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講述構成要素“點、線、面”在設計中的運用,“點、線、面”各要素的形式美及其特點。用于平面設計中的“點、線、面”,現(xiàn)今已廣泛運用到影視動畫的場景設計,拍攝構圖等諸多方面,使拍攝具有藝術的美感,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更為準確地傳達作品主題。文中結合很多實際案例來分析說明影視動畫中構成要素“點、線、面”的應用,構成要素合理恰當?shù)倪\用可以使拍攝的形式更加豐富,視覺效果更加飽滿,所呈現(xiàn)畫面與主題和諧統(tǒng)一。
關鍵詞:
構成要素 影視動畫 形式美感
構成可以理解為一種對元素的組織方式。二十世紀20年代俄羅斯抽象藝術大師加波在傳播構成主義時提出:“藝術必然是構成的藝術。”無論是早期的藝術大師對設計藝術的探索還是發(fā)展至今的后現(xiàn)代主義設計,構成都存在于各種藝術作品中。
早在包豪斯時期,藝術大師們研究和運用各構成要素的特點、特性,并將構成要素運用于平面設計,建筑設計等領域。構成要素被用于平面設計,用“視覺”作為溝通和表達的方式,通過多種美的構圖方式來創(chuàng)造,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用靜態(tài)圖形圖像來表現(xiàn)的藝術創(chuàng)作,在二維的空間里表現(xiàn)一種視覺的沖擊力。影視動畫作為一種視聽藝術,它賦予二維靜態(tài)圖片靈性,使其運動,具有生命力;同時運用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xiàn)主題,追求感官的刺激和視覺上的盛宴。
一、構成要素點及其在影視動畫中的運用
點是圖形設計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最簡潔的形態(tài),是一切形態(tài)的基礎。在二維平面中,點—方面可以表現(xiàn)出很強的向心性,引導人們的視覺,形成畫面的中心,點同時具有向外擴張的張力,引導視線向外發(fā)散。凸起的點在視覺上有向外涌出的擴張感覺,凹陷的點則給人受到外內壓迫匯聚的感覺。點的疏密,匯聚或者離散的變化,都會改變畫面所要表達的意圖,給觀者不同的心靈感受。
電影《香水》在一開頭先給出一道光束照在主人公的鼻子上,放在影片的開頭讓觀者的目光匯聚,凝聚在畫面中僅有的光線的一點上。隨著光束慢慢放大開來,開闊畫面中的視野,推動影片的進一步展開。影片中投射在鼻子上的光點起到了吸引觀者目光,引起對影片關注,光束投射在具有嗅覺的鼻子上也在暗示影片的主題——香水。影片中主人公擁有天才般靈敏的嗅覺,是香水制造巨匠,同時也是惡魔式的香水創(chuàng)造者。影片畫面由一點匯聚,后隨光線打開場面,形成大小場面對比,在畫面構圖上形成起伏,具有節(jié)奏感,增加影片的可觀賞性。
二、構成要素線及其在影視動畫中的運用
點的運動形成線,影視動畫拍攝的構圖形式和要素線有很密切的關系。仰拍和俯拍都是垂直的線性拍攝,仰拍給人高聳敬仰的感覺,在拍攝雄偉的建筑或偉岸的人物常用此拍攝方式。俯拍則表現(xiàn)一種渺小的感覺。動畫片《獅子王》中多次運用這樣的鏡頭,從獅王辛巴的下方給一個垂直的仰拍鏡頭,整體畫面給人一種高大、傲雄的感覺。在拍攝畫面場面鏡頭時,拍攝主體物在一條水平線上,運用鏡頭拉遠向外延伸,營造了一種寬闊遼遠的場面,給人安寧廣博的視覺感覺。
影片《黃土地》中就多次運用這樣的拍攝,廣闊的黃土地,質樸的勞動人民,一切欣欣然,給人希望、收獲的感受。
畫面中折線的構圖形式也被廣泛運用,折線的構圖形式給人跳躍的感覺,有運動和緊迫感,調動畫面場景氣氛,容易制造影片高潮。動畫片《人猿泰山》中,“小泰山”在從林上下穿梭間,整個畫面形成一種折線的構圖形式,整個場景從一種靜態(tài)平鋪進而產(chǎn)生了動感。加上適當?shù)囊魳罚瑢赢嬈七M一個高潮的情節(jié)中。
優(yōu)美的曲線構成元素更是多次用于水墨動畫片中,水與墨的結合,流線型的構圖形式共同塑造水墨動畫特有的行云流水的視覺感受。如中國傳統(tǒng)水墨動畫《山水情》,主人公甩袖,轉身,撫琴,其形象也是寥寥幾筆自由曲線勾勒,動作流暢優(yōu)美,形象生動寫意,水墨與優(yōu)美的曲線構圖相得益彰。
