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地震發(fā)生后,國際獅子會總會長約瑟夫 ·普萊斯頓和LCIF(國際獅子基金會簡稱)主席巴里 ·帕默爾聯名發(fā)出一封致全球獅友的信。
信中寫道:“親愛的獅友,再一次,大自然給了我們毀滅性的打擊——這次是發(fā)生在尼泊爾。作為人道主義服務的全球領導者,國際獅子會以獨特的能力提供立即的幫助。LCIF已經撥出一筆10萬美金的緊急救助資金。但是,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需求。你可以透過捐款給LCIF的緊急基金來提供幫助。
“當我們在起草這封信的時候,尼泊爾的獅友正會合在一起,跟來自周邊國家的獅友一道,獲取盡可能多的應急物資如食物、凈水和臨時帳篷等,送到受災地區(qū)。這是尼泊爾近100年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我們給尼泊爾的信息是‘幫助正在路上(help is onthe way) ’?!?/p>
“我們?yōu)槟岵礌柕氖茈y者和他們的家屬以及相關的獅友祈禱?!?/p>
正在此時,尼泊爾的獅友已經在震后立即投入到救災行動中,隨著LCIF緊急撥付的10萬美元及救災物資抵達加德滿都,尼泊爾獅友就在當地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獲取當地的資訊,與國際獅子會溝通,以便更多的救災物資陸續(xù)運往尼泊爾。
在本次地震的國際救援中,語言、地理環(huán)境等往往是掣肘專業(yè)救援隊伍的主要原因。即便具備極高的專業(yè)化技能,也需要在地化志愿者機構的合作,否則專業(yè)救援隊伍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難以發(fā)現需求、解決問題。而具有國際背景的公益機構在國際救援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以國際獅子會為例,國際獅子會在全球210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140萬名會員,大家的愿景、使命一致,容易達成共識和合作。就本次救災而言,中國獅子聯會第一時間與尼泊爾當地的獅子會取得聯系,了解需求,并派出距離最近的接受過專業(yè)救災培訓的中國獅友前往災區(qū)。落實當地需求,盡快在距離災區(qū)最近、相對安全、物資豐富的地區(qū)建立物資據點,并根據當地的實際需求源源不斷地進行供應。此外,還利用當地獅友熟悉地形和語言的優(yōu)勢,整合前往災區(qū)的其他志愿機構,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
在全球獅子會緊急開展國際援助的同時,中國獅子聯會緊急呼吁全國各地開展籌款活動。4月26日,經國際獅子會前總會長譚榮根聯系,國際獅子基金會及中獅基金將為專項用于尼泊爾、西藏救災的捐款會員頒發(fā)茂文鐘士和中獅基金專項獎勵。廣東獅子會緊急發(fā)動服務隊和會員,開展 “4·25尼泊爾西藏地震茂文鐘士定向捐”活動。4月27日,廣東獅子會啟動《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成立 “4·25尼泊爾西藏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和“4·25尼泊爾西藏抗震救災指揮部”,開始有系統(tǒng)、有組織地開展各項抗震救災工作。在全體會員的支持下,至4月30日17時,共認捐總金額為1981469元人民幣,已到賬金額1469422.81元人民幣。目前捐款還在繼續(xù)增加。
據介紹,廣東獅子會將秉承“慈善不分國界”理念,劃撥該筆捐贈中的100萬元人民幣,經中國獅子聯會匯至尼泊爾獅子會,并派會員前往尼泊爾與當地獅子會溝通,就此次抗震救災進行聯合服務。
幫助正在路上,我們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