要求疏松、保肥、保水、營養(yǎng)全。種子要抗病、優(yōu)質、豐產、耐貯運、商品性好、適合銷售市場的品種,如:南海黑皮冬瓜、廣州黑皮冬瓜等。
四、冬種催芽與播種
黑皮冬瓜種子催芽一般用55℃溫水先浸10分鐘(邊浸邊攪拌),然后,再在常溫下繼續(xù)浸8小時,最后,放在30℃左右溫度下催芽(有條件的可用恒溫發(fā)芽箱催芽)。播種前一天要將缽中營養(yǎng)土澆透,播種深度2厘米,每個營養(yǎng)缽播發(fā)芽種子1粒,然后撒細土架棚蓋膜。苗齡30后天即可移植入大田,種植前3天,可噴藥噴肥,做到帶肥帶藥移植。
五、施肥、整地與合理密植
施足基肥,一般以優(yōu)質農家肥為主,每667平方米不少于2000公斤,化學肥料為輔,每667平方米施45%控釋復合肥1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黑皮冬瓜植前耕耙整細,地表均勻一致,整地后做好畦面。黑皮冬瓜的栽植密度因品種、栽培方式與栽培季節(jié)而不同。要根據(jù)品種特性和栽培條件適當密植。一般春季栽培每667平方米植650株左右;夏瓜可每667平方米植750株左右。
六、肥水與田間管理
冬瓜需肥水較多,一定要施足基肥,還要不斷追肥。追肥應按照植株的需要,掌握前輕后重、由淡到濃、防止早衰的原則;黑皮冬瓜對水的要求較高。幼苗期晴暖天氣要早晚淋水,溫度低時適當減少灌水,瓜膨大期需要水分較多,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田間管理主要有:
1.壓蔓:將瓜藤在植株周圍畦面打個圈,用土塊壓在節(jié)上。
2.引蔓:當瓜蔓長有16個節(jié)時便可引蔓上架。
3.摘除側蔓:黑皮冬瓜只留主蔓,其余及時摘除。
4.留瓜:黑皮冬瓜在第28~30節(jié)間留瓜。每株只留一瓜。
5.護瓜:黑皮冬瓜體大、個重,為避免冬瓜被風吹落,要用布條等套住瓜柄,然后再縛在瓜架橫竿上。
6.采收與貯藏:黑皮冬瓜開花至初收要48天。采收前5天噴施20%二氯異氰尿酸鈉給冬瓜滅菌;貯藏地要陰涼、通風、干燥。
七、病蟲害防治
(一)苗期主要防治猝倒病、根腐病、蚜蟲等。
1.猝倒病是冬瓜苗期的常見病害,在早春育苗中,常引起大片的幼苗死亡。防治方法在發(fā)病初期噴施70%甲基托布津30克,加72%農用鏈霉素10克,兌水30千克噴淋。
2.在黑皮冬瓜定植后始發(fā)病害,發(fā)病初期晴天中午出現(xiàn)暫時性萎蔫,開始還能恢復;后終因不能恢復而枯死。防治方法在發(fā)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30克,加80%乙蒜素10毫升,兌水25千克灌根,每667平方米用藥液50千克。
(二)成株期主要防治葉斑病、病毒病、炭疽病、枯萎病、疫病、蝸牛、蚜蟲、菜青蟲等。
1.葉斑病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靠雨水濺射傳播蔓延。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均勻噴灑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
2.病毒病主要在干旱、高溫、蚜蟲多的季節(jié)容易發(fā)生。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先噴施10%吡蟲啉20克,兌水30千克滅蚜,防止蚜蟲傳播病毒,每667平方米再用20%二氯異氰尿酸鈉噴霧,間隔5天再噴施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