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電力系統(tǒng)的不斷擴大和發(fā)展,變電站的繼電保護與二次系統(tǒng)在保證一次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當一次系統(tǒng)出現異常狀態(tài)或發(fā)生故障時,急需要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將故障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并且迅速切除,以保證其他設備的正常運行?;诶^電保護和二次系統(tǒng)的重要性,老舊變電所的改造工程日益增多,文章主要以變電所改造工程中二次回路出現的問題探討如何正確分析及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繼電保護;二次回路;保護裝置;開關
近幾年來老舊變電所的改造工程日益增多,在改造工程中時常會遇見一些故障,下面我就二次變改造工程中所遇見的一些問題及好的試驗方法拿出來與大家進行分析探討。
今年1月份我們班對66kV東園變電所進行了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更換,在此之前,東園設備已經運行了12年,已超出繼電保護設備運行10年的期限,設備未更換前經常出現保護裝置斷電后,某部分插件損壞的現象,這次我們更換了所有的保護及自動裝置,10kV開關柜為小車開關,未進行更換。我們按照事先預計的進度完成了立屏,二次回路接線,在接線完成的情況下我們自己先對二次回路進行效驗,然后再和集控中心進行傳動試驗。在我們對10kV開關進行了手分手合時,發(fā)現有好幾條線路開關合上就跳,通過幾次嘗試后依然存在此情況,我們通過保護屏圖紙查找,分析有可能保護裝置出口接點粘連或是在手合的瞬間保護裝置有跳閘接點輸出,使得開關合上就跳,于是我們先用數字表量了一下137(跳線),如果是正電說明接點處于動作狀態(tài),但是測量后發(fā)現其沒有正電,于是我們用萬用表監(jiān)視合閘瞬間看看137(跳線)是不是有正電輸出,通過測量也沒有正電輸出,排除了保護裝置的問題。我們分析有可能是因為開關在合閘過程中發(fā)生脫扣使得其沒有走到行程就掉了下來。于是我們找到檢修人員把現象介紹之后讓其對開關進行處理,檢修人員經過試驗后告訴我們開關本體沒有問題,在做開關分、合閘試驗時開關動作正確。之后我們再次查找問題所在,通過操作回路測量發(fā)現操作回路正電有時130V,有時又是110V多,此時我們用的直流是直流饋出屏上的直流,懷疑是不是直流不穩(wěn)對其照成的影響。我們把從直流屏來的線斷開后,用自己小裝置輸出穩(wěn)定的直流再次試驗發(fā)現開關還是合上就跳開,通過詢問直流廠家直流變化問題,廠家解釋為了判直流接地,隔一段時間就在正極或是負極自動投切電阻,有時電壓會有偏差,但都是不會影響保護正常動作。我們懷疑問題還是在開關,因為以前運行時就出現過類似情況,我們又對開關柜圖紙進行了分析(如圖1-1):
從圖1-1可以看出能讓開關跳閘的一共有三個來源:(1)開關柜上的就地分合開關把手TA(此功能以前就一直拆除,公共端和正電斷開);(2)保護屏來的137(跳線),量了也沒有正電;(3)還有就是圖紙上LS,其為限位開關接點,當開關處于工作位置或是試驗位置時此接點打開,當開關處于正常工作位置運行時,由于某種原因脫離工作位置時,此接點接通,開關跳閘,我們用萬用表量了LS接點的兩端發(fā)現都帶正電,斷開直流后再次測量此接點為接通狀態(tài),問題就出在這里,但是我們回過來又想一下,檢修人員做實驗室為什么就沒跳那?此接點一直接通,正電就一直都有,只要開關合上,斷路器輔助接點DL轉換瞬間就應該跳閘才對,通過詢問他們如何做的實驗發(fā)現其在做合閘試驗室,7(合線)上卡正電,-KM卡負電;做跳閘時,37(跳線)上卡正電,-KM卡負電,由于+KM沒有一直帶正電,所以產生了合閘、分閘都正確的結果。
我們改造的這個變電所是更換一次設備和全部保護裝置,所以我們還需要對更換的CT(電流互感器)進行特性試驗。其實在CT更換時,我們不必著急去做電流互感器特性實驗,等到二次回路接線全都完畢的情況下再從一次加電流既可以看出變比及極性,還可以驗證電流回路的正確性。我們在回路接線全都完成的情況下采用一次通流看裝置二次采樣值的方法對電流回路接線的正確性進行檢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試驗裝置電流輸出值有限,而電流互感器變比都較大,折算到二次值也就是幾百毫安,就拿我們班當時做的某條線路來說,CT(電流互感器)變比為1600/5,相當于320/1,我們一次加32A,二次應該出0.1A,在看A采樣時,發(fā)現有時出0.09,有時又為0,時斷時續(xù),A相通道零漂原本0.04,要不仔細看很容易以為采樣值正確,照成回路開路。針對此情況,我們通過分析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裝置連片短接錯誤或是CT回路螺絲松動造成虛接。二、裝置采樣值不準確。
三、戶內到戶外端子箱之間校錯電纜線芯。四、廠家出廠時裝置內部線錯誤。
從我上班至今的10年工作中有些經驗可與大家分享,繼電保護裝置及二次回路元件還有可能存在一些隱形故障。如PT、CT本體、保護出口壓板、保護裝置插件連接處、二次回路接線各端子、關纖通道等。造成隱形故障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①裝置的一些隱形故障,如元件老化失效、元件損壞、各插件接觸不良等。②二次接線端子松動,接觸不良③現場人員誤碰、誤動保護設備。④保護裝置未嚴格按校驗規(guī)程校驗。⑤二次回路的寄生回路。⑥保護設備運行環(huán)境差。⑦相關人員對設備維護不到位。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繼電保護及二次回路隱形故障是完全可以預防的。使用目前國內比較先進的保護設備,主保護裝置具有自診斷功能,對于裝置的一些異常情況都能進行在線監(jiān)測。關鍵的問題是必須加強設備管理,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建立健全設備的基礎技術臺帳。作到設備維護、檢修到位,人員工作到位,將設備的一些細微變化記錄在案,對運行設備的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對于一些老舊設備應盡快更換,而且在整組試驗時應按照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的項目進行逐項試驗,盡量降低設備故障的危害,使系統(tǒng)和電氣設備避免大規(guī)模的事故。
參考文獻
[1]電力行業(yè)標準 DL/T 667-1999 idt IEC 60870-5-103:1997.
[2]供電中級工培訓教材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2007.
[3]東北電網繼電保護技術規(guī)范,2009.
作者簡介
李云峰,性別:男,出生年月:1983年02月,畢業(yè)學校:沈陽工程學院。職務職稱:技術員,技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