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增長卻不旺財
10月7日,商家云集的銅鑼灣、尖沙咀廣東道等商圈,卻顯得游客稀少、商鋪冷清。相比以往“黃金周”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火熱場面,今年的國慶被香港媒體喻為史上最糟糕“黃金周”。
根據香港政府入境處數據,今年“十一”黃金周到港的內地游客約為122萬人次,同比上升2.3%,而其他地區(qū)來港游客則下降2.8%,整體上升1.5%。
香港旅游業(yè)議會總干事董耀中說:“我們對這個情況不怎么滿意,因為以前的黃金周內地游客數量都是同比上升10%左右。雖然說內地游客增長了2.3%,但其中來香港轉機的和珠三角地區(qū)當日往返的游客占非常大的比例?!?/p>
游客增長,但并不旺財。香港零售管理協會10月6日發(fā)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黃金周的首五天,香港零售業(yè)銷售額按年下跌了30%至40%。其中,周生生在黃金周的銷量下滑逾10%,珠寶店門前雖說不上門可羅雀,游客下手就沒有先前大方,單筆訂單的交易額平均下跌10%至20%。廣東道的奢侈品門店也只有香奈兒、愛馬仕和Tiffany等幾家偶見幾人排隊等候入場。酒店即便降價一成半至兩成,入住率也只能勉強達到80%。
一家位于銅鑼灣鬧市區(qū)的中藥及燕窩專賣店反映,平時主要做內地游客的生意,但黃金周期間生意額比去年同期下跌20%,人數減少20%-30%。
今年以來,訪港大陸團的人數不斷下跌。香港商務及經濟發(fā)展局局長蘇錦樑稱,9月來港游客整體人數下降4%,內地及非內地游客人數分別下降4.6%及1.6%。經濟大環(huán)境不明朗,周邊國家貨幣對人民幣大幅貶值,一些旅游地放寬簽證措施,香港又發(fā)生過針對內地游客的不愉快事件,令游客人數下降。
正如不少業(yè)界人士所說,香港對大陸客的吸引力正被日、韓和中國臺灣全面趕超,這種“旺季不旺、淡季更慘”的現象或會成為新常態(tài),今后幾年恐難有大的改善。
香港旅議會主席胡兆英亦表示,近年來東南亞周邊地區(qū)旅游競爭激烈,各地均爭相對大陸客放寬簽證,加上不少地區(qū)的匯率大幅貶值,都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他估計,大陸團的數量今后數年都難以恢復強勁增長,或會長期維持于平均每日300多團的水平,旺季時可能高一些,每年的增幅“幾個百分點,慢慢上”。
香港旅發(fā)局再次強調要“救市”:除了會繼續(xù)投放三億港元推廣旅游業(yè),今年還會特別增加8,ooo萬港元給消費項目;此外,還會投入1,000萬港元到配對基金,發(fā)展景點。
零售業(yè)遇冷轉投本地消費
10月2日,香港特區(qū)政府統計處公布,受旅游業(yè)放緩等因素影響,香港8月零售業(yè)總銷貨額同比跌5.4%,跌幅較7月有所擴大。政府發(fā)言人表示,零售業(yè)銷售的前景短期內依然不明朗,與旅游業(yè)的表現及近期股市波動加劇是否帶來進一步的負面影響息息相關。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也公布,旗下大部分會員在黃金周首兩天生意錄得單位數、甚至雙位數跌幅。由于內地客消費意欲轉弱,金鋪和奢侈品店的營業(yè)額按年跌幅普遍為雙位數。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表示,8月一般是促銷減價季節(jié),理應有較理想的銷售表現,但如今卻錄得5.4%跌幅,比預期2%至3%的跌幅更高,這是一個警示。她預計,訪港旅客增長持續(xù)放緩,零售業(yè)大受影響,預計短期內回升的機會甚微。她還指出,香港零售業(yè)最近一年均出現負增長,在經濟學上已屬衰退期,擔心由此會產生漣漪效應,影響香港70萬名從事旅游及零售人員的就業(yè)情況。
此外,香港商業(yè)地產也因沒人“買買買”而變得蕭條。8月,時尚品牌百麗正式關閉位于將軍澳的最后一家專賣店,全面撤出香港;同月,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的手表品牌泰格雅豪(TAGHeuer)關閉位于銅鑼灣羅素街的店鋪;美國輕奢品牌Coach提早兩年遷出中環(huán)皇后大道中旗艦店……原因無外乎租金高,業(yè)績差。
對此,經濟學家關焯照表示,目前香港消費相當程度是本地人士在支撐,若股市和樓市也同時下滑,在負財富效應影響下,本地消費會進一步萎縮,對經濟造成較大打擊。不過,他認為,此前香港的商鋪租金實在太高,雖然已回落了三成左右,但仍處于較高水平,相信還會繼續(xù)下跌。在租金回到正常水平后,香港零售業(yè)可以發(fā)展更多中低檔產品,長遠看反而是好事。
世邦魏理仕香港商鋪服務部執(zhí)行董事連志豪指出,零售業(yè)正在經歷結構性轉變。過去十年,受惠于奢侈品零售商的強勁需求,一線街鋪租金大幅上漲?,F在,由于奢侈品牌紛紛調整租賃策略以節(jié)省成本,而中檔品牌亦期望以合適的租金水平進駐黃金地段,街鋪業(yè)主在商討租約條件時不得不面對環(huán)境的轉變。
