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華夏文明古國,中國從不缺乏民間藝術形態(tài),這些藝術形態(tài)經過長期發(fā)展產生了一些特有的傳統(tǒng)元素,京劇臉譜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臉譜作為集大成的民間藝術形式,有著典型的中華民族文化代表性。文章基于此,以京劇臉譜元素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在當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及創(chuàng)新。
關鍵詞:
京劇臉譜 視覺傳達 應用 創(chuàng)新
1.京劇臉譜概述
京劇臉譜充分吸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民間藝術的寶貴經驗,臉譜的譜式隨著京劇藝術的不斷發(fā)展逐漸固定下來,通過對民間藝術色彩的運用規(guī)律和對各種圖形元素夸張變形技法的大量借鑒,從而形成了京劇臉譜自身特有的譜式,使得京劇臉譜成為具有中國本土化色彩的造型特點。臉譜根據(jù)多樣的造型圖案以及色彩展示出人物的好壞等性格特點,辨別角色的善良與邪惡,同時對人物進行貶低或褒獎的刻畫。臉譜文化在中國京劇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其獨有的規(guī)律特征,反映出中國民間藝術的強大魅力。
2.京劇臉譜對當代視覺傳達設計的啟示
京劇臉譜是中國藝術文化寶庫中一朵美麗的奇葩,經過歷史的錘煉,形成了特有的藝術精神和風格特征。在視覺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將京劇臉譜元素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將中國京劇臉譜的圖形、色彩、文字等許多具有形式美感的元素巧妙地運用在設計中,使人們近距離感受到民族藝術的獨特韻味和魅力。
2.1臉譜之“形”
京劇臉譜的“離形”和“取形”蘊含著前人的無限巧思,他們從傳統(tǒng)圖形中提取形的元素,通過變形的手法傳達出人物的性格?!半x形”是指設計者將自然中的可利用形象提取出來,并對其變形和夸張的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而“取形”主要是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然形態(tài)作為一種樣式被提取出來,通過加工變形的方式,使其不僅被賦予特殊的寓意還具有濃厚的裝飾味道,例如京劇臉譜中包公額頭上月亮的圖形、《黃金窖》中趙公明臉譜中的古錢幣圖形等。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亦可以從生活中的圖形里提取形的元素,再運用打散、錯位、變異、切割等方法對圖形進行加工再創(chuàng)造,這既傳承了圖形的原有神韻,保留了圖形的精神含義,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以京劇臉譜為元素的視覺傳達設計中,可以通過對臉譜中圖案的分析、抽離、放大局部等方式對京劇臉譜進行再加工,弱化圖形本身的含義,加強或賦予圖形變形后新的設計內涵以此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中,不僅能夠突出設計主題,還能體現(xiàn)視覺設計的韻味與理念。
2.2臉譜之“色”
京劇臉譜擁有的色彩情感是從傳統(tǒng)色彩中流傳和提煉出來的。黑、白這些臉譜的基本色彩以及紅、黃、藍、紫等高純度色彩的臉譜在生活中是沒有的,但它從生活中來,表現(xiàn)生活,又不拘泥于生活,與現(xiàn)實中人臉的顏色拉開了距離。京劇臉譜中豐富的顏色多是運用色彩之間夸張的對比形式給人們帶來豐富多彩的視覺美感。運用高純度的補色進行色彩搭配,運用明度較高的色彩來加強對觀眾的視覺沖擊力,從而使得距離舞臺較遠的觀眾也能識別出人物角色的類型。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往往也會考慮表現(xiàn)出與臉譜色彩一樣具有強烈效果的視覺情感。由于各藝術門類之間有相通的地方,或在內容方面,或在形式方面,所以在視覺設計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往往可以通過對京劇臉譜知識的學習從中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并汲取對設計有幫助的內容,把本土化與國際化理念融會起來,使其更好地運用于視覺傳達設計中。
2.3臉譜之“意”