三、構成要素面及其在影視動畫中的運用
線的運動構成面。面是畫面的支撐者,沒有構成要素面的畫面零散,面使畫面具有整體感,更具表現(xiàn)力。
1989年奧斯卡最佳短片《平衡》,整個影片構成元素簡潔,主要形象為5個人物和一個平面。五個人站在一個面的平臺上,平臺上還有一個箱子,代表著人類追逐的利益。一個簡單的正方體面撐起了短片,畫面簡潔,立意明確。影片通過箱子的運動擺動調度著整個場景,調動著觀者的眼球變化。面的擺動牽動觀者視線推動影片發(fā)展,在《埃及王子》的影片中,嬰兒被親生母親放在竹籃里,竹籃隨激蕩的河水飄向遠方,擔負著小嬰兒的安全,承載著舍愛棄嬰母親的擔心和期盼。不規(guī)則形的竹籃放在水中感覺更具流動性,調動著整個影片的情緒。
四、構成要素給影視動畫注入鮮活生命力
影視動畫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對單張平面圖像的流動性組接,構成要素“點、線、面”同樣適用于影視動畫的畫面構圖形式,場景設置,拍攝方式等方面。如果影片中只是將單幀的畫面進行一張張的組合無疑會造成片子的枯燥和乏味,就像一部沒有高潮的小說,沒有懸念的故事。影視動畫作為一種動態(tài)的表達形式,需要運用構成要素和美的形式使畫面更具美感,表意準確具有視覺的沖擊力。
構成要素普遍存在于藝術表現(xiàn)中,用于我們的藝術表達。它和場面調度,鏡頭組接,光影設置等一樣共同創(chuàng)造理想的流動畫面,向觀眾傳達信息,引起觀眾的共鳴和思考,有效的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氣氛和表達影視動畫片的主題思想。日本二維動畫片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點線面在畫面構成中良好的運用。如《名偵探,柯南》中毛利小五郎本人是一個愛吹牛又沒太大本領不靠譜的警察,從而在片中成為一個具有喜劇色彩的角色。每次他在心里竊竊私語或者自己暗喜時畫面中會出現(xiàn)浮云式或爆炸式圖形圈出他心中所想的搞笑場面。平靜畫面中點的突然出現(xiàn)會將觀眾—下帶入另一種喜劇的氣氛和場景中。增加二維動畫的可看性,調動動畫片的氣氛,同時使破案式的劇情有了幽默感,吸引觀者目光。試想如果沒有點這一元素在畫面中的突然出現(xiàn)調動短片氣氛,只是平述故事情節(jié),影片會是多么無趣。再如蒙太奇組接手法在影視動畫中的運用,在《灌籃高手》中,常將一個畫面分割成幾個小的鏡頭畫面,每個畫面中是一個同時進行的場景,尤其是在一個比賽進行到緊張的高潮的時候,是劇情中的賽點也是影片中的高潮。表現(xiàn)每個人緊張狀態(tài),心理活動,將一個畫面進行分割,既清晰明了地表達了故事內容,又起到了豐富畫面的效果的作用。
構成要素“點、線、面”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構成要素為影視動畫等新媒體提供了更多美的表達方式,每種表達方式遵循形式美的法則。構成要素形態(tài)上的差異具有不同的性質,不同形態(tài)要素會給觀者帶來不同的感受。把握好“點、線、面”各要素的表達語言,運用好形式美的構成法則,對于準確表達影視動畫中作者意圖有著重要的作用,最終設計出符合人們心理感受和審美情趣的作品。新穎的表現(xiàn)形式會給影視動畫注入新鮮的血液,不斷推動影視動畫新媒體的發(fā)展。
結論
隨著社會發(fā)展的日新月異,文化產(chǎn)業(yè)也在迅猛向前推進。文化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改革,在發(fā)展中我們借鑒先進的案例,學習優(yōu)秀的作品,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多元化、廣博化。平面設計是運用美的形式對圖形圖像進行處理的設計,其“點、線、面”作為畫面處理的主要構成元素。影視動畫作為新媒體發(fā)展的主力軍,同樣運用點、線、面作為主要的構成要素,與拍攝技巧、構成方式等相結合,共同賦予傳統(tǒng)的二維平面畫面生命力,在運動畫面中展現(xiàn)視覺美的的沖擊力。平面構成與影視動畫廣泛的結合,共同挖掘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風格上的獨特和立意上的鮮明。