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是極為復雜多變的,即使是在一節(jié)課上,學生也常不能始終如一,保持穩(wěn)定的積極狀態(tài)。在英語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技能,要求學生積極參加言語實踐活動?;顒又须y免會有許多重復,也少不了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重復會使人感到厭煩,錯誤的改正也不是很方便的事。特別是英語學習中,總是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困難。有些音不易發(fā)準,有些語言現(xiàn)象使人費解甚至怪誕。有時聽不懂呈示的話語,有時答不上教師的提問。特別是最初所學的語言材料總是非常簡單、幼稚,很難喚起學生的興趣。而教師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要上好每節(jié)課,而且要求學習者積極對待英語課業(yè),自覺進行各種言語練習。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策略;提高方法
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指在單位時間內英語老師完成英語教學任務的工作量。根據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需要學生在英語的口頭表達上、語言知識上、文化意識上做到綜合的提高,為以后終身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優(yōu)化課堂教學目標,是英語教學的基礎
目標教學是構建素質教育的重點,教師在上新課前,首先弄清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用書上提示的教學步驟,再分析學生達到這個目標的難點是什么。并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反復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每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把教學目標及時交給學生,讓學生心里有數,從而達到了教有目標,學有目標,指導檢查也有目標,使之在課堂上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順利完成制定的教學目標。
二、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
首先,應大力提倡并實行“啟發(fā)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把傳授知識的過程當做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庫,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注重學習水平層次和個性差異,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一個人一生的學習活動至關重要英語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按照教材體系和學生認識水平,使學生養(yǎng)成如下幾方面的學習習慣:語音為首的聽說習慣、按時預習新課習慣、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習慣、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習慣、聽說讀寫齊頭并進習慣、及時復習所學知識習慣等。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
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領悟能力、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學生學習英語的語音、詞匯和語法過程中,要重視對英語的感知,提高認知能力,提高聽說能力。學生大膽說英語,認真聽英語,能消除英語學習的條件不足和心理障礙。因此,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編導、演出英語短劇,講述英語的精彩,并進行集體交流,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語感。教師也可以組織英語競賽,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通過英語聽力、朗讀、講故事競賽等,提高集中英語學習注意力,及時儲存英語信息,在競賽中加強思考和表達,重視知識集中、概括的過程,增強英語學習語感。
四、要加強詞匯、語法、句型教學及操練
要打好語言能力基礎,詞匯量是寫作的基本建筑材料之一。得心應手地遣詞造句,對于表達文章的思想內容和風格特點具有重要的作用。詞匯量不足或掌握得不好,都會給寫作帶來困難。因而,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教足詞匯量,還要講清楚每個詞的每個意義的使用條件、用法及搭配關系,進行典型同義詞、近義詞比較,點出構詞法等。在通過例句說明的同時,讓學生模仿造句,使學生真正掌握其用法及語義特點。學生只有在較好地掌握了充足詞匯量的基礎上,寫作時才能做到隨心所欲地選擇適合文章主體和風格的詞、意義確切的詞、表達清晰和生動的詞、形象具體的詞,以及符合英語慣用法的詞,以達到較好的表達效果。另外,語法規(guī)則與句型,是英語寫作必備的另一種重要建筑材料。
五、實現(xiàn)課本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的鏈接
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吸收新的知識、信息和材料,了解國內外大事,探究英語事件的背景。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重大事件和課堂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英語話題,用課本知識分析原因和背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走進現(xiàn)實生活,才是更符合學生學習特點、領學生走向終身可持續(xù)性學習的英語學習,并激發(fā)學生不斷積累英語學習的能力,提升英語學習的境界。
六、發(fā)揮網絡資源優(yōu)勢學習英語
信息技術帶來了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變,激發(fā)著人們思維方式的改革和更新。網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學習帶來了教學資源的開放性、交互性,也引發(fā)了全球對英語教學的改革。當前,我們提倡開放性教學,針對教學的封閉性提出,通過多媒體信息化教學手段,拉近學生同英語教學內容的差距,形成伴隨圖像、動畫或者生動的情境的教學過程,可以提高英語學習的情趣,改變英語學習的枯燥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要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形象性、仿真性和直觀性的特點,為學生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并在開放性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交流、合作等,對英語知識進行加工、重組、創(chuàng)新,形成新的整合方式,讓學生能夠更高效地學習。
七、采用多媒體技術
初中英語有文化性、地域性的特征。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受傳統(tǒng)的古板教學方式影響,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突出英語的現(xiàn)代化教學,可以在英語課程中選用多媒體教學,這通過在多媒體課件中添加圖片、視頻等網絡元素,使英語課件變得生動形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也可以模仿多媒體中視頻里的人物進行相互對話,學習他們的發(fā)音標準、語言習慣以及相應的肢體動作。多媒體教學還可以使得英語的講解過程變得簡單,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英語課程中的應用使教學效果得到了提高。由于英語課程多、時間緊、信息量大。以前的英語老師在講課前需要仔細備課,編好教案,在課堂中還要把書中的知識點用粉筆寫在黑板上,這樣一來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有時候教學內容還沒有教授完就到了下課時間,影響了教學效果。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老師可以事先把教學內容制成課件,然后存放與計算機投影儀中,還可以把課件放到網上,在課上沒有鞏固好的同學還可以在業(yè)余時間在網上進行課件查看,這樣一來既免除了英語教師課下備課的勞累,也增加了課堂上英語教師講授的英語內容。
總之,在目前的情況下,初中英語教學需要突破傳統(tǒng)的古板教學模式,要求老師根據國家教育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中心原則,在課堂教學中,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探索英語知識的殿堂,通過英語課堂口語練習,老師課堂上鼓勵式的點評教育,使學生更容易的學習英語知識,完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黃曼霞.中小學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方向[J].醫(yī)藥衛(wèi)生,2009(8).
[2]樂敏.關于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