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新、老葉片均可發(fā)生,一般先從下部老葉開始發(fā)病。發(fā)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褪綠小黃點,后擴展為邊緣不清晰的淺黃色斑。病部背面產生薄層白粉狀物。嚴重時,整片葉背布滿灰白色的粉狀物。有時斑中央有壞死斑點。最后,葉片變褐枯死、脫落。葉柄、莖和果實受害時,葉產生白粉狀霉斑。
二、發(fā)病條件
由于囊菌亞門韃靼內絲白粉菌浸染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絲或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或在田間宿根雜草上越冬。另外,病菌分生孢子在干燥條件下,離開殘體也可存活幾個月。當氣候適宜時,病菌通過氣流傳播??諝鉂穸鹊陀?0%的稍干燥條件下,病菌才能流行。病菌發(fā)生的溫度范圍為10~35℃,適度為15~25℃,晝夜溫差大時,有利于白粉病的發(fā)生。
三、防治方法
1.種植時選擇抗病性較好的品種,從根源上減少辣椒的發(fā)生概率。
2.栽培管理。選擇地勢較高、透風向陽、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前深翻土壤。在保護地內,保持適宜的空氣濕度,防止土壤干旱和空氣過干燥。合理施肥,增強抗病性。合理密植,促進通風透光。徹底清除病殘體和田間雜草。
3.化學防治。防治辣椒白粉病一定要早,最好在每年將要發(fā)病的時候,就隔幾天用一次藥,不等到它露頭,就把它壓回去。
有人擔心這樣是不是浪費了藥,其實不然,因為等發(fā)生了再用多少次好藥,往往也控制不住。而且預防時使用的殺菌劑多半是比較便宜的保護劑,而等到發(fā)生了就是使用很貴的內吸殺菌劑,也不容易將其控制住。因此,還是早防比較好。
目前可用來防治白粉病的藥劑不少。可使用的保護劑有:50%硫懸浮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內吸殺菌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5%粉銹劑乳油1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2000~30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500~600倍液、62.25%仙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或25%禾益粉星膠懸劑1500倍液。
復配劑有:40%多硫懸浮劑400~500倍液。農業(yè)抗菌素有:2%的農抗120.2%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
此外還有一些保護地專用殺菌劑:45%百菌清煙劑250克/667平方米、5%百菌清粉塵劑1千克/667平方米等。在如此之多的聚集面前,究竟使用哪一種為好?
發(fā)病前可使用保護性殺菌劑和煙劑;發(fā)病后使用內吸殺菌劑,在使用內吸劑的時候要注意病菌的抗藥性。在使用多菌靈及加托布津效果不好的地方,可換用粉銹寧或福星,粉銹寧及福星效果不好的地方,可用世高和腈菌唑,嚴重時可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或25%禾益粉星膠懸劑1500倍液。鄰近采收的地方可用武夷菌素和農抗120。
近年,在防治辣椒白粉病時使用10%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3000倍液與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的混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50度白酒50克,加溫水25千克,攪拌均勻,對蔬菜進行葉面噴灑,可預防白粉病,對于已經患病的蔬菜,可直接噴灑病株葉面,直至白色銹狀物被沖洗干凈為止,連用2天,效果也不錯,而且價格低廉,不產生藥殘,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