京劇臉譜的成長和演變集聚了各個民族的智慧,充分體現(xiàn)了特有的藝術和文化的精髓,既有豐富多彩的風格,又有清晰系統(tǒng)的脈絡,呈現(xiàn)出一種獨特、深刻而豐富的文化精神魅力。通過上文綜述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京劇臉譜本身還是臉譜中圖形色彩等元素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在視覺設計中,設計者應秉承和發(fā)展京劇臉譜文化,利用現(xiàn)代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把其背后所體現(xiàn)的文化和精神內化為一種現(xiàn)代設計思想,然后充分再現(xiàn)于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之中。此外,設計師還應能夠在展現(xiàn)設計作品特定理念的同時,通過京劇臉譜元素融入到設計中進一步提升作品的深度和韻味,以期將傳統(tǒng)的藝術精神與現(xiàn)代的設計意識相結合,將傳統(tǒng)京劇臉譜的內涵與現(xiàn)代時尚的理念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形”、“色”、“意”完美統(tǒng)一的藝術特色。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對精神、審美和內心感受的追求,最終達到表意和傳神的目的,在設計創(chuàng)新中應該對京劇臉譜的內涵和表達方式進行深刻的理解與領悟,做到既能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能被國際認同。
3.京劇臉譜元素在當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表現(xiàn)與創(chuàng)新
3.1京劇臉譜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表現(xiàn)形式
雖然京劇藝術早已沒有昔日的繁榮景象,但隨著人們在對精神文化的不斷追求,使得更多的人意識到民族文化的國際意義,重視和傳承京劇臉譜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人們與日俱增,加之國家的大力推廣,這樣的人群還在擴大。這為中國京劇藝術的再次繁榮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為京劇迎來新的曙光創(chuàng)造了條件?,F(xiàn)在,京劇臉譜并不僅僅只是被用在京劇角色的面部化妝上,作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藝術品,其欣賞價值和實用價值在視覺形象設計、招貼等視覺傳達設計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3.1.1京劇臉譜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抽象表現(xiàn)
馬喬里艾略特,貝弗林說:“當一個自然形狀經過修改,突出其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質而忽略它的真實形狀時,我們就說它被抽象化了,也叫作風格化”。在20世紀中期,抽象藝術盛行,藝術家們放棄了對真實事物的描繪和再現(xiàn),將自然具象的事物進行減化、提煉、重組,甚至完全摒棄自然事物創(chuàng)造出極為純粹的抽象形式,用線條、圖形、色彩組合構成抽象的畫面,以此行發(fā)他們對現(xiàn)實的、具象的事物的一種情感和感悟,同時這種抽象化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達到意識上的高度,增強畫面的思維深度。
榮獲2005中國之星設計藝術大獎的中國京劇院標志(圖1),這一標志是通過對京劇中旦角臉譜的眼部特寫進行的加工創(chuàng)造,將京劇表演中梅派大師梅蘭芳的手眼相生理論運用在其標志的設計中,將手部的蘭花指動作的形態(tài)與眼部的造型相結合,同時以梅花的造型作為標志的外輪廓,表現(xiàn)了旦角的柔美特征。標志的造型在像與不像之間使人們產生心理共鳴,從而達到神似的藝術高度。此標志還取用京劇中黑、白、紅三種基本顏色作為設計的主色調,從造型到寓意無不體現(xiàn)出巧妙的藝術構思,體現(xiàn)出中國京劇院標志的流動氣韻。
3.1.2京劇臉譜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具象表現(xiàn)
這里所說的具象表現(xiàn)并不是對自然物質的簡單再現(xiàn),而是對自然物質進行再認識,提取其本質的因素。對于視覺傳達設計來說,就是將具象的設計元素或提取部分元素直接運用在設計中,從而表達設計主題內容和傳達所需的信息。這種表現(xiàn)形式雖然并沒有像抽象形態(tài)那樣容易引起觀者的深刻思考,但是具象形態(tài)可以達到更直觀的視覺效果,設計內容與傳達的設計信息更為清晰明了,觀者能夠快速準確地捕捉到設計者想要表達的設計意圖。
京劇臉譜的顏色鮮艷明亮,臉譜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其自身又有很強的裝飾性,所以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京劇臉譜可直接或是選取臉譜的某一局部作為設計元素運用在畫面中。在西安市的某一街區(qū)有條人行橫道,在人行橫道的中間畫了不同的京劇臉譜形象,這些臉譜的繪制風格考究,極具陜西秦腔的京劇臉譜風格,與斑馬線的結合有獨具創(chuàng)新和地方特色,這種形式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在一些國外舉辦的具有中國意味的活動中也常常能夠看到京劇臉譜的元素。
