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3-088-01
素質教育是對受教育者實施德、智、體、美、勞素質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簡稱。在幼兒園里實施素質教育既是(綱要)的要求,也是針對當前獨生子女教育的必要手段。幼兒園各科教育是互相滲透,彼此交錯的,把幼兒力所能及的勞動滲透到各科教學和日常生活游戲中是非常必要的。勞動和學習不能分割,勞動就是學習,學習就是勞動。幼兒勞動既是一種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又是兒童探索世界、滿足其好奇心的活動。嚴格地說:幼兒的勞動是一種必要的學習活動,它的主要作用不在于勞動結果,而在于通過勞動使身心得到發(fā)展。
一、勞動可以養(yǎng)成幼兒熱愛勞動的好習慣。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已經(jīng)具備了從事簡單勞動的能力,并且興趣很濃,隨著年齡增長勞動范圍更廣。在幼兒園里教師正確引導,他們就會爭著、搶著參加勞動,雖然他們并不明確勞動的最終目的,但教師要抓住他們參與勞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放手讓他們?nèi)プ鍪?,在實踐活動牽去引導,以促進孩子獲得勞動成果,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把孩子對勞動的興趣轉移到勞動結果上來,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二、勞動可以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學會一定的操作技能,促使身體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幼兒在常識課中要認識生產(chǎn)工具(鎬、鏟、鐮、鋤等)授完課就可以帶孩子們到院里進行鋤草、刨坑、種樹、下種、養(yǎng)花等種養(yǎng)植實踐。勞動也是一種積極的探索活動,在勞動中,幼兒對各種各樣的勞動工具和勞動材料特別感興趣,反復的觸摸和操作,自然就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當然幼兒進行一些有益勞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還要注意安全,毖須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為了加強兒童的感性認識,在勞動之前,還應進行簡單的操作練習,如工具怎么樣使用等。
三、勞動可以啟發(fā)幼兒智力、磨煉意志,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勞動看似非常簡單,然而對于幼兒來說,卻必須多示范,或手把手地教他們,讓他們多實踐、多練習。幼兒的自我服務性勞動比重極大,如洗手帕、洗衣服、整理床鋪、打掃活動室等。因此,經(jīng)常參加勞動的孩子自立能力強,探索欲望高,有毅力、能吃苦耐勞。這是一個將來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勞動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要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首先要讓他學會自理,養(yǎng)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習慣。如在認識蔬菜后帶領孩子們幫助阿姨淘洗蔬菜,并告訴他們?nèi)绻床桓蓛?,吃了就會肚子疼。在教師的正確講解、引導下,孩子們都能認真淘洗蔬菜。其次是對集體的責任感。如打掃活動室,就告訴他們?nèi)绻敛粌糇雷?、椅子,孩子們的衣服就會弄臟,穿上就很難看,所以孩子們都能認認真真打掃。
五、勞動可以加強幼兒思想品德教育。幼兒精神品格的培養(yǎng)、靈魂的塑造、做人的真諦的啟蒙,決非教材、上課、活動就能見效,而勞動中卻能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并且能得以升華。勞動中對于比較累、臟、重的活,孩子們是否積極去做或者推給別人自己揀輕松的。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孩子,我們要予以表揚夸獎,讓孩子體驗做得好的自豪和榮譽。勞動要創(chuàng)造一個互相尊重的環(huán)境和氣氛,表現(xiàn)出友好、謙讓、善良、和藹、文明禮貌和團結。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是人們辛苦勞動得來的果實,要熱愛勞動,樂于幫助別人,要做心地善良、心審時時有他人的人。
六、 手把手地教幼兒做事。我們要讓幼兒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就要手把手地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只要求幼兒做而不告訴他們怎樣做,常常是無效的。成人應耐心細致地給幼兒講解、示范,積極引導幼兒去做,使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了解怎樣做和為什么這樣做,從而有始有終地完成勞動任務。引導幼兒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在于幼兒干活的輕重多少,而在于幼兒的參與過程。幼兒干的雖然是一些在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簡單的服務性勞動,但對幼兒來說卻意義重大。幼兒在簡單勞動的過程中,不僅可掌握一些簡單勞動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及獨立的生活能力。因此,無論是幼兒園教師還是幼兒家長都應重視利用簡單的勞動,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七、方法有趣促幼兒做事。我們要發(fā)揚推廣李秀英“以勞動作為獎勵”的好方法,使更多的幼兒園教師特別是幼兒家長能在教育幼兒勞動時使用此方法。嚴禁用勞動來懲罰幼兒,要防止把幼兒當作勞動力使用的錯誤做法。幼兒參加簡單的勞動與成人參加勞動的過程,就是一種娛樂,一種游戲的過程。因此,無論是幼兒園教師還是幼兒家長都要以游戲的方式,促進幼兒勞動,這樣,才能使勞動成為幼兒的快樂體驗,才能活躍勞動時的氣氛,使勞動進行得又快又好,才能使幼兒在勞動中動手又動腦,發(fā)揮主動和積極性,才能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協(xié)作精神。
八、鼓勵為主激幼兒做事。我們要使幼兒的勞動永遠保持他的連續(xù)性和經(jīng)常性,就要在幼兒的勞動中予以表揚和鼓勵。對幼兒的表揚和鼓勵是一種正面的強化。幼兒十分希望自己的勞動能得到成人的承認和肯定,成人的鼓勵和表揚,往往會使幼兒更加積極熱情地投入勞動實踐中去,從而學會新的勞動技能。成人要注意不時地保護好幼兒的勞動熱情,激發(fā)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幼兒的能力有限’做事往往不能盡善盡美,有時甚至還會好心辦壞事。對此'無論是幼兒園教師還是幼兒家長不能不聞不問,更不能斥責,而應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意見,在今后的勞動中不斷給予提醒、督促、檢查,使其不斷有成功感,從而熱愛勞動。
九、家園一致幼兒愛做事。我們要使幼兒勞動的教育作用有效';還必須使幼兒園與家庭的教育要密切配合。幼兒園教師懂得科學的育兒方法,但幼兒園勞動機會分到每個幼兒的身上不是很多;而幼兒家長,雖然懂得科學的育兒方法不是很多';但能給幼兒較多的勞動機會。所以、家園互補是非常重要的。為什么有的幼兒在幼兒園會做的事到家里就不會做了呢?原因主要還要在幼兒家長的身上。因此,作為幼兒園醫(yī)教師有責任指導家長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作為幼兒必然逐漸地長大成人,走向社會。而未來的生活道路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沒有坎坷的。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一個愛勞動、會勞動、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幼兒,在他未來的生活道路上,往往敢于拼搏,有創(chuàng)見,意志堅強,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因此,幼兒園與幼兒家庭必須協(xié)調(diào)一致,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品德優(yōu)良的建設性的人才。
所以任何一個教育者,寧愿多費時間,也要放開孩子的手腳,讓孩子成為一個勞動者,做獨立的人。幼兒參加勞動受益大,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分析,這是對兒童進行素質教育的有益探索。是其他任何活動不可替代的:幼兒是獨立發(fā)展的個體,是社會中的一員,要使他們健康成長,就要從小抓起。從生活的細節(jié)抓起,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素質,讓他們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掌握勞動的技能,磨練勞動的耐力,特別要讓他們學會自我服務,學會獨立生活。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