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氏評論報》記者鮑威爾采訪張作霖,老張在會客廳等他。鮑威爾走進會客廳,看見里面坐著一個身材矮小的老頭兒,便問:“老頭兒,那個紅胡子張作霖在哪兒?”老張笑道:“在下便是?!滨U威爾瞪了他老半天,說:“你就是?可你為什么沒有紅胡子呢?”老張說:“老子又不是洋人,怎么會長紅胡子!”鮑威爾又問:“敢問你當年是在哪里讀的書?”老張說:“老子是在綠林學校讀的書?!滨U威爾顯然沒有聽說過這所學校:“這個學校……是你創(chuàng)辦的嗎?”老張說:“不,是晁蓋?!?/p>
馬克·吐溫:幸福的婚事
馬克·吐溫愛上了有著一頭烏黑的長發(fā)、貌美如花的莉薇小姐,他們在1870年2月2日舉行了婚禮。婚后不久,馬克·吐溫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不無幽默地寫道:“如果一個人婚后的全部生活,都和我們現(xiàn)在一樣幸福的話,那我算是白白浪費了三十年的時光。假如一切能從頭開始,我會在咿呀學語的嬰兒時期就結婚,而不會把時間都荒廢在磨牙和打碎瓶瓶罐罐上?!?/p>
海明威:領帶與小說
美國有家服飾公司,為了招攬生意,給海明威送去了一條領帶,并附了一封信:“我公司出品的領帶,深受顧客歡迎?,F(xiàn)奉上樣品一條,請您試用,并望寄回成本費2元?!?/p>
過了幾天,公司收到海明威的回信,并附小說一冊,信里說:“我的小說深受讀者歡迎,現(xiàn)隨信奉上一冊,請你們一讀。此書價值2元8角,也就是說,你們還欠我8角錢。望速寄來?!?/p>
弗朗索瓦:免費旅行
有一次,法國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有急事要到巴黎去,可是,他身上已沒有買車票的錢了,怎么辦呢?他弄來了一些有顏色的粉末,包成三包,在上面寫著“給國王吃的藥”、“給王后吃的藥”、“給太子吃的藥”,然后,他故意讓警察看見這些東西。警察發(fā)覺后,如臨大敵,馬上把他抓了起來,并當作重大嫌疑犯送到了巴黎。
后來,經(jīng)過調(diào)查,那不過是些普通的面粉,警察只好把他放了。就這樣,他達到了免費到巴黎的目的。
貝爾納:劇本的標題
法國作家特里斯坦·貝爾納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他為人幽默并常出奇想。
一次,有一位年輕的劇作者送來一部習作,請貝爾納指教。沒過幾天,這位年輕的劇作家又來了,他問貝爾納:“您看,我的那個劇本的標題是否合適?”
還沒有看過劇本的貝爾納想了一會兒問道:“你劇本里有沒有喇叭聲?”
“沒有?!蹦贻p人疑惑地回答道。
“那么,有沒有鼓聲呢?”
“也沒有啊。”劇作者更納悶了。
“那就好辦了,”貝爾納說,“不如你干脆把標題改成《不聞鼓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