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恢宏的建筑是赫雷斯落得非主流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原因,但這里卻是雪莉酒(Sherry)和弗拉門戈的發(fā)源地,馳名至今。弗拉門戈公認最正宗的地方就是赫雷斯和塞維莉亞,但這都是日落之后才能欣賞到的,白天在赫雷斯最好的事兒,莫過于穿梭迷醉在城市里散布的20多家“雪莉酒”酒莊之中了。第一瓶雪莉酒是否從赫雷斯釀造出來的很不好說,但官方的說法已經(jīng)認定雪莉酒的發(fā)源地是古時候的小鎮(zhèn)Sherish,也就是如今的Jerez赫雷斯,而Sherry這個詞正是從Jerez演化而來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
英國人消費雪莉酒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多,一方面這要得益于哥倫布和麥哲倫對世界的探索,他們把這種西班牙特色的葡萄酒傳播到全世界。而另一個原因就是英國與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爭奪海上霸權的戰(zhàn)爭,正是英國海盜艦隊對安達盧西亞海港加的斯的洗劫,把3000桶雪莉酒帶到了英倫三島,讓這種西班牙國酒同時也成為了英國的國酒。
赫雷斯的酒廠當真有著類似普通工廠般的外觀,從外面看這些建筑并沒有城堡酒莊那般浪漫,更多的則是實用主義的廠房和古舊樸素的高墻,外觀太普通也算是地方難找的一個原因。我參觀酒莊Bodegas Terry位置就在赫雷斯主教堂對面人跡罕至的小巷子里。
在外面看不出這家酒廠有多大,走進去則處處都是大氣開闊的景象,首先來到的是個巨大的雪莉酒酒窖。盡管Terry這個品牌并不是赫雷斯最古老的品牌(也至少有2個多世紀了),但酒窖和廠房可是不折不扣的超級老古董,斑駁的磚墻表現(xiàn)出管理者十分得意于這日積月累的陳舊感,一切都盡力去保持幾十上百年前的樣子。
隨后我們來到三個透明酒桶近前,酒桶里盛放著不同顏色的雪莉酒。在雪莉酒的陳放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種叫做“開花”的現(xiàn)象,其實就是酒體發(fā)酵的酵母會漂浮到酒表面,形成厚厚的一層蓋子,把酒和空氣自然的隔絕開來,因此桶內(nèi)也會專門為了“開花”預留出兩拳左右的空隙。然而要理解這三個桶內(nèi)酒的顏色不同,則需要先提一下雪莉酒的生產(chǎn)過程。概括起來大概就是“發(fā)酵-加烈-陳釀”,在發(fā)酵過程之后,要視葡萄酒的發(fā)酵情況將酒分類,然后按照不同的情況加入不同量的白蘭地加烈,這種分類可以直觀的由酒的顏色來區(qū)別。顏色最淺的酒擁有最好的味道和香氣,最終會被制作成Fino或者Amontillado(可以統(tǒng)稱Fino型雪莉酒),這是最“干”的雪莉酒,鮮有甜味。顏色更深一些的酒擁有更濃郁的口感,一般會加烈到比較高的酒精度來阻止“開花”,使得酒更進一步發(fā)酵最終成為酒精度高達18-20的Oloroso。顏色最深的則是需要繼續(xù)發(fā)酵的酒。
喝不完的頂級雪莉酒
陳釀酒窖中的一大看點在于繪制在幾百個酒桶上的涂鴉以及簽名,能在桶上留名的大多是明星大腕社會名流,甚至是王室成員。作為英國人最喜歡的葡萄酒,當然少不了英國王室留下的痕跡,在一堆掛著家族紋章的酒桶之中很容易發(fā)現(xiàn)英國國王“喬治四、五、六世”的名字,相信如果仔細看,英國王室成員應該大多在此留有一筆。另一側(cè)正對著酒窖的酒桶上則赫然書寫著1874年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二世的簽名,而位于正中最大的酒桶上的名字則是他的妻子,哈布斯堡家族也就是后來西班牙攝政王,以及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母親Maria Cristina。借由這些大咖的簽名,除了感受到雪莉酒堪稱王者之酒的風范之外,也表現(xiàn)出在100多年前Terry就已經(jīng)是遠近馳名的明星廠牌了。
回到接待大廳,進入品酒的環(huán)節(jié),早在預約的時候想著好不容易來一次,就不要在乎貴一點了(20歐元),于是定了個七款酒的高級套餐。結果酒還沒上下酒菜已經(jīng)備好了,相當足量的奶酪,餅干以及火腿,頓時讓我覺得這錢花的還挺值的。我必須要大贊一下Terry在品酒環(huán)節(jié)上的大方,這個貴了10歐元的套餐除了一款Fino、一款普通Oloroso以及一杯調(diào)和Cream Sherry這三種平價酒款之外,還包括4款VORS(窖藏超過30年的陳年雪莉酒)。VORS是雪莉酒中稀有與高級的代名詞,雪莉酒因為較高的酒精含量使得它比一般葡萄酒更容易儲藏,但超過30年的雪莉酒還是頗具價值的,這四款是Terry出售的最貴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