此外,一些商家也開始注重香港本地零售消費需求。2004-2014年,本地實際私人消費開支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9%,而同期家庭收入中位數的年增長率是4%。本地消費在中短期內將維持穩(wěn)定,預計股市的短期波動及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對本地消費只會帶來輕微影響。
謝瑞麟珠寶(國際)首席策略暨財務官伍綺琴就表示,不少珠寶店見自由行客減少,改變策略,轉以港客為主打客群。她強調,旅客消費絕對是零售商不可忽略的一環(huán),但旅客消費增長乏力,就需往多方面發(fā)展,如開拓本地市場。該集團除了通過以較時尚、生活化的廣告,吸引更多本地的年輕客戶和中產階層,還將新店選址在本地客較多的居民區(qū)。
出口低迷港商悲觀
受外圍經濟增長放緩、金融市場波動不斷,以及旅游業(yè)持續(xù)疲弱的影響,作為拉動香港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表現低迷。9月16日,香港貿易發(fā)展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出口指數由上季度的46.8急跌至37.1,創(chuàng)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最低水平。貿發(fā)局更將香港全年出口增長預期由原來的3%下調至零。
香港貿發(fā)局研究總監(jiān)關家明認為,全球經濟表現遜于預期,經濟下行的憂慮持續(xù),香港出口難免承受壓力。他表示,歐洲受失業(yè)率高、希臘債務危機及地緣政治危機等因素困擾,日本經濟則持續(xù)收縮,美國加息在即或加大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動和匯率波動幅度,而人民幣貶值幅度低于東南亞地區(qū)貨幣,也將拖累香港出口表現。香港貿發(fā)局預計,在今年余下的時間,全球貿易環(huán)境仍然充滿挑戰(zhàn)。
雖然近期人民幣出現貶值,香港出口多少可以受惠,然而亞洲多國相繼將貨幣貶值,雖然貶值幅度不同,但仍令香港出口面臨的競爭加劇,抵銷人民幣匯價走低的利好作用。全球貿易環(huán)境依然欠缺活力,預期香港全年出口表現僅與去年持平,難以達到去年12月預測的3%的增幅。
港商悲觀情緒加劇。從2015年第三季的香港貿發(fā)局出口指數可見,香港出口商信心顯著轉弱,整體指數由2015年第二季度的46.8跌至37.1,是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數據顯示,香港出口商的負面情緒彌漫主要市場,其對美國、歐盟、日本及中國內地的信心指數全面下跌,其中對歐盟的信心最低,指數為42.8。
香港中華廠商會永遠名譽會長施榮懷表示,很多從事制造業(yè)的港商都在珠三角地區(qū)設有工廠,生產成本上漲及價格優(yōu)勢下降等因素削弱了出口商接單的能力?!拔医佑|到的港商普遍對出口前景表示悲觀,他們壓力很大,已被周邊地區(qū)如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地搶去很多生意。”
施榮懷預計香港出口轉淡的情況會持續(xù)下去,明年整體更有可能出現負增長?!皞鹘y企業(yè)只有升級轉型,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才有可能扭轉東南亞國家價格低廉這個根本性的差距,但這談何容易?!?/p>
香港工業(yè)總會名譽會長劉展灝也表示,認為出口的低增長將會成為長期趨勢,港企將會更加舉步維艱。事實上,早在五年前,劉展灝已預料珠三角港企會大量收縮、結業(yè)或是搬遷,比例可能達到三成。時至今日,他指形勢較當日預料的更差,該比例早已超過三成。又料未來五年將會在目前的基礎上,可能再有兩成港企收縮、結業(yè)或搬遷。
中小型企業(yè)國際投資交流協會會長趙志雄以“凄涼”形容香港目前的出口狀況。他表示,自己位于東莞的玩具廠8月接單量已較往年少了一半,為節(jié)省開支,工廠已從年初的50多人陸續(xù)裁員至目前的20余人。附近其他廠商也都在不斷縮減人手,但還未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裁員潮。
不過,關家明說,今年前七個月香港出口已出現0.2%的負增長,從目前的經濟環(huán)境看,今年整體出口要避免負增長并非易事,幸好第四季為傳統的出口旺季,在香港近期舉辦的各項展覽上,也有參展商反映買家采購態(tài)度較積極,加上去年同期的出口數據基數較低,貿發(fā)局預計第四季的出口表現將趨于“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