3.2京劇臉譜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
隨著時代的變遷,京劇臉譜自身在不斷地發(fā)展革新,視覺傳達設計自然也要從臉譜文化中吸取精華,進行改善和創(chuàng)新。設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從另一個角度,換一種邏輯去思考,對現(xiàn)有的臉譜元素重新排列組合,在相同中找尋不同,在不同中求取相同,這需要有很好的概括能力和對京劇臉譜的深刻了解。在此基礎上結合大眾的審美和設計規(guī)律重新解構、創(chuàng)新改造,使兩者完美結合,創(chuàng)造出具有時代性與民族特色的設計作品。
3.2.1臉譜元素的提煉與創(chuàng)新
京劇臉譜是運用點、線、面的排列組合而形成形式感強的抽象圖形,它是具有象征性的臉譜形式,從京劇臉譜的譜式中不難分析出大量有關藝術設計的形式法則。臉譜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不應局限在各個圖形的拆分重組上,而是應從不同的視角對京劇臉譜進行觀察和分析,去拓展提取新的圖形形態(tài),使之成為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基本構成元素;并直接或間接的從不同角度切入設計主題,結合“重新構成”的設計方法體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具有獨特個性的、全新的藝術設計形象。
靳埭強先生設計的第三屆亞洲藝術節(jié)海報(如圖2),作品是由圖片組合構成的圖形,將亞洲的各個國家地區(qū)的臉譜樣式組合在一起形成整個人的頭瓿以體現(xiàn)設計的主題,完美契合亞洲的概念,不僅如此,這幅海報中組合的臉譜形象還表達了東方臉譜藝術的文化和風格,成功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力。
3.2.2色彩的繼承與突破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五顏六色的色彩可以豐富作品的畫面細節(jié)或直接作為作品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用色彩的視覺語言向人們傳遞設計的理念與主題內容,與此同時,色彩的靈活運用程度還關系到能否與觀者形成情感的交流與心理共鳴。
在京劇臉譜色彩形成的過程中繼承了許多民間的色彩運用方式。例如年畫的設色大多具有較高的純度,和強烈的對比色彩,這使得年畫的色彩簡練、單純、明快。同樣,京劇臉譜的顏色也有充分的飽和度,并且還善于運用明度,將紅、黃、藍、白、黑等色彩搭配的不僅使視覺效果醒目,角色性格鮮明突出,還有效地刺激到臺下觀眾的視覺神經,給觀眾帶來深刻的、愉悅的審美體驗。
在繼承京劇臉譜色彩搭配方式的同時也要利用這一搭配方式,創(chuàng)造出不僅具有本土化風格又具有豐富內涵的藝術作品。在國內外眾多的設計作品中,利用色彩來表達闡釋設計主題的作品屢見不鮮。例如田中一光的《田中一光紙上植物園》(如圖3),作品保留了花朵所固有的顏色——綠色和紫色,綠色象征著生命,給人們帶來一種平靜的感覺,而紫色是精神與感情、靈性與肉體和諧的象征,用植物所固有的顏色來描繪植物的勃勃生機,同時也正是對禪意的最好詮釋。
3.2.3意蘊的表達
中國京劇臉譜生動地再現(xiàn)了京劇舞臺中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通過顏色和圖案的組合,京劇藝術家刻畫出了其臉譜的象征意義,并完成對角色人物的評價。同時也在精神和文化等許多方面?zhèn)鬟_了京劇臉譜的主題內容。
在視覺設計中,對京劇臉譜形式的繼承運用和加工創(chuàng)造是為了達到與其設計的主題和契合的目的,注重對設計作品意蘊的追求。意蘊即是指作品內部的含義、意味或韻味。從意蘊的角度賞析設計的作品,既可以從新的層面分析作品的內容,還可以更好地把握設計作品在創(chuàng)作中藝術形式的運用手法,從而更好地領會整體設計意圖。例如:靳埭強的《九九歸一,澳門回歸》(如圖4),由于蓮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區(qū)花,所以靳埭強先生在創(chuàng)作這幅海報時用蓮花中的一片花瓣與水紋相結合,繪制出九九回紋的漣漪,運用中國水墨畫的表現(xiàn)手法體現(xiàn)出葉落歸根、花開花落、生生不息的自然規(guī)律和寬容、寧靜的佛家思想以及平和不染的精神意蘊。
4.小結
京劇臉譜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均可謂是家喻戶曉,縱觀其發(fā)展脈絡和演化的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京劇臉譜的設計形式是多種多樣而又有據(jù)可循,具有十分獨特的藝術氣韻,以使得臉譜藝術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際上均備受關注。中國的藝術設計者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不僅要學習西方先進的藝術理論和方法,更要深入挖掘傳統(tǒng)民間藝術文化的內涵,設計作品才能得到世人的關注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